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3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1
本案公开的属于中空百叶玻璃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包括中空百叶玻璃,所述导轨粘接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内侧壁,所述升降滑块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升降控制柄设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外侧壁,通过弹簧做弹性形变,在释放升降滑块的一瞬间对升降滑块提供发生形变的反作用力,加快铝制百叶向上提拉,升降滑块运行的同时,由于滚轮的设置将升降滑块与中空百叶玻璃表面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将对中空百叶玻璃表面的影响降到最低,增加运行稳固度,同时,通过磁控件产生的磁吸力与磁性卡块配合,增加升降滑块运行的稳固度,且翻转磁控柄的设置可以通过磁力耦合控制铝制百叶的翻转角度。

Lifting control assembly for hollow built-in louver glass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
本技术涉及中空百叶玻璃控制组件
,具体为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
技术介绍
内置中空百叶玻璃一般采用人工拉绳或机械方法来开启或关闭。依靠先进的技术,将百叶窗帘整体安装在中空百叶玻璃内,该产品既节省了使用空间,又达到遮阳目的,还具有保温性和防噪音功能,同时给建筑物和室内以新颖的视觉。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可调整百叶窗角度来达到遮阳或采光采暖,使空调能耗大幅降低。据测算,百叶关闭状态,最高可达40%的节能效果。由于采用双层钢化玻璃结构,抗风力及抗外击力较高,高层和沿海建筑采用较为合适。现有的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开启调整按钮设在中空百叶玻璃窗外,调整结构种类繁多,调整机构复杂,不便于维护,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中空百叶玻璃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能够解决现有的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调整结构种类繁多,调整机构复杂,不便于维护,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其包括:中空百叶玻璃、导轨、升降滑块和升降控制柄,所述导轨粘接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内侧壁,所述升降滑块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升降滑块包括安装架、滑槽、凹槽、滚轮、卡槽和磁性卡块,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内侧壁两端部均开设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部均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安装架内侧壁中央位置,所述卡槽内侧壁卡接所述磁性卡块,所述升降控制柄设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外侧壁。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控制柄由连接架、电磁线圈和蓄电池组成,所述连接架固接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外侧壁,所述连接架内侧壁底部通过电磁铁固定座套设所述电磁线圈,所述连接架内侧壁对应所述电磁线圈上方设置所述蓄电池,且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包括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导向轮,所述连接座一设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内侧壁,所述连接座二对应所述连接座一设置,所述连接座二与所述连接座一相视一侧设置所述导轨,且铝制百叶通过提拉控制绳和所述导向轮配合与所述升降滑块固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座一外侧壁底部粘接有弹性橡胶层,且所述连接座一内侧壁卡接有与所述磁性卡块相配合的磁控件,所述安装架外侧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座二上开设有与两个所述连接槽卡装配合的弹性卡扣。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滑块底部固接有弹簧,且所述连接座二上开设有与所述弹簧配合的连接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空百叶玻璃内对应所述连接座一上方设置有翻转磁控柄,所述翻转磁控柄通过翻转连接绳与铝制百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控制连接架上设置的蓄电池对电磁线圈供电,当电磁线圈线圈有电的时候,可以产生磁场促使电磁线圈具有磁性,将磁性卡块进行吸附以固定升降滑块,当需要使用百叶窗时,通过升降控制柄控制蓄电池对电磁线圈断电,弹簧做弹性形变,在释放升降滑块的一瞬间对升降滑块提供发生形变的反作用力,加快铝制百叶向上提拉,升降滑块运行的同时,由于滚轮的设置将升降滑块与中空百叶玻璃表面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将对中空百叶玻璃表面的影响降到最低,且通过对称设置的滑轮,可以避免单点滑动时,升降滑块的晃动,降低运行噪音,增加运行稳固度,同时,通过磁控件产生的磁吸力与磁性卡块配合,增加升降滑块运行的稳固度,减少脱落现象发生,且翻转磁控柄的设置可以通过磁力耦合控制铝制百叶的翻转角度,方便使用,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升降滑块运行的同时,通过滚轮的设置将升降滑块与中空百叶玻璃表面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将对中空百叶玻璃表面的影响降到最低,且通过对称设置的滑轮,可以避免单点滑动时,升降滑块的晃动,降低运行噪音,增加运行稳固度,请参阅图1,包括,中空百叶玻璃100、导轨200、升降滑块300、升降控制柄400和翻转磁控柄500。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中空百叶玻璃100具有连接座一110、连接座二120和导向轮130,中空百叶玻璃100为LOW-E玻璃,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中空百叶玻璃100用于设置导轨200、升降控制柄400和翻转磁控柄500,中空百叶玻璃100内侧壁右侧粘接有连接座一110,连接座一110用于设置弹性橡胶层111,连接座一110外侧壁底部粘接有弹性橡胶层111,弹性橡胶层111用于防止升降滑块300在上升过程中由于作用力过大导致损毁,连接座一110内侧壁卡接有与磁性卡块360相吸的磁控件112,磁控件112用于通过产生的磁吸力与磁性卡块360配合,增加升降滑块300运行的稳固度,减少脱落现象发生,连接座二120粘接于中空百叶玻璃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百叶玻璃(100)、导轨(200)、升降滑块(300)和升降控制柄(400),所述导轨(200)粘接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100)内侧壁,所述升降滑块(300)设于所述导轨(200)上,所述升降滑块(300)包括安装架(310)、滑槽(320)、凹槽(330)、滚轮(340)、卡槽(350)和磁性卡块(360),所述安装架(310)上开设有滑槽(320),所述滑槽(320)与所述导轨(200)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310)内侧壁两端部均开设所述凹槽(330),两个所述凹槽(330)内部均转动连接所述滚轮(340),所述卡槽(350)开设于所述安装架(310)内侧壁中央位置,所述卡槽(350)内侧壁卡接所述磁性卡块(360),所述升降控制柄(400)设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100)外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百叶玻璃(100)、导轨(200)、升降滑块(300)和升降控制柄(400),所述导轨(200)粘接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100)内侧壁,所述升降滑块(300)设于所述导轨(200)上,所述升降滑块(300)包括安装架(310)、滑槽(320)、凹槽(330)、滚轮(340)、卡槽(350)和磁性卡块(360),所述安装架(310)上开设有滑槽(320),所述滑槽(320)与所述导轨(200)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310)内侧壁两端部均开设所述凹槽(330),两个所述凹槽(330)内部均转动连接所述滚轮(340),所述卡槽(350)开设于所述安装架(310)内侧壁中央位置,所述卡槽(350)内侧壁卡接所述磁性卡块(360),所述升降控制柄(400)设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100)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提拉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柄(400)由连接架(410)、电磁线圈(420)和蓄电池(430)组成,所述连接架(410)固接于所述中空百叶玻璃(100)外侧壁,所述连接架(410)内侧壁底部通过电磁铁固定座套设所述电磁线圈(420),所述连接架(410)内侧壁对应所述电磁线圈(420)上方设置所述蓄电池(430),且所述电磁线圈(420)的两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43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芳王文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