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回旋钻机,包括基座,基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钻架,钻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钻杆,钻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钻头,钻杆的底端开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旋钻机技术领域。该自动回旋钻机,通过在钻头的两侧设置限位块,利用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实现初步限位,然后经过移动槽进行固定,配合磁铁的磁性对限位块产生吸力,从而对限位块进一步固定,在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钻头时,不仅可以快速拆卸钻头,操作过程比较简单,而且稳定性较强。
An automatic rotary dr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回旋钻机
本技术涉及回旋钻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回旋钻机。
技术介绍
回旋钻机除配置各种回转斗作业外,也可以配置液压锤、振动锤、柴油锤等进行其他形式桩基础的施工。回旋钻机一般适用粘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人工回填土及含有部分卵石、碎石的地层,对于具有大扭矩动力头和自动内锁式伸缩钻杆的钻机,可以适应微风化岩层的施工,为满足施工要求,旋挖钻机底盘和工作装置的配置具有装机功率大、输出扭矩大、机动灵活、多功能、施工效率高等特点。现有的自动回旋钻机,在针对不同地质层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钻头,然而钻头大都是通过螺纹进行固定的,不仅拆卸过程比较繁琐,而且稳定性较差,同时钻杆因为钻杆较长,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横向应力会对钻杆造成很大的损伤,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回旋钻机,解决了现有的自动回旋钻机,在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钻头时,拆卸过程比较繁琐,稳定性较差,钻杆较长,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回旋钻机,包括基座,基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钻架,钻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钻杆,钻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钻头,钻杆的底端开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钻头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的外表面均与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安装环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安装环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槽的一侧设置有磁铁。优选的,移动槽设置为阶梯状,移动槽的内表面与限位块的外表面相适配。优选的,磁铁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磁铁在安装环的内部对称分布,限位块的材质采用硬质磁性材料。优选的,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优选的,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块,弧形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优选的,两个橡胶板的内表面均与钻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基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的一端与钻架的左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钻头的两侧设置限位块,利用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实现初步限位,然后经过移动槽进行固定,配合磁铁的磁性对限位块产生吸力,从而对限位块进一步固定,在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钻头时,不仅可以快速拆卸钻头,操作过程比较简单,而且稳定性较强。(2)、本技术通过将移动槽设置为阶梯状,可以对限位块进行固定,配合磁铁对限位块进一步固定,稳定性更强。而且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利用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之间的弧形块和橡胶板,可以对钻杆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增强钻杆钻孔时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钻杆的内部结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基座;2-钻架;3-安装架;4-驱动装置;5-钻杆;6-钻头;7-圆柱槽;8-安装环;9-限位槽;10-限位块;11-移动槽;12-磁铁;13-安装板;14-第一稳定板;15-第二稳定板;16-弧形块;17-橡胶板;18-斜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回旋钻机,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杆18,设置斜杆18,可以增强钻钻架2的稳定性。斜杆18的一端与钻架2的左侧固定连接,基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通过在安装板13的底部设置第一稳定板14和第二稳定板15,利用第一稳定板14和第二稳定板15之间的弧形块16和橡胶板17,可以对钻杆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增强钻杆5钻孔时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安装板13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板14和第二稳定板15,第一稳定板14和第二稳定板1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6,弧形块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7。两个橡胶板17的内表面均与钻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基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钻架2,钻架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安装架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为现有技术,实现上下运动和驱动钻杆5。驱动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钻杆5,钻杆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钻头6,钻杆5的底端开设有圆柱槽7;圆柱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8,安装环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钻头6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两个限位块10的外表面均与限位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安装环8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1,移动槽11设置为阶梯状,通过将移动槽11设置为阶梯状,可以对限位块10进行固定,配合磁铁12对限位块10进一步固定,稳定性更强。移动槽11的内表面与限位块10的外表面相适配,安装环8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槽11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2,磁铁1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磁铁12在安装环8的内部对称分布。限位块10的材质采用硬质磁性材料,通过在钻头6的两侧设置限位块10,利用限位块10与限位槽9滑动实现初步限位,然后经过移动槽11进行固定,配合磁铁12的磁性对限位块10产生吸力,从而对限位块10进一步固定。在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钻头6时,不仅可以快速拆卸钻头6,操作过程比较简单,而且稳定性较强,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工作时,首先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6,进而将钻头6两侧的限位块10沿着限位槽9的内表面滑动,使得钻头6沿着圆柱槽7向内移动。当钻头6两侧的限位块10滑出限位槽9后,此时转动钻头6,进而带动限位块10转动;当限位块10转动至与移动槽11相适配时,此时将限位块10卡进移动槽11内,此时继续转动钻头6,使得限位块10沿着移动槽11滑动,一直使限位块10运动至移动槽11的内壁,使得磁铁12对限位块10吸出即可。需要拆卸时,反向进行操作,此时启动驱动装置4,进而带动钻杆5进行钻孔,并使钻杆5在两个橡胶板17的内表面滑动即可,以上就是一种自动回旋钻机的全部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回旋钻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钻架(2),且钻架(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4),且驱动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钻杆(5),所述钻杆(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钻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5)的底端开设有圆柱槽(7),所述圆柱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8),所述安装环(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钻头(6)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两个所述限位块(10)的外表面均与限位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环(8)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1),所述安装环(8)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槽(11)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回旋钻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钻架(2),且钻架(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4),且驱动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钻杆(5),所述钻杆(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钻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5)的底端开设有圆柱槽(7),所述圆柱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8),所述安装环(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钻头(6)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两个所述限位块(10)的外表面均与限位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环(8)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1),所述安装环(8)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槽(11)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回旋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11)设置为阶梯状,所述移动槽(11)的内表面与限位块(10)的外表面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回旋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良,凌国滨,杨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卓力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