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及具有该恒温阀的淋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368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及具有该恒温阀的淋浴系统,恒温阀包括外壳、恒温阀芯和内芯管;内芯管包括一体成型且内外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过流通道且一体成型有隔板,隔板将过流通道分隔为轴向延伸的第一、第二过流通道,第二过流通道与内套管的内腔和混水出水孔相连通;外套管一端的内腔中还形成有与过流通道和内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的混合腔,恒温阀芯的一部分伸入混合腔中;一密封垫将第二过流通道与混合腔密封隔离,并使第一过流通道与混合腔相连通;热水和冷水经恒温阀芯混和后流入内套管的内腔,并经由第二过流通道后从混水出水孔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恒温阀成型和装配都更容易,可大大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A thermostatic valve easy to form and a shower system with the thermostatic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及具有该恒温阀的淋浴系统
本技术涉及卫浴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及具有该恒温阀的淋浴系统。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480562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恒温龙头结构,包括外壳、主体芯和导水栓三部分结构,其中外壳、主体芯和导水栓相互套设,并且在三部分之间形成的空间间隔,用于冷热水流通。该结构需要外壳、主体芯和导水栓三个部件共同形成冷、热水的水流通道,结构较为复杂,装配比较麻烦,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及具有该恒温阀的淋浴系统,该恒温阀成型和装配都更容易,可大大提高装配效率,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包括:中空的外壳;恒温阀芯,设于所述外壳的其中一端;内芯管,套设于所述外壳内,包括一体成型且内外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开设有热水进水孔、冷水进水孔和混水出水孔;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过流通道,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还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流通道分隔为轴向延伸的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和所述混水出水孔相连通;所述外套管一端的内腔中还形成有与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内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的混合腔,所述恒温阀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混合腔中,以对流入所述内芯管的热水和冷水进行混合;密封垫,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密封隔离,并使所述第一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br>所述热水进水孔和冷水进水孔二者之一的水流沿所述第一过水流道流至所述混合腔中的恒温阀芯中,二者之另一的水流直接流入所述混合腔中的恒温阀芯中,热水和冷水经所述恒温阀芯混和后流入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并经由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后从所述混水出水孔流出。优选的,所述内套管远离所述混合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相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不连通。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密封垫位置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相对应地设于在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的间隙中。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和外套管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恒温阀芯装入所述混合腔时将所述密封垫抵接在所述限位台阶处。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里端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外壁,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外端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内壁,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内套管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内套管的径向延伸。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内腔远离所述混合腔的一端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和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分别相连通的流量控制腔,所述内套管的内腔通过所述流量控制腔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相连通,一流量控制阀芯伸入所述流量控制腔中以控制流出所述混水出水孔的流量。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阀芯和所述恒温阀芯分别装接在所述外壳的两端。优选的,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还一体成型有连接筋条。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内芯管的热水进水孔、冷水进水孔和混水出水孔的位置处分别相通的设有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和混水出水口。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淋浴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易成型的恒温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内芯管包括一体成型且内外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过流通道,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还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流通道分隔为轴向延伸的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还通过设置密封垫以将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密封隔离,并使所述第一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从而形成简单的冷热水水流路径,内芯管的成型更容易,并且整个恒温阀的装配更容易,可大大提高装配效率,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内套管的外壁上和外套管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台阶,恒温阀芯装入混合腔时将密封垫抵接在限位台阶处,使得密封垫的安装十分方便,快捷。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部分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立体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沿轴向的剖视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沿轴向的剖视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沿径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内芯管沿轴向的剖视图之一;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内芯管沿轴向的剖视图之二;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成型的恒温阀的内芯管与密封垫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0-外壳;11-热水进水口;12-冷水进水口;13-混水出水口;20-内芯管;21-内套管;22-外套管;221-热水进水孔;222-冷水进水孔;223-混水出水孔;224-混合腔;225-流量控制腔;23-隔板;231-第一隔板;232-第二隔板;24-第一过流通道;25-第二过流通道;26-连接筋条;27-限位台阶;30-恒温阀芯;31-恒温旋钮;40-流量控制阀芯;41-流量控制旋钮;50-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查阅图1至图9,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包括外壳10、内芯管20、恒温阀芯30、流量控制阀芯40和密封垫50。外壳10呈中空状,具有热水进水口11、冷水进水口12和混水出水口13。恒温阀芯30设于外壳10的其中一端,流量控制阀芯40设于外壳10的另一端。一恒温旋钮31能转动地装接在外壳10的一端以带动恒温阀芯30转动,从而控制出水温度。一流量控制旋钮41能转动地装接在外壳10的另一端以流量控制阀芯40转动,从而控制出水流量。内芯管20套设于外壳10内,包括一体成型且内外套接的内套管21和外套管22。请查阅图4和图5,外套管22上开设有位置与热水进水口11相对应的热水进水孔221、位置与冷水进水口12相对应的冷水进水孔222和位置与混水出水口13相对应的混水出水孔223,热水经由外壳10的热水进水口11直接流入内芯管20的热水进水孔221中,冷水经由外壳10的冷水进水口12直接流入内芯管20的冷水进水孔222中,冷热混合后的混水经由混水出水孔223直接流至混水出水口13。请查阅图6至图9,内套管21和外套管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空的外壳;/n恒温阀芯,设于所述外壳的其中一端;/n内芯管,套设于所述外壳内,包括一体成型且内外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开设有热水进水孔、冷水进水孔和混水出水孔;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过流通道,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还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流通道分隔为轴向延伸的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和所述混水出水孔相连通;所述外套管一端的内腔中还形成有与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内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的混合腔,所述恒温阀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混合腔中,以对流入所述内芯管的热水和冷水进行混合;/n密封垫,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密封隔离,并使所述第一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n所述热水进水孔和冷水进水孔二者之一的水流沿所述第一过水流道流至所述混合腔中的恒温阀芯中,二者之另一的水流直接流入所述混合腔中的恒温阀芯中,热水和冷水经所述恒温阀芯混和后流入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并经由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后从所述混水出水孔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成型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外壳;
恒温阀芯,设于所述外壳的其中一端;
内芯管,套设于所述外壳内,包括一体成型且内外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开设有热水进水孔、冷水进水孔和混水出水孔;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过流通道,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还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流通道分隔为轴向延伸的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和所述混水出水孔相连通;所述外套管一端的内腔中还形成有与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内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的混合腔,所述恒温阀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混合腔中,以对流入所述内芯管的热水和冷水进行混合;
密封垫,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密封隔离,并使所述第一过流通道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
所述热水进水孔和冷水进水孔二者之一的水流沿所述第一过水流道流至所述混合腔中的恒温阀芯中,二者之另一的水流直接流入所述混合腔中的恒温阀芯中,热水和冷水经所述恒温阀芯混和后流入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并经由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后从所述混水出水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成型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远离所述混合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相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成型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密封垫位置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相对应地设于在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的间隙中。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兵刘佑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优辰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