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冷却装置及负压压缩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29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及负压压缩系统。其中,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空气冷却器、旁通管线、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气量控制阀门;旁通管线的一端用于与负压压缩机的输出端口连通,旁通管线的另一端与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连通;温度检测装置和气量控制阀门设置在旁通管线上,且温度检测装置位于气量控制阀门和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气冷却装置及负压压缩系统,能够对空气冷却器的输出管线进行解冻,有效避免负压压缩机因温度低启动困难的难题,有利于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Air cooling device and negative pressure compre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冷却装置及负压压缩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及负压压缩系统。
技术介绍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由于井底油气压力较高,井底油气自喷至井口,经过集输管线进入系统压缩机压缩后,进行存储、气液分离等后续处理。但是,对着开采进行,井底压力减小,其压力达不到系统压缩机进气口的压力要求,导致开采速度和产收率降低。为了提高低效油气井的产收率,通常在井口设置负压压缩机,降低井口压力,以提高油气从井底到井口的流速,并将油气压力提升到进入系统压缩机所必须的压力,实现负压采气。现有负压压缩系统包括负压压缩机以及空气冷却器,井口气体经过进气管道进入负压压缩机进行增压形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低温高压气体进入集输管线。但是,油气井外界环境比较恶劣,尤其是在冬季,负压压缩机故障停机后,容易导致空气冷却器的输出管线冻堵,直接影响负压压缩机排除故障后再次启动困难,从而影响油气开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及负压压缩系统,以解决在冬季现有负压压缩机故障停机后,容易导致空气冷却器的输出管线冻堵,直接影响负压压缩机排除故障后再次启动困难,从而影响油气开采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其包括:空气冷却器、旁通管线、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气量控制阀门;所述旁通管线的一端用于与负压压缩机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旁通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气量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旁通管线上,且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气量控制阀门和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之间。如上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表。如上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变送器。如上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如上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气量控制阀门与所述旁通管线通过螺纹连接。如上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还包括输出管线以及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输出管线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所述旁通管线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空气冷却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空气冷却装置,利用旁通管线将负压压缩机输出端口的气体直接通入到空气冷却器的输出管线内,对输出管线进行加热解冻,还能防止输出管线结冰冻堵,并且利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旁通管线内的气体温度,根据旁通管线内的气体温度调节气量控制阀门,从而控制负压压缩机输出到旁通管线内的气体流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冷却装置,能够对空气冷却器的输出管线进行解冻,有效避免负压压缩机因温度低启动困难的难题,有利于提高油气开采效率。本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负压压缩系统,其包括负压压缩机、输入管线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空气冷却装置,所述输入管线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压缩机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输入管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的空气冷却器的进气口、旁通管线连通。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由于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因此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也具有与第一方面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的相同的优点。如上所述的负压压缩系统,还包括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输入管线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的旁通管线连通。如上所述的负压压缩系统,其中,所述负压压缩机包括动力端口、压缩进气端口以及压缩出气端口;所述动力端口用于通入动力燃气,所述压缩出气端口与所述输入管线连通;所述负压压缩系统还包括进气管线以及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进口与所述进气管线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压缩进气端口连通。如上所述的负压压缩系统,还包括燃气缓冲罐,所述燃气缓冲罐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燃气缓冲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负压压缩机的动力端口连通。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冷却装置及负压压缩系统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解堵时气体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正常工作时气体流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解堵时气体流向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正常工作时的气体流向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空气冷却器;11:进气口;12:出气口;20:旁通管线;21:温度检测装置;22:气量控制阀门;30:输出管线;40:第一三通接头;50:负压压缩机;51:动力端口;52:压缩进气端口;53:压缩出气端口;60:输入管线;70:第二三通接头;80:进气管线;90:一级气液分离装置;100:二级气液分离装置;110:燃气缓冲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解堵时气体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压缩系统的正常工作时气体流向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其包括:空气冷却器10、旁通管线20、温度检测装置21以及气量控制阀门22;旁通管线20的一端用于与负压压缩机的输出端口连通,旁通管线20的另一端与空气冷却器10的出气口12连通;温度检测装置21和气量控制阀门22设置在旁通管线20上,且温度检测装置21位于气量控制阀门22和空气冷却器10的出气口12之间。具体地,空气冷却器10是利用空气冷却高温气体的换热器,空气冷却器10包括管束、支架以及风机等,空气冷却器10的高温气体在管束内流动,空气在管束外吹过,进行降温。由于空气侧的传热分系数很小,故常在管束外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冷却器、旁通管线、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气量控制阀门;/n所述旁通管线的一端用于与负压压缩机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旁通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连通;/n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气量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旁通管线上,且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气量控制阀门和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冷却器、旁通管线、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气量控制阀门;
所述旁通管线的一端用于与负压压缩机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旁通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连通;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气量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旁通管线上,且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气量控制阀门和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变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量控制阀门与所述旁通管线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还包括输出管线以及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输出管线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所述旁通管线连通。


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光许尔仑相博周军张磊徐忠树沈阳李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