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55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涉及地源热泵领域,包括若干常规地埋管和若干备用地埋管组成,所述常规地埋管前后左右等距阵列分布,所述备用地埋管设置于与其距离最接近的四组常规地埋管的对角线交叉点上;每一行所述常规地埋管以及与其相邻的一行备用地埋管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地埋管单元;所述常规地埋管和所述备用地埋管均为U型管,所述U型管两端高度不同,且均设有控制阀。能够在部分预埋管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方便的通过启用备用预埋管继续保持地源热泵的稳定高效制冷或供热,而无需花费高额费用更换或维修预埋管。

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pipeline with standby ground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热能、地热流体等清洁能源,其可再生、不污染环境、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的优势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时代主题,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地源热泵8大优点。稳定高效,普通中央空调缺点在于天气炎热或者寒冷最需要冷量或热量时,效率反而下降。地温一年四季基本恒定在16度左右,略高于该地区平均温度1-2℃,使得热泵无论在制冷或制热工况中,均处于效率高点。绿色环保,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能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38%以上,与电供暖相比减少70%以上,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并且向环境排放更少能量,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使用寿命长,地源热泵机组使用寿命为25年,垂直地埋管路系统为50年,它比所有空调系统和采暖设备寿命都要长。无霜化衰减,空气源热泵、氟利昂空调只要带风扇的系统,均会受室外温度的影响,一般室内-5℃的环境,主机仅为80%的制热量。温度再低也无法制热,而地源热泵无此问题,任何环境温度均为额定制热量。节能省费用,夏季制冷时,利用热回收功能,实现免能耗提供生活热水;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均是通过地表水和土壤恒温,实现高效制冷和换热,节能可达40%以上。生活用水即开即用,采用全热回收技术,通过优质的设计方案,为客户实现超强生活热水供应,热水温度可达到55-60℃的高温。宜人舒适,因为地源热泵机组供冷供暖时都是通过冷热水经风机盘管或地板管,墙埋管交换完成的,所产生的冷气和暖气比常规空调要柔和的多,且不易感冒。无噪音,由于主机放在机房内,并且无风扇传动设备,一台最好的普通中央空调主机至少需要67分贝,而一台地源热泵主机仅仅55分贝左右。但是,地源热泵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地埋管深度较深,后期基本无法维护,虽然标称50年的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无法得到保养势必会造成水管的堵塞以及失效,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地源热泵的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能够在部分预埋管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方便的通过启用备用预埋管继续保持地源热泵的稳定高效制冷或供热,而无需花费高额费用更换或维修预埋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包括若干常规地埋管和若干备用地埋管组成,所述常规地埋管前后左右等距阵列分布,所述备用地埋管设置于与其距离最接近的四组常规地埋管的对角线交叉点上;每一行所述常规地埋管以及与其相邻的一行备用地埋管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地埋管单元;所述常规地埋管和所述备用地埋管均为U型管,所述U型管两端高度不同,且均设有控制阀。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设有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常规地埋管出水端,所述备用地埋管设有备用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通过出水主管相连,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进水端通过进水主管相连。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出水主管连接,所述备用地埋管出水端通过转角接头连接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出水主管连接;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进水主管连接,所述备用地埋管进水端通过转角接头连接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进水主管连接,所述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设有切断阀。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进水端高度大于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高度。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进水端还设有流量表。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流量表设置于所述切断阀下端。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和备用地埋管材质选自聚丁烯塑料管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通用的常规地埋管的间隙中插入设置备用预埋管,能够在常规地埋管出现问题后,使用备用预埋管进行更换,实现保障地源热泵正常运行的效果,减少由于地源热泵地埋管问题造成的影响,通过三通管将常规地埋管与备用预埋管连接,并且在管路的各个连接端设置控制阀和切断阀,当出现使用问题时,能够在不切断总管路循环的前提下进行备用管路的切换,实现良好的维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常规地埋管1和若干备用地埋管2组成,所述常规地埋管前后左右等距阵列分布,所述备用地埋管设置于与其距离最接近的四组常规地埋管的对角线交叉点上;每一行所述常规地埋管以及与其相邻的一行备用地埋管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地埋管单元3;所述常规地埋管和所述备用地埋管均为U型管,所述U型管两端高度不同,且均设有控制阀4。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设有常规地埋管进水端101和常规地埋管出水端102,所述备用地埋管设有备用地埋管进水端201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202,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通过出水主管5相连,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进水端通过进水主管6相连。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通过三通接头7与所述出水主管连接,所述备用地埋管出水端通过转角接头8连接出水支管9,所述出水支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出水主管连接;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通过三通接头7与所述进水主管连接,所述备用地埋管进水端通过转角接头8连接进水支管10,所述进水支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进水主管连接,所述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设有切断阀11。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进水端高度大于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高度。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进水端还设有流量表12。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流量表设置于所述切断阀下端。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常规地埋管和备用地埋管材质选自聚丁烯塑料管材。在使用时,若某处的常规地埋管出现故障,将该常规地埋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阀门关闭,再将与其相邻的一个或两个备用预埋管的相对控制阀打开,利用备用的循环系统,这样在不切断总循环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替代地埋管的使用,保证地源热泵的稳定利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常规地埋管(1)和若干备用地埋管(2)组成,所述常规地埋管前后左右等距阵列分布,所述备用地埋管设置于与其距离最接近的四组常规地埋管的对角线交叉点上;每一行所述常规地埋管以及与其相邻的一行备用地埋管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地埋管单元(3);所述常规地埋管和所述备用地埋管均为U型管,所述U型管两端高度不同,且均设有控制阀(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常规地埋管(1)和若干备用地埋管(2)组成,所述常规地埋管前后左右等距阵列分布,所述备用地埋管设置于与其距离最接近的四组常规地埋管的对角线交叉点上;每一行所述常规地埋管以及与其相邻的一行备用地埋管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地埋管单元(3);所述常规地埋管和所述备用地埋管均为U型管,所述U型管两端高度不同,且均设有控制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地埋管设有常规地埋管进水端(101)和常规地埋管出水端(102),所述备用地埋管设有备用地埋管进水端(201)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202),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和备用地埋管出水端通过出水主管(5)相连,所述常规地埋管进水端和备用地埋管进水端通过进水主管(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源热泵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地埋管出水端通过三通接头(7)与所述出水主管连接,所述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天进韩天余梁兆江谭彐锋许斌张玉贞刘坤商箭王国强楚凤华张宗耀韩德志李燕周怀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聊城市新鹏都置业有限公司山东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