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涉及新风系统领域,包括门框套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门框套内的门梁,所述门梁下方与门框套之间设有房门,所述门梁上设有隐蔽式通风组件;其中所述隐蔽式通风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门梁上方与门框套之间空间的内填充板,所述内填充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内填充板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与侧面所述门框套连接与下方门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风缝;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内填充板的内外两侧。能够与现有房屋室内门结合,实现门内外的通风效果,而且设计美观,不影响整体结构。
A kind of concealed indoor ventilation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
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
技术介绍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系统是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进行过滤引入室内。所以新风系统说白了就是室内的换气系统,而地送风和顶送风是它的两种送风形式,顶送风是将新风管道隐藏在吊顶里面,从天花上往下排出新风;而地送风是将管道埋藏地板一下,由地板向上排出新风。其实如果单使用新风系统从本质上来讲都没有问题,只是因为遇到了空调所以人们对于这两种送风方式总是拿捏不定。因为夏季使用空调是,室内冷空气聚集,而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室内,即使是全热交换型新风也存在一定的温差,但相对较小,而空调吹出的冷空气向下,所以这是如果是顶送风,那么新鲜空气可以跟随冷空气进入室内较低的位置,如果是地送风很可能因为室内冷空气聚集新鲜空气无法到底室内上部。而冬季使用空调或地暖制热时,由于热空气向上,所以如果是顶送风的话,室外的新鲜空气就很难进入室内下半部分而被热空气“封锁”在房间上部,如果是地送风的话,新鲜空气就可以跟随热空气进入室内所有位置。由于每个房间均设有新风进气口,因此每个单独的室内空间均存在着正压的新风,汇总流向设置于卫生间或厨房的出气口,但是如果房间门关闭后,会造成室内空气无法顺畅的从室内流出,不仅影响新风循环,而且影响密闭房屋的空气质量。若直接在墙上或门体上开设通风口,虽然能起到通风作用,但是极大地影响了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蔽式通风门,能够与现有房屋室内门结合,实现门内外的通风效果,而且设计美观,不影响整体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包括门框套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门框套内的门梁,所述门梁下方与门框套之间设有房门,所述门梁上设有隐蔽式通风组件;其中所述隐蔽式通风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门梁上方与门框套之间空间的内填充板,所述内填充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内填充板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与侧面所述门框套连接与下方门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风缝;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内填充板的内外两侧。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房门选自推拉门或平开门。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支撑条垂直与水平面设置或倾斜设置。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盖板平面不超出所述门框套平面高度。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风缝宽度为4-15mm。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支撑条厚度不低于5mm。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孔内设有隔音降噪海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传统门上加设隐蔽式通风组件,在门上设置通风缝,通过内部结构实现降噪的效果,通过通孔与通风缝形成的n型结构,能够使气流平稳通过,与单缝相比减少了空气通过单缝产生的噪音,同时通过隐蔽式通风组件的设计,实现了比单纯通风孔道更加美观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盖板剖开后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盖板剖开后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包括门框套1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门框套内的门梁2,所述门梁下方与门框套之间设有房门3,所述门梁上设有隐蔽式通风组件4;其中所述隐蔽式通风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门梁上方与门框套之间空间的内填充板401,所述内填充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02,所述通孔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内填充板的支撑条403,所述支撑条上固定有盖板404,所述盖板上端与侧面所述门框套连接与下方门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风缝405;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内填充板的内外两侧。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房门选自推拉门或平开门。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支撑条垂直与水平面设置。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盖板平面不超出所述门框套平面高度。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风缝宽度为4-15mm。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支撑条厚度不低于5mm。实施例二:如图1和3所示的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包括门框套1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门框套内的门梁2,所述门梁下方与门框套之间设有房门3,所述门梁上设有隐蔽式通风组件4;其中所述隐蔽式通风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门梁上方与门框套之间空间的内填充板401,所述内填充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02,所述通孔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内填充板的支撑条403,所述支撑条上固定有盖板404,所述盖板上端与侧面所述门框套连接与下方门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风缝405;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内填充板的内外两侧。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房门选自推拉门或平开门。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支撑条倾斜设置。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盖板平面不超出所述门框套平面高度。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风缝宽度为4-15mm。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支撑条厚度不低于5mm。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孔内设有隔音降噪海绵。当安装后,门一侧的空气从当侧的通风缝进入,经过盖板、内填充板和支撑条形成的空间后进入通孔,进而进入门另一侧由盖板、内填充板和支撑条形成的空间后从门另一侧的通风缝逸出,通过这种结构实现即使在门关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隐蔽式得空气流通的效果。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套(1)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门框套内的门梁(2),所述门梁下方与门框套之间设有房门(3),所述门梁上设有隐蔽式通风组件(4);其中所述隐蔽式通风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门梁上方与门框套之间空间的内填充板(401),所述内填充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02),所述通孔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内填充板的支撑条(403),所述支撑条上固定有盖板(404),所述盖板上端与侧面所述门框套连接与下方门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风缝(405); 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内填充板的内外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套(1)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门框套内的门梁(2),所述门梁下方与门框套之间设有房门(3),所述门梁上设有隐蔽式通风组件(4);其中所述隐蔽式通风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门梁上方与门框套之间空间的内填充板(401),所述内填充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02),所述通孔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内填充板的支撑条(403),所述支撑条上固定有盖板(404),所述盖板上端与侧面所述门框套连接与下方门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风缝(405);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内填充板的内外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蔽式室内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天进,韩天余,梁兆江,谭彐锋,许斌,张玉贞,刘坤,商箭,王国强,楚凤华,张宗耀,韩德志,李燕,周怀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聊城市新鹏都置业有限公司,山东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