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肪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06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57
一种脂肪切割器,包括进脂通道、出脂通道、设置在进脂通道的出口与出脂通道的进口之间的至少一组刀片以及将进脂通道的出口、出脂通道的进口和刀片所在空间密封的壳体,所述进脂通道的进脂口通过吸脂管道与大口径的吸脂管连接,所述出脂通道的出脂口与高负压装置连接,所述进脂通道的出口与出脂通道的进口相对设置、且间隔与刀片厚度相匹配,所述进脂通道的出口设置在出脂通道的进口的正上方,相邻刀片组沿进脂通道的出口与出脂通道的进口连线方向排布,工作状态时,所述刀片的刃口穿过进脂通道出口与出脂通道进口连线对脂肪颗粒进行切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切割所获得的脂肪颗粒直径≤2mm,有效的避免因颗粒过大引起的所移植的脂肪中心坏死。

A fat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肪切割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脂肪切割器。
技术介绍
自体脂肪因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无排异,操作简单,填充外形好,不存在疾病传染,术后不遗留瘢痕等多项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在整形外科更是成为组织填充,创面修复的常用手段。但其移植存活率,尤其长期存活的不确定性至今仍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障碍。提高移植后脂肪的存活率尤其长期存活率,仍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显示:目前移植脂肪组织体积仍然只能保留50%-80%。研究显示:移植早期,脂肪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依靠周围组织液提供营养,脂肪细胞在距受区组织间液1.5±0.5mm内生存良好,术后5天新生血管由移植物周边开始萌发,但如脂肪颗粒直径超过2mm,受组织液弥散距离限制,脂肪颗粒中心脂肪细胞因获取营养及氧气受限而发生液化、坏死。所以,移植的脂肪在受区早期获取营养、及时建立血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脂肪颗粒直径。2001年,Zuk等第一次在脂肪组织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称为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与骨髓来源MSCs一样,ADSCs同样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但脂肪干细胞获取更方便,且痛苦更小,更重要的是脂肪组织中干细胞含量为骨髓的500~1000倍。ADSCs在脂肪移植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游离移植脂肪组织内的血管密度,帮助移植物早期建立及时且充分的血供;另一方面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补充减少的脂肪细胞数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移植脂肪的存活率。提高移植脂肪中ADSCs的含量。大管径(这里指的是φ≥4mm,侧孔口径面积S≥10mm2的管径)抽脂针获取的脂肪颗粒大,而组织液的弥散距离有限,脂肪中心细胞因血运不佳坏死。因此,临床公认小管径(φ=2mm,S=1mm2)、低负压脂肪抽吸是脂肪移植成功的关键,大管径吸脂管不推荐用于脂肪移植吸脂。尽管小管径吸脂管吸脂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所抽吸的颗粒脂肪内ADSCs含量较低,分析原因可能与ADSCs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的间质血管和筋膜结缔组织周围有关,由于血管及筋膜结缔组织的组织相对较致密且韧性较大的特点,导致小口径吸脂管所获取脂肪中ADSCs含量较供区ADSCs含量明显降低且缺乏细胞外基质(包括筋膜结缔组织、间质血管等),即使获取有细胞外基质,由于其特点,容易形成成网团状,导致体积相对较大不易注射。现在申请号为:201910125174.3,专利名称为一种体外细颗粒脂肪制备一体机,公开了一种采用大口径吸脂管吸脂,再通过切割装置切割脂肪的装置,此装置吸脂效率高、移植后脂肪的存活率高,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对这个装置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切割部分切割效果不稳定,切割后的脂肪颗粒有大有小,切割后的脂肪容易飞溅,造成脂肪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证切割所获得的脂肪颗粒绝大部分直径≤2mm,有效的避免因颗粒过大引起的所移植的脂肪中心坏死的脂肪切割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脂肪切割器,包括进脂通道12、出脂通道22、设置在进脂通道12的出口与出脂通道22的进口之间的至少一组刀片31以及将进脂通道12的出口、出脂通道22的进口和刀片31所在空间密封的壳体,所述进脂通道12的进脂口11通过吸脂管道13与大口径的吸脂管14连接,所述出脂通道22的出脂口21与高负压装置连接,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与出脂通道22的进口相对设置、且间隔与刀片厚度相匹配,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设置在出脂通道22的进口的正上方,相邻刀片组沿进脂通道12的出口与出脂通道22的进口连线方向排布,工作状态时,所述刀片31的刃口穿过进脂通道12出口与出脂通道22进口连线对脂肪颗粒进行切割。采用上述结构,在负压的牵引作用下,脂肪经大口径吸脂管进入进脂通道12,然后脂肪从进脂通道12的出口流出即将落入出脂通道22的进口的过程中,通过高速旋转刀片将脂肪切割成较小颗粒,切割后的小颗粒脂肪在负压牵引作用下从本装置被吸出,由于进脂通道12和出脂通道22之间间隔小,且管道内负压小于等于切割腔隙内负压,一方面脂肪颗粒缺乏脱离管道的力,这样切割后的脂肪颗粒被负压直接牵引进入出脂通道,最大限度减小了脂肪颗粒在装置内部的残留,另一方面,能保证切割后的脂肪颗粒免于多次切割,减少了对脂肪颗粒的破坏;通过控制刀片的转速,可对切割脂肪颗粒的直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本装置可用于脂肪移植和单纯脂肪抽,在单纯脂肪抽吸时,将本装置直接与负压罐连接,作为脂肪移植时,将负压发生器与脂肪收集罐连接后再与本装置进行连接,从而本装置可以有多种应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切割台2和安装在切割台2上方的上端盖1,所述切割台2内安装有驱动刀片组的脂肪颗粒切割装置3,所述上端盖1上设有进脂通道12,所述切割台2在与进脂通道12对应的位置设有出脂通道22,所述上端盖1通过密封件密封安装在切割台2上,在组装状态时,所述上端盖1和切割台2之间、在进脂通道12出口和出脂通道22进口所在区域设有间隔形成环形的切割槽,所述脂肪颗粒切割装置3的刀片组设置在切割槽内。采用上端盖1密封在切割台2上形成切割槽,这样便于对整体结构的拆装、维护,在本装置所有部件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或高分子材料材质制作时,方便本装置高温高压灭菌。进一步的,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同轴设置在出脂通道22进口的上方,且进脂通道12出口的在水平面上投影处于出脂通道22进口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范围内,所述进脂通道12和出脂通道22的轴线与刀片31旋转的轴心平行设置。采用这种方式,在负压的作用下,从进脂通道12落下的脂肪可以准确的落入出脂通道内,防止脂肪损耗。进一步的,所述刀片31的刃口、刀面均与进脂通道12和出脂通道22的轴线垂直。这样保证切割的效果,防止切割时造成溅射。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槽的高度为2~4mm。这个高度与刀片的厚度相匹配,一方面保证负压的效果,另一方面防止刀片旋转时与切割槽壁干涉。进一步的,所述上端盖1的四周内侧通过O型密封圈4与切割台2的四周外侧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脂通道12的进脂口11和出脂通道22的出脂口21上设有快速连接接头93。从而方便管路与本装置的快速连接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脂肪颗粒切割装置3包括刀片31、刀架32、轴和调速电机38,所述刀片31安装在刀架32上,并且通过自锁螺母33将刀片31和刀架32固定在轴上,所述轴通过轴承35安装在切割台2上,所述轴承35与切割台2、轴与切割台2之间通过密封环36密封,所述轴通过缓冲联轴器37与调速电机38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速电机38与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包括显示调速电机38转速的转速显示屏51、调整调速电机38转速的调速开关52、显示调速电机38状态的工作指示灯53以及控制调整电机启闭的电源开关54。进一步的,所述刀片31可在0~4000rpm内调整,优选的转速为2500~3000rpm。通过大量试验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脂肪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脂通道(12)、出脂通道(22)、设置在进脂通道(12)的出口与出脂通道(22)的进口之间的至少一组刀片(31)以及将进脂通道(12)的出口、出脂通道(22)的进口和刀片(31)所在空间密封的壳体,所述进脂通道(12)的进脂口(11)与大口径的吸脂管(14)连接,所述出脂通道(22)的出脂口(21)与高负压装置连接,/n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与出脂通道(22)的进口相对设置、且间隔与刀片厚度相匹配,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设置在出脂通道(22)的进口的正上方,工作状态时,所述刀片(31)的刃口穿过进脂通道(12)出口与出脂通道(22)进口连线对脂肪颗粒进行切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肪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脂通道(12)、出脂通道(22)、设置在进脂通道(12)的出口与出脂通道(22)的进口之间的至少一组刀片(31)以及将进脂通道(12)的出口、出脂通道(22)的进口和刀片(31)所在空间密封的壳体,所述进脂通道(12)的进脂口(11)与大口径的吸脂管(14)连接,所述出脂通道(22)的出脂口(21)与高负压装置连接,
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与出脂通道(22)的进口相对设置、且间隔与刀片厚度相匹配,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设置在出脂通道(22)的进口的正上方,工作状态时,所述刀片(31)的刃口穿过进脂通道(12)出口与出脂通道(22)进口连线对脂肪颗粒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切割台(2)和安装在切割台(2)上方的上端盖(1),所述切割台(2)内安装有驱动刀片组的脂肪颗粒切割装置(3),所述上端盖(1)上设有进脂通道(12),所述切割台(2)在与进脂通道(12)对应的位置设有出脂通道(22),所述上端盖(1)通过密封件密封安装在切割台(2)上形成组装状态时,在组装状态时,所述上端盖(1)和切割台(2)之间、在进脂通道(12)出口和出脂通道(22)进口所在区域设有间隔形成环形的切割槽,所述脂肪颗粒切割装置(3)的刀片组设置在切割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肪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脂通道(12)的出口同轴设置在出脂通道(22)进口的上方,且进脂通道(12)出口的在水平面上投影处于出脂通道(22)进口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范围内,所述进脂通道(12)和出脂通道(22)的轴线与刀片(31)旋转的轴心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脂肪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鹏举李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