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模块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18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11
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包括:换热器、多个挡板、导流套筒以及混流风机。换热器与多个挡板配合形成流动空间,混流风机与流动空间相连通,导流套筒套设在混流风机的外侧。上述设置使得混流风机能够从流动空间中抽取换热器附近的空气,并将抽取的空气从导流套筒排出至外界环境,建立起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有序的气流流通路径,实现换热器与外界环境的强制换热。本申请将混流风机应用于风冷模块机组中,利用混流风机高效的特点,并且利用混流风机与换热器之间独特的结构设置,提升了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果。

Air cooling modul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模块机组
本申请涉及风冷模块机组

技术介绍
风冷模块机组是一种大型的冷、热源设备,其采用模块化思想实现分块组合,具有节能、环保、便于安装等诸方面的优势,既能够实现供冷,又能够实现供热,常用于中央空调设备中。风冷模块机组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电控柜、室外换热器、风机等制冷配件。其中室外换热器为风冷式。当风冷模块机组工作时,室外换热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换热器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换热效果对提升风冷模块机组的工作效率有重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风冷模块机组,以提高空气侧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模块机组,所述风冷模块机组包括:换热器、上挡板、下挡板、导流套筒以及多个混流风机。所述换热器形成筒形,所述筒形的换热器具有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所述上挡板上具有挡板开口,所述上挡板盖在所述换热器的顶端开口上;所述下挡板盖在所述换热器的底端开口上;所述导流套筒设置在所述筒形的换热器内,所述导流套筒与所述筒形的换热器之间形成环形的流动空间,所述导流套筒的顶端包括套筒顶端开口,所述套筒顶端开口与所述上挡板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挡板开口至少部分地对齐,所述导流套筒的筒壁上具有多个连通口,其中所述导流套筒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多连通口与所述环形的流动空间连通;所述多个混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导流套筒内部,其中所述多个混流风机中的每个混流风机的叶轮的进风侧分别与所述多个连通口中相应的一个连通口对齐,所述多个混流风机的的叶轮的出风侧朝向彼此设置,且所述多个混流风机的叶轮的出风侧通过所述挡板开口与外界连通。如前文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风冷模块机组包括两个混流风机,所述两个混流风机同轴连接,且所述两个混流风机的两个叶轮的进风侧背对彼此朝外设置,所述导流套筒包括两个连通口,且所述两个连通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导流套筒的筒壁上。如前文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导流套筒的底端具有套筒底端开口,所述套筒底端开口抵靠在所述下挡板上。如前文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风冷模块机组还包括多个集风罩,所述多个集风罩中的每个集风罩均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较所述出风口具有更大的开口面积,所述每个集风罩设置在所述多个混流风机中相应的一个混流风机与所述导流套筒之间,其中所述每个集风罩的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流套筒的所述多个连通口中的相应的一个连通口对齐,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混流风机的叶轮的进风侧。如前文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风冷模块机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导流套筒内,用于支撑所述多个混流风机。如前文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筒形的换热器为棱柱形的筒形换热器。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模块机组,所述风冷模块机组包括:换热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顶部挡板和底部挡板以及多个混流风机。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板,所述多个换热板依次首尾相接地以齿形排布,以在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形成一个流动空间;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右侧挡板相对设置,并连接至所述多个换热板中的相邻的换热板的各个连接处,以从所述换热器的左侧和右侧闭合所述流动空间;所述顶部挡板和所述底部挡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每个换热板连接在所述顶部挡板和所述底部挡板之间,从而所述顶部挡板和所述底部挡板从所述换热器的顶部和底部闭合所述流动空间;所述多个混流风机中的一部分混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左侧挡板上,另一部分混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右侧挡板上;其中设置在所述左侧挡板上的每个混流风机的进风侧与外界连通,出风侧与相应的一个所述流动空间连通;设置在所述右侧挡板上的每个混流风机的进风侧与相应的一个所述流动空间连通,出风侧与外界连通。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混流风机个数为3个以上。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每个混流风机由所述左侧挡板或由所述右侧挡板承载安装。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风冷模块机组还包括多个集风罩,所述多个集风罩中的每个集风罩均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较所述出风口具有更大的开口面积,所述每个集风罩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多个混流风机中相应一个混流风机的叶轮的进风侧。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所述风冷模块机组还包括多个导流套筒,所述多个导流套筒中的每个导流套筒均套设在其相应的一个混流风机的外侧。本申请采用混流风机对风冷模块机组中的空气侧换热器进行强化换热,利用混流风机高效的特点,提高了空气侧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风冷模块机组100的示意图;图2A是图1所示的多个换热器单元101中的一个换热器单元101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换热器单元101的分解图;图3示出了图2B中的导流套筒204与混流风机205配合安装的位置关系;图4A示出了图2A的换热器单元101沿A-A线的剖视图;图4B示出了图2A的换热器单元101沿B-B线的剖视图;图5A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单元101的立体图;图5B示出了图5A的换热器单元101沿C-C线的剖视图;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风冷模块机组100在不同角度下的立体图;图7A示出了图6A中换热器组件620的立体图;图7B示出了图7A中的换热器组件620沿D-D线的剖视图;图8A是图7A中的左侧风机单元801的立体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左侧风机单元801的部分分解图;图9A是图7A中的右侧风机单元901的立体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右侧风机单元901的部分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风冷模块机组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风冷模块机组100整体大致为长方体。风冷模块机组100的底部设有支架底座104,支架底座104的设置将风冷模块机组100内的多个工作设备分隔为上下两层,分别为上层机组102和下层机组103。上层机组102架设在支架底座104的上方,即设置在支架底座104的顶面106上。上层机组102包括多个换热器单元101,多个换热器单元101均为室外换热器。当风冷模块机组100工作时,多个换热器单元10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多个换热器单元101中的每个换热器单元101的大小、结构均相同。多个换热器单元101并排布置,相邻的两个换热器单元101的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模块机组(100)包括:/n换热器(201),所述换热器(201)形成筒形,所述筒形的换热器(201)具有顶端开口(210)和底端开口(211);/n上挡板(202),所述上挡板(202)上具有挡板开口(212),所述上挡板(202)盖在所述换热器(201)的顶端开口(210)上;/n下挡板(203),所述下挡板(203)盖在所述换热器(201)的底端开口(211)上;/n导流套筒(204),所述导流套筒(204)设置在所述筒形的换热器(201)内,所述导流套筒(204)与所述筒形的换热器(201)之间形成环形的流动空间(401),所述导流套筒(204)的顶端包括套筒顶端开口(213),所述套筒顶端开口(213)与所述上挡板(202)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挡板开口(212)至少部分地对齐,所述导流套筒(204)的筒壁上具有多个连通口(214),其中所述导流套筒(204)的内部空间(224)通过所述多个连通口(214)与所述环形的流动空间(401)连通;和/n多个混流风机(205),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设置在所述导流套筒(204)内部,其中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中的每个混流风机(205)的叶轮(215)的进风侧(216)分别与所述多个连通口(214)中相应一个连通口(214)对齐,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的叶轮(215)的出风侧(217)朝向彼此设置,且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的叶轮(215)的出风侧(217)通过所述挡板开口(212)与外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模块机组(100)包括:
换热器(201),所述换热器(201)形成筒形,所述筒形的换热器(201)具有顶端开口(210)和底端开口(211);
上挡板(202),所述上挡板(202)上具有挡板开口(212),所述上挡板(202)盖在所述换热器(201)的顶端开口(210)上;
下挡板(203),所述下挡板(203)盖在所述换热器(201)的底端开口(211)上;
导流套筒(204),所述导流套筒(204)设置在所述筒形的换热器(201)内,所述导流套筒(204)与所述筒形的换热器(201)之间形成环形的流动空间(401),所述导流套筒(204)的顶端包括套筒顶端开口(213),所述套筒顶端开口(213)与所述上挡板(202)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挡板开口(212)至少部分地对齐,所述导流套筒(204)的筒壁上具有多个连通口(214),其中所述导流套筒(204)的内部空间(224)通过所述多个连通口(214)与所述环形的流动空间(401)连通;和
多个混流风机(205),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设置在所述导流套筒(204)内部,其中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中的每个混流风机(205)的叶轮(215)的进风侧(216)分别与所述多个连通口(214)中相应一个连通口(214)对齐,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的叶轮(215)的出风侧(217)朝向彼此设置,且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的叶轮(215)的出风侧(217)通过所述挡板开口(212)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模块机组(100)包括两个混流风机(205),所述两个混流风机(205)同轴连接,且所述两个混流风机(205)的两个叶轮(215)的进风侧(216)背向彼此朝外设置;
所述导流套筒(204)包括两个连通口(214),且所述两个连通口(214)相对设置在所述导流套筒(204)的筒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套筒(204)的底端具有套筒底端开口(218),所述套筒底端开口(218)抵靠在所述下挡板(2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模块机组(100)还包括:
多个集风罩(219),所述多个集风罩(219)中的每个集风罩(219)均包括进风口(220)和出风口(221),所述进风口(220)较所述出风口(221)具有更大的开口面积,所述每个集风罩(219)设置在所述多个混流风机(205)中相应的一个混流风机(205)与所述导流套筒(204)之间,其中所述每个集风罩(219)的所述进风口(220)与所述导流套筒(204)的所述多个连通口(214)中的相应的一个连通口(214)对齐,所述出风口(221)位于所述混流风机(205)的叶轮(215)的进风侧(2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模块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马小魁汪洪丹吴成刚袁斌冯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