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04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54
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齿圈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破碎齿,多个破碎齿沿齿圈周向的相同一侧上均设有一段沿齿圈切向朝外凸出的四面锥体,四面锥体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外侧边沿与破碎齿的外圆周面相接,四面锥体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内侧边沿与破碎齿上的一段圆弧齿槽的边沿相接,圆弧齿槽的凹陷方向与相邻四面锥体的凸出方向相反,圆弧齿槽的长度等于破碎齿沿齿圈轴向的宽度,四面锥体沿齿圈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段过渡平面,两段过渡平面与相邻的四面锥体大端位于同一个与齿圈轴向平行的基准面上,两段过渡平面沿齿圈轴向的宽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物料在破碎过程中发生过度粉碎,减少了物料的过粉碎率,并避免物料堆积堵塞。

A kind of broken gear ring for needle coke bre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
本技术涉及针状焦破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
技术介绍
针状焦是炭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一个优质品种,其外观为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多孔固体,其结构具有明显流动纹理,孔大而少且略呈椭圆形,颗粒有较大的长宽比,有如纤维状或针状的纹理走向,摸之有润滑感,是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特种炭素材料、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高端炭素制品的原料。针状焦在储运流程中,需要先对其进行分级破碎作业,使其达到一定颗粒度,从而便于运输和储存,目前通常采用破碎机对针状焦进行破碎作业,一般为由破碎机带动破碎齿旋转进行破碎,现有的破碎机和破碎齿容易对针状焦产生过度破碎,造成针状焦过粉碎率高,并且还容易由于破碎后的针状焦堵塞破碎齿而造成破碎机停机,影响针状焦的生产过程和经济价值,难以满足对于针状焦高效高质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针状焦破碎中容易造成过度破碎和堵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齿圈上沿自身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破碎齿,多个破碎齿沿齿圈周向的相同一侧上均设有一段沿齿圈切向朝外凸出的四面锥体,四面锥体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外侧边沿与破碎齿的外圆周面相接,四面锥体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内侧边沿与破碎齿上的一段圆弧齿槽的边沿相接,圆弧齿槽的凹陷方向与相邻四面锥体的凸出方向相反,圆弧齿槽的长度等于破碎齿沿齿圈轴向的宽度,四面锥体沿齿圈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段过渡平面,两段过渡平面与相邻的四面锥体大端位于同一个与齿圈轴向平行的基准面上,两段过渡平面沿齿圈轴向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齿圈上沿自身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三个破碎齿。优选的,所述四面锥体的锥面夹角为50-65°,四面锥体的小端圆滑过渡。优选的,所述四面锥体的小端从破碎齿上凸出的距离为50-70mm,所述过渡平面沿齿圈轴向的宽度为30-50m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通过在破碎齿上设置四面锥体,使破碎齿与物料旋转接触时,会先由四面锥体的小端与物料接触,随后接触面积再逐渐增大,能够有效避免物料在破碎过程中发生过度粉碎,减少了物料的过粉碎率;在四面锥体的大端两侧设有过渡平面,并在四面锥体的一侧设有圆弧齿槽,通过圆弧齿槽和两段过渡平面配合,能够对经四面锥体破碎后的物料进行二次破碎,从而将破碎过程分为了多次进行,既能够最终保证破碎效果,也避免了物料在与破碎齿接触时由于碰撞瞬间的作用力过大而过度粉碎,进一步减少物料的过粉碎率;通过两段过渡平面能够在破碎过程中推动物料,使物料在破碎机中能够保持运动状态,有效避免物料在破碎齿间堆积堵塞,能够满足对于针状焦高效高质量生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从图2上侧对破碎齿进行观测的局部示意图。图中标记:1、破碎齿,2、四面锥体,3、圆弧齿槽,4、过渡平面。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齿圈上沿自身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三个破碎齿1,三个破碎齿1沿齿圈周向的相同一侧上均设有一段沿齿圈切向朝外凸出的四面锥体2,四面锥体2的锥面夹角为50-65°,四面锥体2的小端圆滑过渡,四面锥体2的小端从破碎齿1上凸出的距离为50-70mm,四面锥体2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外侧边沿与破碎齿1的外圆周面相接,四面锥体2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内侧边沿与破碎齿1上的一段圆弧齿槽3的边沿相接,圆弧齿槽3的凹陷方向与相邻四面锥体2的凸出方向相反,圆弧齿槽3的长度等于破碎齿1沿齿圈轴向的宽度,四面锥体2沿齿圈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段过渡平面4,两段过渡平面4与相邻的四面锥体2大端位于同一个与齿圈轴向平行的基准面上,两段过渡平面4沿齿圈轴向的宽度相同且均为30-50mm。本技术在对物料进行破碎时,会先由四面锥体2的小端与物料接触,随后接触面积再逐渐增大,然后物料会与圆弧齿槽3和两段过渡平面4接触,能够对经四面锥体2破碎后的物料进行二次破碎,从而将破碎过程分为了多次进行,既能够最终保证破碎效果,也避免了物料在与破碎齿1接触时由于碰撞瞬间的作用力过大而过度粉碎,减少了物料的过粉碎率;通过两段过渡平面4能够在破碎过程中推动物料,使物料在破碎机中能够保持运动状态,有效避免物料在破碎齿2间堆积堵塞,保证针状焦破碎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其特征在于:齿圈上沿自身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破碎齿(1),多个破碎齿(1)沿齿圈周向的相同一侧上均设有一段沿齿圈切向朝外凸出的四面锥体(2),四面锥体(2)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外侧边沿与破碎齿(1)的外圆周面相接,四面锥体(2)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内侧边沿与破碎齿(1)上的一段圆弧齿槽(3)的边沿相接,圆弧齿槽(3)的凹陷方向与相邻四面锥体(2)的凸出方向相反,圆弧齿槽(3)的长度等于破碎齿(1)沿齿圈轴向的宽度,四面锥体(2)沿齿圈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段过渡平面(4),两段过渡平面(4)与相邻的四面锥体(2)大端位于同一个与齿圈轴向平行的基准面上,两段过渡平面(4)沿齿圈轴向的宽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针状焦破碎的破碎齿圈,其特征在于:齿圈上沿自身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破碎齿(1),多个破碎齿(1)沿齿圈周向的相同一侧上均设有一段沿齿圈切向朝外凸出的四面锥体(2),四面锥体(2)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外侧边沿与破碎齿(1)的外圆周面相接,四面锥体(2)大端沿齿圈径向的内侧边沿与破碎齿(1)上的一段圆弧齿槽(3)的边沿相接,圆弧齿槽(3)的凹陷方向与相邻四面锥体(2)的凸出方向相反,圆弧齿槽(3)的长度等于破碎齿(1)沿齿圈轴向的宽度,四面锥体(2)沿齿圈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段过渡平面(4),两段过渡平面(4)与相邻的四面锥体(2)大端位于同一个与齿圈轴向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平杨腾云
申请(专利权)人:涧光上海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