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包括如下步骤:钢结构制造,钢结构运输,钢结构吊装,钢结构测量,钢结构焊接,钢结构涂装,钢结构的中间验收。达到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简单,施工难度小,施工精度高的目的。
A method of steel structure installation for high-ris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超高层建筑方兴未艾,钢结构以其强度高、刚度大、施工周期短以及抗震能力强的诸多优势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了超高层建筑中,各类钢结构施工技术也呈蓬勃发展趋势。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是一项多样化和复杂系统工程,在设计和施工时都谨慎布局规划,在施工前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计划。在制定方案时既要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各专业间的技术施工协调和影响,致使现有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包括如下步骤:钢结构制造,用于对钢构件的制作;钢结构运输,将钢构件按安装顺序运进现场;钢结构吊装,依次对编号的钢构件进行吊装;钢结构测量,利用测量仪器对钢构件进行测量控制;钢结构焊接,确定钢构件的焊接顺序、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钢结构涂装,对钢构件部位进行现场涂装;钢结构的中间验收,对所有钢构件的安装焊接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其中,对于焊接连接的钢柱的长度制作采用负公差,对于焊接连接的钢梁的长度制作采用正公差。其中,采用门式起重机和轨道式钢栈桥进行钢构件的运输,将钢构件运输到指定地点后按类摆放,在摆放时需将构件的底部铺垫防潮垫,次要构件的摆放不超过一米,钢柱、钢梁等主要构件切勿将其堆叠,采用单层堆放。其中,钢结构吊装包括对钢结构进行吊装分区和确定吊装顺序,其中吊装分区为顺时针划分八个区并顺时构件吊装,其吊装顺序为吊钢柱、吊主梁、吊次梁,待全部吊装完成后,进行精确校正。其中,利用预先控制的方法对钢构件吊装进行测量控制,即在吊装前将底板铺设于安装层地面,用经纬仪通过内控法测得的土建原始控制点a、原始控制点b、原始控制点c和原始控制点d,分别投影到底板上,并根据投射出的四个原始控制点绘制控制轴线,根据控制轴线绘制每根钢柱安装位置所对应的十字轴线,将十字轴线投影和绘制于安装层及钢柱两端柱头上。其中,利用跟踪校正对吊装后的钢柱进行校正及纠偏,即根据标记的轴线位置对钢柱的偏移、扭曲进行调节,当钢柱出现异侧偏移并伴有扭曲现象时,调节公式为:位移偏移值为a-b/2,扭曲值为a+b/2,当钢柱出现同侧偏移并伴有扭曲现象时,调节的计算公式为:位移偏移值为a+b/2,扭曲值为a-b/2,其中a、b为翼板位置建筑轴线与钢柱轴线的偏差值,根据计算出的扭曲偏移量,通过错口安装纠正钢柱的扭曲,根据计算出的钢柱位移偏移量,调节钢柱垂直度时反方向倾斜钢柱以纠正钢柱的位偏移。其中,对钢结构整体测量控制,即根据土建施工采用液压爬模,竖向结构先行,水平结构后跟的施工顺序,并采用激光垂直仪与全站仪“极坐标外控法”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完成钢结构内倾外放的空间定位。其中,钢柱和钢梁或钢柱和钢梁伸出的梁头接头的焊缝,先用栓后焊工艺,先终拧高强螺栓,再电焊,先电焊下翼板,后电焊上翼板。其中,对压型钢板进行焊接,压型钢板铺放前在钢梁上测放压型钢板的位置线,板排放铺设均匀,压型钢板的点焊点数,点焊大小长短,要满足栓钉焊的电流,板间可用铆钉,且满足混凝土无漏浆。其中,防火涂料与钢结构的防腐涂料相匹配,且防火涂料的施工,按照防火等级达到要求厚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包括如下步骤:钢结构制造,钢结构运输,钢结构吊装,钢结构测量,钢结构焊接,钢结构涂装,钢结构的中间验收。获得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简单,施工难度小,施工精度高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运输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吊装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测量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焊接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涂装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钢结构制造,用于对钢构件的制作;具体步骤操作如下:S101:编制钢结构制造作业指导书,在钢构件的制作过程中,严格遵守;S102:对钢材材质按批进行复验,其材质要符合设计要求;S103:对焊接连接的钢柱的长度制作采用负公差,对于焊接连接的钢梁的长度制作采用正公差;S104:对钢构件制作检查。首先在对高层建筑钢结构进行安装时,需要编制钢结构制造作业指导书,其中钢结构制造作业指导书包括适用范围、生产技术准备、钢结构生产工艺流程、下料、钢材组装、钢材矫正、总装、焊接、涂装、编号等流程,并且在钢件的制作过程中工人严格遵守钢结构制造作业指导书,对钢材所使用的材质按批进行复检,保证钢材所使用的材质符合设计的要求,对钢柱的制作长度采用负公差,即取负5正1,对钢梁的制作长度采用正公差,即取负1正5,对于制作好的钢材构件需要进行检查,检查钢材构件的外形尺寸、连接板零件的位置、角度、螺栓孔及位置,钢材构件焊接质量,摩擦面加工质量,表面涂层质量等,并有构件出场合格证。S200:钢结构运输,将钢构件按安装顺序运进现场;S201:编制钢结构安装顺序图表和焊接顺序图表;S202:在地面设置堆放场;S203:采用门式起重机和轨道式钢栈桥进行钢构件的运输,将钢构件运输到指定地点后按类摆放,在摆放时需将构件的底部铺垫防潮垫,次要构件的摆放不超过一米,钢柱、钢梁等主要构件切勿将其堆叠,采用单层堆放。首先编制钢结构安装顺序图表和焊接顺序图表,以便于供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全过程各工序工作时使用,在钢构件制作顺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钢结构制造,用于对钢构件的制作;/n钢结构运输,将钢构件按安装顺序运进现场;/n钢结构吊装,依次对编号的钢构件进行吊装;/n钢结构测量,利用测量仪器对钢构件进行测量控制;/n钢结构焊接,确定钢构件的焊接顺序、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n钢结构涂装,对钢构件部位进行现场涂装;/n钢结构的中间验收,对所有钢构件的安装焊接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钢结构制造,用于对钢构件的制作;
钢结构运输,将钢构件按安装顺序运进现场;
钢结构吊装,依次对编号的钢构件进行吊装;
钢结构测量,利用测量仪器对钢构件进行测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确定钢构件的焊接顺序、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钢结构涂装,对钢构件部位进行现场涂装;
钢结构的中间验收,对所有钢构件的安装焊接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焊接连接的钢柱的长度制作采用负公差,对于焊接连接的钢梁的长度制作采用正公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门式起重机和轨道式钢栈桥进行钢构件的运输,将钢构件运输到指定地点后按类摆放,在摆放时需将构件的底部铺垫防潮垫,次要构件的摆放不超过一米,钢柱、钢梁主要构件切勿将其堆叠,采用单层堆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其特征在于,
钢结构吊装包括对钢结构进行吊装分区和确定吊装顺序,其中吊装分区为顺时针划分八个区并顺时构件吊装,其吊装顺序为吊钢柱、吊主梁、吊次梁,待全部吊装完成后,进行精确校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工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预先控制的方法对钢构件吊装进行测量控制,即在吊装前将底板铺设于安装层地面,用经纬仪通过内控法测得的土建原始控制点a、原始控制点b、原始控制点c和原始控制点d,分别投影到底板上,并根据投射出的四个原始控制点绘制控制轴线,根据控制轴线绘制每根钢柱安装位置所对应的十字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超,黄宗川,何炫宇,杜函京,邓丽,罗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