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位化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配位化合物也称配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在现有技术中,功能型配合物作为配位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兼具了有机-无机杂化的特性,其结构丰富多彩,而且其内部孔径尺寸、形状可调控。因此可通过设计特定结构的有机配体,选择不同性质的金属离子,量身打造特定的功能材料,目前这些功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气体储存与分离、分子识别、药物载体、催化等领域。但是目前该类材料在电极材料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由于其组成中金属离子、有机配体及构筑结构的多样性,可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特点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因此多孔配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望成为新型电极材料,以应用于现有电池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适用于配位化合物在电极材料的应用。为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摩尔比为1:(2.5-4)的可溶性二价钴盐与有机配体分别溶解于两份溶剂中,得到两份溶液并将两者混合,且有机配体为4-苯并咪唑-1-甲基-苯甲酸;/n(2)搅拌均匀,同时水浴加热混合液体至50-80℃;/n(3)将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放于烘箱内,恒温90℃,反应30小时;/n(4)以2-5℃的速度匀速降至室温,直至有晶体析出,过滤并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摩尔比为1:(2.5-4)的可溶性二价钴盐与有机配体分别溶解于两份溶剂中,得到两份溶液并将两者混合,且有机配体为4-苯并咪唑-1-甲基-苯甲酸;
(2)搅拌均匀,同时水浴加热混合液体至50-80℃;
(3)将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放于烘箱内,恒温90℃,反应30小时;
(4)以2-5℃的速度匀速降至室温,直至有晶体析出,过滤并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二价钴盐选用硫酸钴、硝酸钴或氯化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的两份溶剂中至少有一份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孔球形金属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所述可溶性二价钴盐的溶剂为乙醇时,所述可溶性二价钴盐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70-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佳,朱向楠,田万英,王树梅,王娟,张正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