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09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是以常规炼厂重油为原料,经加压、加热后进行加氢处理,然后经换热降温、高低压分离器分离出气体后,再经初步分馏塔、主分馏塔进行分馏,侧线汽提塔进一步去除轻组分,而直接获得有机热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利用燃料型炼厂中现有加氢处理装置和分馏塔生产有机热载体,其对加氢催化剂要求低,也不要后续调合过程,使工艺生产流程大大简化,并提高了炼油产品附加值。

A method of directly producing organic heat carrier from mineral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热载体是作为传热介质使用的有机物质的统称,包括被称为热传导液(herttransferfluids)、导热油(hotoils)、有机传热介质(organicherttransfercarriers)、热媒(heatingmedia)等用于间接传热目的的所有有机介质。通常,有机热载体按其化学组成或制造原料的不同分为矿物型和合成型两大类,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间接式传热系统,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中国专利技术CN110041897A提供了一种以煤直接液化馏分油为原料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通过加氢精制过程对煤直接液化馏分油的组成进行调整,然后将加氢产物与未加氢的煤直接液化馏分油混合改变有机热载体的馏程和烃类组成分布,该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一定程度上简化有机热载体制备流程,降低成本。但操作过程略显复杂,流程调节过程变数较多,产品质量不易控制。有机热载体的主要质量要求是不易自燃、不易挥发、热稳定性好。当前主要生产工艺及缺陷有:1、合成型有机热载体生产成本高,且合成过程及产品涉及诸多化学物质,有一定毒副作用,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2、生产矿物型有机热载体的原料有高沸点残油、催化裂化柴油、糠醛精制溶剂抽提润滑油、水蒸气裂解制烯烃得到的裂解渣油。这些原料油含高沸点芳烃,经过加氢精制脱去杂质及稠环芳烃后,精馏截取适宜馏分,在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制得矿油型有机热载体,工艺路径长,生产成本也很高。3、以煤直接液化馏分油为原料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虽采用了加氢处理过程,但操作过程略显复杂,流程调节过程变数较多,产品质量不易控制。4、在炼厂生产有机热载体主要是润滑油型炼厂,需要对加氢润滑油料进行溶剂抽提等操作,工艺路径长、成本也很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利用燃料油型炼油厂现有的常规装置及原料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可以有效缩短有机热载体生产工艺流程,提升炼油产品附加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可实现有机热载体生产工艺的简化,提升炼油产品附加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是以常规炼厂重油为原料,经进料泵加压,换热器和/或加热炉加热后,送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将中间馏分组分(馏程范围大约为225-370℃)中的硫、氮、氧等杂质脱除到轻组分之中,然后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再经高低压分离器分离出气体,然后送入初步分馏塔,从塔顶蒸出部分含硫等杂质的轻组分,剩余组分从塔底抽出,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主分馏塔,从塔顶蒸出轻组分、塔底抽出重组分,从侧线抽出有机热载体馏分送入侧线汽提塔中,以塔底加热及塔顶气回流进一步去除轻组分,而直接从侧线汽提塔塔底获得有机热载体。所述加氢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345-385℃,反应压力为15.5±0.2MPa,体积空速为0.18~0.22h-1,氢油比为650~760Nm3/m3原料油;常规加氢处理催化剂,氢气浓度90%以上。所述初步分馏塔的塔顶温度为150~170℃。所述主分馏塔的进料温度为345-360℃,塔顶温度为125-155℃,塔顶压力约为0.06-0.1MPa,侧线抽出温度为215-250℃,侧线抽出量为33-56t/h。所述侧线汽提塔的塔底温度为305-310℃。所得有机热载体的初馏点为225-230℃,10%馏出温度为245-260℃,50%馏出温度为290-310℃,90%馏出温度为335-355℃,95%馏出温度为349-365℃,终馏点为355-370℃,闪点(闭口)为102-106℃,硫含量0.014-0.057%,铜片腐蚀检测合格。本专利技术利用燃料型炼厂中现有加氢处理装置和分馏塔,通过加氢脱除杂质,然后经分馏选馏分直接生产出有机热载体产品,其对加氢催化剂要求低,可使用常规加氢处理催化剂,也不要后续调合过程,工艺生产流程大大简化,成本廉价,并提高了炼油产品附加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有机热载体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是以常规炼厂重油为原料,经进料泵加压,换热器和/或加热炉加热后,送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将中间馏分组分(馏程范围大约为225-370℃)中的硫、氮、氧等杂质脱除到轻组分之中,然后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再经高低压分离器分离出气体,然后送入初步分馏塔,从塔顶蒸出部分含硫等杂质的轻组分,剩余组分从塔底抽出,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主分馏塔,从塔顶蒸出轻组分、塔底抽出重组分,从侧线抽出有机热载体馏分送入侧线汽提塔中,以塔底加热及塔顶气回流进一步去除轻组分,而直接从侧线汽提塔塔底获得有机热载体。其中,换热器和加热炉的作用是提供热源,满足加氢反应所需的温度,因此热源的提供方式不限于换热器和加热炉的组合,可以全部为换热器或加热炉,也可为其他供热方式。加氢反应后进行降温降压可适应物流的能量转换,达到平稳运转的目的,因此转换形式不限于换热器及高低压分离器。使用初步分馏塔的目的是闪蒸出部分含硫等杂质的轻组分,降低主分馏塔塔顶负荷,保证主分馏塔侧线产品的腐蚀合格,可以根据工况选择是否使用。主分馏塔的主要作用是分馏出馏程范围大约为225-370℃的中间组分,调节措施包括控制分馏塔进料温度、塔顶压力、塔顶温度、侧线抽出量、抽出温度等措施,调节手段灵活多样,不限于实施例给出的调节参数。侧线汽提塔的作用是进一步去除产品中的轻组分,提高闪点,热源可以是再沸器等形式。所述加氢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345-385℃,反应压力为15.5±0.2MPa,体积空速为0.18~0.22h-1,氢油比为650~760Nm3/m3原料油;常规加氢处理催化剂,氢气浓度90%以上。所述初步分馏塔的塔顶温度为150~170℃。所述主分馏塔的进料温度为345-360℃,进料量为190-410t/h,塔顶温度为125-155℃,塔顶压力约为0.06-0.1MPa,侧线抽出温度为215-250℃,侧线抽出量为33-56t/h。所述侧线汽提塔的塔底温度为305-310℃,有机热载体抽出量为20-55t/h。所得有机热载体的初馏点为225-230℃,10%馏出温度为245-260℃,50%馏出温度为290-310℃,90%馏出温度为335-355℃,95%馏出温度为349-365℃,终馏点为355-370℃,闪点(闭口)为102-106℃,硫含量0.014-0.057%,铜片腐蚀检测合格。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按表1实施例1-6的参数生产有机热载体,所用原料油中硫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所得有机热载体产品的主要性质见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炼厂重油为原料,经进料泵加压,换热器和/或加热炉加热后,送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然后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再经高低压分离器分离出气体,然后送入初步分馏塔,从塔顶蒸出部分轻组分,剩余组分经加热后进入主分馏塔,通过侧线抽出有机热载体馏分送入侧线汽提塔中,以塔底加热及塔顶气回流进一步去除轻组分,而直接从侧线汽提塔获得有机热载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炼厂重油为原料,经进料泵加压,换热器和/或加热炉加热后,送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然后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再经高低压分离器分离出气体,然后送入初步分馏塔,从塔顶蒸出部分轻组分,剩余组分经加热后进入主分馏塔,通过侧线抽出有机热载体馏分送入侧线汽提塔中,以塔底加热及塔顶气回流进一步去除轻组分,而直接从侧线汽提塔获得有机热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油直接生产有机热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345-385℃,反应压力为15.5±0.2MPa,体积空速为0.18~0.22h-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耿宏王小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