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19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所述双组分灌胶机包括:机座、保护框架、顶盖和胶水压出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胶水压出装置放置在所述机座、保护框架与顶盖装配形成的空间内,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顶盖上;所述机座由载物盘和滚轮组成,所述胶水压出装置包括胶桶和高压气瓶,所述高压气瓶通过气管连接胶桶的进气口,所述气管上安装有电磁气流阀,所述电磁气流阀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胶桶上还设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一端延伸到胶桶底部,一端伸出到顶盖上方,两根胶管的出胶口分别连接柔性胶管,所述柔性胶管都与静态混料管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灌胶机使用的灵活性而且可以精细调节各组分混合比例。

A two-component glue filling machine with convenient mo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
技术介绍
灌胶机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胶点滴、涂覆、灌封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在现在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中使用非常广泛。灌胶机按照使用的胶水可分为单组份灌胶机和双组分灌胶机,其中双组分胶水因为其特有的保存和使用优势应用更加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双组分灌胶机需要将双组分的胶按照一定重量比进行混合。现有的双组分灌胶机一般通过调节料筒内的压力比例来调节调节出料速度,因此需要连接高压气瓶,一方面因为胶料经过管道时的流速不能精细控制导致进料配比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高压气瓶的原因,点胶设备不易移动,在一些需要灵活操作的情况下还需要人工混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胶机,能够精确计量组分混料量而且易于灵活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所述双组分灌胶机包括:机座、保护框架、顶盖和胶水压出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胶水压出装置放置在所述机座、保护框架与顶盖装配形成的空间内,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顶盖上;所述机座包括载物盘和滚轮,所述载物盘上方放置胶水压出装置,所述滚轮安装在载物盘下方,所述滚轮上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保护框架依托机座的四边形成封闭式结构,所述顶盖覆盖在保护框架的上方,所述保护框架的上方设置扶手结构;所述胶水压出装置包括胶桶和高压气瓶,所述胶桶共有两个,气密性良好,分别对应双组分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高压气瓶通过气管分别连接两个胶桶的进气口,所述气管上安装有电磁气流阀,所述电磁气流阀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胶桶上还设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一端延伸到胶桶底部,一端伸出到顶盖上方,两根胶管的出胶口分别连接柔性胶管,所述柔性胶管都与静态混料管连接,所述静态混料管外接胶枪。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胶管为硬质胶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胶管为钢丝软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胶管的出口处安装有流量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胶管与静态混料管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灌胶机的胶桶上安装有搅拌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改进常用的双组分灌胶机的调节反馈机制,使所述双组分灌胶机可以实现对混料比例的精细调节,提高胶水出胶质量,而且改进后的灌胶机整体易于移动,方便现场工作人员根据需要灵活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PLC控制器、2.载物盘、3.滚轮、4.保护框架架、5.顶盖、6.扶手、7.胶桶、8.搅拌器、9.高压气瓶、10.电磁气流阀、11.出胶管、12.柔性胶管、13.混料管、14.流量计、15.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所述双组分灌胶机包括:机座、保护框架架4、顶盖5、胶水压出装置和PLC控制器1,所述胶水压出装置放置在所述机座、保护框架架4与顶盖5装配后形成的空间内,所述PLC控制器1安装在顶盖5上;所述机座包括载物盘2和滚轮3,所述载物盘2上方放置胶水压出装置,所述滚轮3安装在载物盘2下方,所述滚轮3上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保护框架4依托机座的四边形成封闭式结构,所述顶盖5覆盖在保护框架4的上方,所述保护框架4的上方设置扶手6结构;所述胶水压出装置包括胶桶7和高压气瓶9,所述胶桶7共有两个,气密性良好,分别对应双组分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高压气瓶9通过气管分别连接两个胶桶7的进气口,所述气管上安装有电磁气流阀10,所述电磁气流阀10与PLC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胶桶7上还设有出胶管11,所述出胶管11一端延伸到胶桶7底部,一端伸出到顶盖5上方,两根出胶管11的出胶口分别连接柔性胶管12,所述柔性胶管12都与静态混料管13连接,所述静态混料管13外接胶枪。所述出胶管11为硬质圆管,可以防止胶料挤出过程中出现塌管现象,导致胶料流动不通畅。所述柔性胶管12为钢丝软管,所述钢丝软管为聚氨酯中间嵌入钢丝,可以满足管道柔性的同时,管道壁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防止塌管导致胶料流动不畅。所述出胶管11的出口处安装有流量计14,所述流量计14与PLC控制器1电性连接,可以将流量计11的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1,然后PLC控制器1根据流量计14的数据调整不同胶桶上的电磁气流阀10上的气流量,改变桶内胶料从出胶管11压出的速度,从而调整静态混料管13内的组分配比,达到最优效果。所述柔性胶管12与静态混料管13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15,所述电磁阀15于PLC控制器1电性连接,可以在喷胶结束之后自动阻隔静态混料管13与柔性胶管12,防止已经混合的胶料回流凝固,导致出胶管11阻塞。所述灌胶机的胶桶7上安装有搅拌器8,所述搅拌器8的作用是涂胶之前搅拌所述胶桶7内的胶料,使胶液均匀,提高胶料的粘附性能。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将胶料灌入胶桶7内,然后将设备推到待喷胶位置连接电源,接着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搅拌器将胶桶内的胶料搅拌5~15min后停止高速搅拌,改用慢速搅动胶料,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高压气瓶上的电磁流量阀打开,利用高压惰性气体将胶桶内浆料从出胶管中压出,然后PLC控制器1根据出胶管11管口处安装的流量计14的反馈数据,自动调整不同胶桶7上的电磁气流阀10上的气流量,改变桶内胶料从出胶管11压出的速度,从而调整静态混料管13内的组分配比达到预设要求。与常用的双组分灌胶机相比,本技术一方面易于移动,方便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灵活使用,另一方面使用PLC控制器自动反馈动态配料,解决了常用双组分灌胶机胶单一依靠调节胶桶内的压力比例来调节组分流量时因为胶料经过出胶管道时因为影响因素太多,阻力无法估算,无法精确配比的问题,有效提高灌胶质量,最后,出胶管与混料管之间采用柔性料管连接,而柔性胶管与混料管之间设置电磁阀门结构,此结构不但可以防止在使用结束后混合后的胶料倒灌进出胶口,导致堵塞,而且能在万一出现堵塞现象时直接更换柔性胶管解决,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灌胶机包括:机座、保护框架、顶盖和胶水压出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胶水压出装置放置在所述机座、保护框架与顶盖装配形成的空间内,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顶盖上;/n所述机座包括载物盘和滚轮,所述载物盘上方放置胶水压出装置,所述滚轮安装在载物盘下方,所述滚轮上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保护框架依托机座的四边形成封闭式结构,所述顶盖覆盖在保护框架的上方,所述保护框架的上方设置扶手结构;/n所述胶水压出装置包括胶桶和高压气瓶,所述胶桶共有两个,气密性良好,分别对应双组分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高压气瓶通过气管分别连接两个胶桶的进气口,所述气管上安装有电磁气流阀,所述电磁气流阀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胶桶上还设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一端延伸到胶桶底部,一端伸出到顶盖上方,两根胶管的出胶口分别连接柔性胶管,所述柔性胶管都与静态混料管连接,所述静态混料管外接胶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动的双组分灌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灌胶机包括:机座、保护框架、顶盖和胶水压出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胶水压出装置放置在所述机座、保护框架与顶盖装配形成的空间内,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顶盖上;
所述机座包括载物盘和滚轮,所述载物盘上方放置胶水压出装置,所述滚轮安装在载物盘下方,所述滚轮上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保护框架依托机座的四边形成封闭式结构,所述顶盖覆盖在保护框架的上方,所述保护框架的上方设置扶手结构;
所述胶水压出装置包括胶桶和高压气瓶,所述胶桶共有两个,气密性良好,分别对应双组分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高压气瓶通过气管分别连接两个胶桶的进气口,所述气管上安装有电磁气流阀,所述电磁气流阀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胶桶上还设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一端延伸到胶桶底部,一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军
申请(专利权)人:数恒苏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