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底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61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泵底阀,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离心泵底阀的阀体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的径向延伸的隔环,阀芯包括与隔环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和连接多个阀瓣的连杆,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启泵前对离心泵进行灌泵时,阀芯位于第一位置,多个阀瓣与相应的多个隔环贴合,以隔开进口和出口,从而可以将阀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的储层,进行多次密封。当上层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不够时,液体流入下方的储层,仍然会被其下方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住,而不会漏出。因此,可以保证底阀的密封性,短时间内完成灌泵,保证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充足,从而实现离心泵的正常运转。

Bottom valve of centrifuga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泵底阀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离心泵底阀。
技术介绍
目前的油田开发中,离心泵作为原油、污水输送的主要设备,被广泛使用。为了保证离心泵的正常启运,在离心泵进口管浸入液体的前端通常安装有底阀,底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在启泵前需要对离心泵进行灌泵,即向离心泵中注入液体,阀芯由于重力作用关闭,将液体存留在离心泵中。随着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增加,使得离心泵的叶轮浸入液体。在离心泵启动后,离心泵的叶轮旋转,为液体输送提供动力,将液体输送出来。同时,由于液体的输出,离心泵内部产生负压,将阀芯提起,底阀打开,实现从离心泵进口吸入液体。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目前的底阀是利用阀芯与阀体上的密封层单层配合密封。当密封层上有杂质时,会导致密封不严,灌泵的过程中液体容易从阀芯与密封层处的缝隙流出,影响灌泵,造成离心泵的吸入量不足,可能会损坏离心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底阀,能够保证底阀的阀芯和阀体之间拥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灌泵的成功率,减少离心泵抽空现象的发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底阀,离心泵底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呈管状,所述阀体具有进口和出口,阀体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所述阀体的径向延伸的隔环;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隔环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和连接所述多个阀瓣的连杆,所述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瓣与相应的所述隔环贴合,以隔开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瓣与相应的所述隔环分离,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通。可选地,所述阀瓣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隔环贴合的表面为凸面,所述隔环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阀瓣贴合的表面为凹面。可选地,所述凸面为圆弧凸面。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和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上阀体呈管状。可选地,所述阀体还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进口位于所述下阀体上。可选地,上阀体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管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或者所述下阀体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管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可选地,所述上阀体、连接管和下阀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可选地,阀芯为铝合金件。可选地,所述阀体内具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与所述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杆活动插装在所述导向环中。可选地,所述进口处固定有筛网。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离心泵底阀的阀体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的径向延伸的隔环,阀芯包括与隔环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和连接多个阀瓣的连杆,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启泵前对离心泵进行灌泵时,阀芯位于第一位置,多个阀瓣与相应的多个隔环贴合,以隔开进口和出口,从而可以将阀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的储层,进行多次密封。当上层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不够时,液体流入下方的储层,仍然会被其下方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住,而不会漏出。因此,可以保证底阀的密封性,短时间内完成灌泵,保证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充足,从而实现离心泵的正常运转。启泵后,阀芯被负压吸到第二位置,阀瓣与相应的隔环分离,进口和出口相通,底阀打开,液体被从进口吸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离心泵底阀包括阀体100和阀芯200。阀体100呈管状,阀体100具有进口101和出口102,阀体100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阀芯200包括与隔环110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210和连接多个阀瓣210的连杆220,阀芯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的阀芯200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阀芯200位于第一位置时,阀瓣210与相应的隔环110贴合,以隔开进口101和出口102,当阀芯200位于第二位置时,阀瓣210与相应的隔环110分离,进口101和出口102相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指的“多个”包括两个和两个以上,例如多个沿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包括第一隔环111和第二隔环11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离心泵底阀的阀体100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阀芯200包括与隔环110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210和连接多个阀瓣210的连杆220,阀芯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启泵前对离心泵进行灌泵时,阀芯200位于第一位置,多个阀瓣210与相应的多个隔环110贴合,以隔开进口101和出口102,从而可以将阀体100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的储层,进行多次密封。当上层的隔环110和阀瓣210密封不够时,液体流入下方的储层,仍然会被其下方的隔环110和阀瓣210密封住,而不会漏出。因此,可以保证底阀的密封性,短时间内完成灌泵,保证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充足,从而实现离心泵的正常运转。启泵后,阀芯200被负压吸到第二位置,阀瓣210与相应的隔环110分离,进口101和出口102相通,底阀打开,液体被从进口101吸入。可选地,阀瓣210用于与相应的隔环110贴合的表面为凸面,隔环110用于与相应的阀瓣210贴合的表面为凹面,可以防止杂质在隔环110上堆积,影响隔环110和阀瓣210之间的密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隔环110具有第一表面110a,第一表面110a为一凹面,阀瓣210具有第二表面211,第二表面211为凸面,第一表面110a能够与第二表面211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瓣210的第二表面211为圆弧凸面。对应的,隔环110的第一表面110a为圆弧凹面。圆弧可以增大第一表面110a和第二表面211的接触面积,使得密封的面积更大,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密封。阀芯200的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通过数控车床精加工,能够保证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达到工艺设计要求的精度要求,从而保证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的紧密配合。通过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匹配密封,可以避免普通离心泵的密封垫圈在高温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底阀包括:/n阀体(100),所述阀体(100)呈管状,所述阀体(100)具有进口(101)和出口(102),所述阀体(100)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所述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以及,/n阀芯(200),所述阀芯(200)包括与所述隔环(110)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210)和连接所述多个阀瓣(210)的连杆(220),所述阀芯(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瓣(210)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贴合,以隔开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当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瓣(210)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分离,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底阀包括:
阀体(100),所述阀体(100)呈管状,所述阀体(100)具有进口(101)和出口(102),所述阀体(100)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所述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以及,
阀芯(200),所述阀芯(200)包括与所述隔环(110)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210)和连接所述多个阀瓣(210)的连杆(220),所述阀芯(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瓣(210)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贴合,以隔开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当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瓣(210)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分离,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210)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贴合的表面为凸面,所述隔环(110)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阀瓣(210)贴合的表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圆弧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120)和至少一个连接管(130),所述上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津波贾盛伟陶世杰李健胡建平宫艳红冯雪浦黄兴鸿齐玉梅苏建斌白玉李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