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及其复合桩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391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及其复合桩基施工方法,在弱承载层预定深度填充混合有胶粘剂和/或固化剂以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通过在弱承载层预定深度填充混合有胶粘剂和/或固化剂以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在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上进行复合桩基的施工方法。软土地基强化方法既能用于接近地面的浅层土体固化,又能用于地面以下较深处土体固化;既能用于弱承载层中间的定区土体固化,又能用于自然持力层上方土体固化。用于非桩基础,可以提高基础承载力,提高软土地基的适用性;用于桩基础,可以缩短桩体长度及降低打深桩难度,降低基础工程成本,易于广泛应用。

A strengthening method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及其复合桩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及其复合桩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对土层和土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建筑体施工时需要格外注意建筑体的地基处理。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城市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对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需求逐渐增大,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很高。如果建筑地基的承载力不够,如多松软土质的软土地基,需要多种施工措施进行地基的加固,将松软土质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经验,软土地基多分布在我国的沿海城市,其水域充足,土质多为砂土层或淤泥质土层,且含一些卵石、碎石等。在河边或是湖泊周围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土层进行严格管理,否则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软土地基所含松软土质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等较软土、可塑粘性土等松散土、中密粉细砂等稍密土、中密粉土等松散土、稍密中粗砂和砂砾、黄土等土层,因此,在软土环境下,需要对土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确定对应土质的承载力,并采取多种施工措施进行地基的加固,将弱承载层的影响降到最低。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弱,其中弱承载层分布于浅层且较厚,在进行建筑体施工时,仅靠软土地基的弱承载层的承载力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则需要对弱承载层进行强化处理以提高其承载力;如果建筑物或构筑物所需的承载力更大,需要的桩体长度较长,成本较高,且沉桩施工成本也较高,因此急需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式既满足承载力要求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及其复合桩基施工方法,通过在弱承载层中混合填充剂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在提高软土承载性能的基础上缩短桩体长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在弱承载层预定深度填充混合有胶粘剂和/或固化剂的填充剂以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进一步的,采用旋喷钻以高压旋喷工法在弱承载层预定深度喷射填充剂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进一步的,旋喷钻的喷射成型半径大于相邻两个进钻孔中心距的一半;或者,旋喷钻的喷射成型半径大小可调,且旋喷钻于非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个相邻进钻孔位置喷射成型的加固区域形成无间隙整体结构。进一步的,旋喷钻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错列排布;或者,旋喷钻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顺列排布;或者,旋喷钻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多边形排布;或者,旋喷桩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无序或连续排布。进一步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步骤:平整施工场地并根据预设的喷射成型半径测量定位好各进钻孔位置;进钻作业步骤:桩机移动到位使得旋喷钻在预定的进钻孔位置进钻至旋喷钻的喷射口到达软土内预定深度;喷射作业步骤:根据预设定的喷射成型半径调整桩机的喷射压力和进钻、退钻速度直至完成预定的喷射作业高度;持续作业步骤:上提旋喷钻脱离地面后移至下一钻孔位置重复上述进钻作业步骤和喷射作业步骤。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剂还包含砂石骨料和/或再生骨料和/或膨胀剂。进一步的,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勘探结果,查找弱承载层与自然持力层的临界深度,并在自然持力层的顶部形成所述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进一步的,采用搅拌工法或旋喷工法在弱承载层浅层预定深度喷射填充剂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和后续的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法;其中,所述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步骤:根据桩位图以及设计需求指定区域,在施工场地上测放桩位点并确定各桩位点的沉桩顺序;沉桩步骤:根据沉桩方式选择桩机,将桩机移动到位,使桩机夹持部对准桩位点,吊取预制桩于桩位点处进行沉桩、接桩,直至预制桩桩端进入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的预定深度;持续沉桩步骤:转移桩机夹持部并对准下一个桩位点,重复上述的沉桩步骤直至沉桩结束;或者,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和后续的复合桩沉桩施工方法;其中,所述复合桩沉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步骤:根据桩位图以及设计需求指定区域,在施工场地上测放桩位点并确定各桩位点的沉桩顺序;搅拌桩施工步骤:根据沉桩方式选择桩机,将桩机移动到位,钻杆对准桩位点边下钻边搅拌至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形成搅拌桩;预制桩沉桩步骤:在搅拌桩凝固前,吊取预制桩竖直立于搅拌桩上方并沉入搅拌桩内,再通过接桩使预制桩下沉至预制桩桩端进入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的预定深度;持续沉桩步骤:转移桩机钻杆和夹持部并对准下一个桩位点,重复上述的搅拌桩、预制桩沉桩步骤直至复合桩沉桩结束。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复合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和后续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步骤:根据桩位图以及设计需求指定区域,在施工场地上测放桩位点并确定各桩位点的沉桩顺序;搅拌桩施工步骤:根据沉桩方式选择桩机,将桩机移动到位,钻杆对准桩位点边下钻边搅拌至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的预定深度,形成搅拌桩;持续沉桩步骤:转移桩机夹持部并对准下一个桩位点,重复上述的搅拌桩步骤直至搅拌桩沉桩结束;或者,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和后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中,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步骤:根据桩位图以及设计需求指定区域,在施工场地上测放桩位点并确定各桩位点的沉桩顺序;钻孔步骤:根据沉桩方式选择桩机,将桩机移动到位,钻杆对准桩位点下钻取土形成桩孔,桩孔底至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的预定深度;灌注步骤:于桩孔内放置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形成灌注桩;持续作业步骤:转移桩机夹持部并对准下一个桩位点,重复上述的钻孔、灌注步骤直至灌注桩沉桩结束;其中,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步骤中,通过机械钻孔方式形成桩孔,桩孔钻入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并下沿深度至满足桩体抗拔要求,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灌注桩;或者,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和后续的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步骤:根据桩位图以及设计需求指定区域,在施工场地上测放桩位点并确定各桩位点的沉桩顺序;沉管步骤:根据沉桩方式选择桩机,将桩机移动到位,桩机加持部吊装套管竖直对准桩位点进行沉管取土操作形成桩孔,桩孔底至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的预定深度;灌注步骤:于桩孔内放置钢筋笼,边拔管边浇筑混凝土形成灌注桩;持续作业步骤:转移桩机夹持部并对准下一个桩位点,重复上述的沉管、灌注步骤直至灌注桩沉桩结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为在弱承载层中增设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因为加固区内填充有胶粘剂和/或固化剂,胶粘剂和/或固化剂与软土混合后使弱承载层中分散的土壤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硬化后不但强度提高还能抵抗一定程度的腐蚀,另外加固区为整体式无间隙的形式,具有比分体式的加固区更强的承载能力,对其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提供更强的支撑。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弱承载层预定深度填充混合有胶粘剂和/或固化剂的填充剂以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30 CN 20181145290041.一种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弱承载层预定深度填充混合有胶粘剂和/或固化剂的填充剂以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喷钻以高压旋喷工法在弱承载层预定深度喷射填充剂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旋喷钻的喷射成型半径大于相邻两个进钻孔中心距的一半;
或者,旋喷钻的喷射成型半径大小可调,且旋喷钻于非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个相邻进钻孔位置喷射成型的加固区域形成无间隙整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旋喷钻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错列排布;
或者,旋喷钻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顺列排布;
或者,旋喷钻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多边形排布;
或者,旋喷桩的进钻孔在弱承载层上呈无序或连续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备步骤:平整施工场地并根据预设的喷射成型半径测量定位好各进钻孔位置;
进钻作业步骤:桩机移动到位使得旋喷钻在预定的进钻孔位置进钻至旋喷钻的喷射口到达软土内预定深度;
喷射作业步骤:根据预设定的喷射成型半径调整桩机的喷射压力和进钻、退钻速度直至完成预定的喷射作业高度;
持续作业步骤:上提旋喷钻脱离地面后移至下一钻孔位置重复上述进钻作业步骤和喷射作业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还包含砂石骨料和/或再生骨料和/或膨胀剂。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勘探结果,查找弱承载层与自然持力层的临界深度,并在自然持力层的顶部形成所述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搅拌工法或旋喷工法在弱承载层浅层预定深度喷射填充剂形成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


9.一种复合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土地基强化方法和后续的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法;
其中,所述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备步骤:根据桩位图以及设计需求指定区域,在施工场地上测放桩位点并确定各桩位点的沉桩顺序;
沉桩步骤:根据沉桩方式选择桩机,将桩机移动到位,使桩机夹持部对准桩位点,吊取预制桩于桩位点处进行沉桩、接桩,直至预制桩桩端进入整体式无间隙加固区的预定深度;
持续沉桩步骤:转移桩机夹持部并对准下一个桩位点,重复上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