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43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包括热流体进液口,热流体出液口,管壳,阻板机构和冷流体承载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壳的设置,将管壳设置为分体式,方便了对壳体内壁的水垢进行清理,增长了管壳的使用寿命和热换能力;阻板机构的设置,通过流体通过口和弧形板的组合使用,使热流体在壳体内呈上下起伏的路线流动,能够增加热流体在管壳的回流效果,增加热流体在管壳中的流动时间,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换能力;冷流体承载管的设置,将冷流体承载管设置为蛇踞状,增加了冷流体的热换时间,提高热换效果。

An impact resistant arc baffle for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
技术介绍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860250A,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管式热换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热出口,且外壳相邻于热出口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冷出口和冷进口,所述冷出口位于冷进口的一侧,所述外壳远离冷出口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支座,且外壳远离热出口的一端通过卡槽和卡块卡合连接有管板,所述卡槽开设于外壳的一侧外壁上。但是现有的管式热换器还存在着长时间使用后内壁会结垢,不便于清理,热换效果较差,以及热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以解决现有的管式热换器还存在着长时间使用后内壁会结垢,不便于清理,热换效果较差,以及热源浪费严重的问。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包括热流体进液口,热流体出液口,管壳,阻板机构和冷流体承载管,所述热流体进液口焊接在管壳顶部的一端,并与管壳内腔相通;所述热流体出液口焊接在管壳底部的一端,并与管壳内腔相通;所述管壳设置为圆柱体状;所述阻板机构设置在管壳内部;所述冷流体承载管设置在管壳内部,并卡接在阻板机构上,其中一端贯穿至管壳的外部。所述管壳包括壳体,法兰,右端盖和左端盖,所述法兰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壳体的两端;所述右端盖设置在壳体的右端,通过与法兰连接;所述左端盖设置在壳体的左端,通过与法兰连接,将管壳设置为分体式,方便了对壳体内壁的水垢进行清理,增长了管壳的使用寿命和热换能力。所述阻板机构包括阻挡板,流体通过口,通孔和弧形板,所述阻挡板采用多个,采用上下交错式设置,焊接在壳体内部;所述流体通过口开设在阻挡板的左上部;所述通孔采用多个,开设在阻挡板的右下侧;所述弧形板焊接在阻挡板的底部。所述弧形板采用的数量为阻挡板的一半,弧形板采用间隔式设计,能够增加热流体在管壳的回流效果,增加热流体在管壳中的流动时间,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换能力。所述弧形板具体采用3PE防腐钢材质,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管壳的设置,将管壳设置为分体式,方便了对壳体内壁的水垢进行清理,增长了管壳的使用寿命和热换能力。2.本技术阻板机构的设置,通过流体通过口和弧形板的组合使用,使热流体在壳体内呈上下起伏的路线流动,能够增加热流体在管壳的回流效果,增加热流体在管壳中的流动时间,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换能力。3.本技术弧形板的设置,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冷流体承载管的设置,将冷流体承载管设置为蛇踞状,增加了冷流体的热换时间,提高热换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管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中:1-热流体进液口,2-热流体出液口,3-管壳,31-壳体,32-法兰,33-右端盖,34-左端盖,4-阻板机构,41-阻挡板,42-流体通过口,43-通孔,44-弧形板,5-冷流体承载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包括热流体进液口1,热流体出液口2,管壳3,阻板机构4和冷流体承载管5,所述热流体进液口1焊接在管壳3顶部的一端,并与管壳3内腔相通;所述热流体出液口2焊接在管壳3底部的一端,并与管壳3内腔相通;所述管壳3设置为圆柱体状;所述阻板机构4设置在管壳3内部;所述冷流体承载管5设置在管壳3内部,并卡接在阻板机构4上,其中一端贯穿至管壳3的外部。所述管壳3包括壳体31,法兰32,右端盖33和左端盖34,所述法兰32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壳体31的两端;所述右端盖33设置在壳体31的右端,通过与法兰32连接;所述左端盖34设置在壳体31的左端,通过与法兰32连接,将管壳3设置为分体式,方便了对壳体31内壁的水垢进行清理,增长了管壳3的使用寿命和热换能力。所述阻板机构4包括阻挡板41,流体通过口42,通孔43和弧形板44,所述阻挡板41采用多个,采用上下交错式设置,焊接在壳体31内部;所述流体通过口42开设在阻挡板41的左上部;所述通孔43采用多个,开设在阻挡板41的右下侧;所述弧形板44焊接在阻挡板41的底部。所述弧形板44采用的数量为阻挡板41的一半,弧形板44采用间隔式设计,能够增加热流体在管壳3的回流效果,增加热流体在管壳3中的流动时间,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换能力。所述弧形板44具体采用3PE防腐钢材质,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本技术中,使用时,热流体首先从热流体进液口1进入壳体31内部,通过流体通过口42和弧形板44的组合使用,使热流体在壳体31内呈上下起伏的路线流动,能够增加热流体在壳体31的回流效果和流动时间,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换能力,降低了热流体的流动速度,减少了热流体对管壳3和阻挡板41的冲击,有效的防止冷流体承载管5发生高压降的出现。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体进液口(1),热流体出液口(2),管壳(3),阻板机构(4)和冷流体承载管(5),所述热流体进液口(1)焊接在管壳(3)顶部的一端,并与管壳(3)内腔相通;所述热流体出液口(2)焊接在管壳(3)底部的一端,并与管壳(3)内腔相通;所述管壳(3)设置为圆柱体状;所述阻板机构(4)设置在管壳(3)内部;所述冷流体承载管(5)设置在管壳(3)内部,并卡接在阻板机构(4)上,其中一端贯穿至管壳(3)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体进液口(1),热流体出液口(2),管壳(3),阻板机构(4)和冷流体承载管(5),所述热流体进液口(1)焊接在管壳(3)顶部的一端,并与管壳(3)内腔相通;所述热流体出液口(2)焊接在管壳(3)底部的一端,并与管壳(3)内腔相通;所述管壳(3)设置为圆柱体状;所述阻板机构(4)设置在管壳(3)内部;所述冷流体承载管(5)设置在管壳(3)内部,并卡接在阻板机构(4)上,其中一端贯穿至管壳(3)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用的耐冲击弧形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3)包括壳体(31),法兰(32),右端盖(33)和左端盖(34),所述法兰(32)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壳体(31)的两端;所述右端盖(33)设置在壳体(31)的右端,通过与法兰(32)连接;所述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得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