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05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仓体、上口、下口、第一螺旋挡板、第二螺旋挡板和导流孔,其中,所述仓体与水平方向呈30°‑50°角,所述上口设置在仓体的上端口,所述下口设置在仓体的下端口,所述第一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上半部分,与仓体内壁连接,第一螺旋挡板上设置导流孔;所述第二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下半部分,与第一螺旋挡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占体积小于第一螺旋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仓体旋转,将垃圾在仓体内搅拌和发酵,并且通过对仓体设置仰角,将仓体内的液体过滤到仓体底部,而仓体内易腐的垃圾因旋转被不断输送至仓体上端,实现固液分离。

A fermen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ixing garb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需求水平日益提高,餐厅、酒店、食堂的日益增加,导致产生大量餐厨垃圾,而餐厨垃圾的前端减量化处理正是现阶段正在发展的一个行业。目前用于餐厨垃圾前端减量化处理的方法中,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通过在发酵仓内,应用各类不同微生物,将各类餐厨垃圾,有机物进行迅速降解、减量,然后再进行转运和残值再利用。现有设备主要缺点在于发酵仓内微生物降解的水,以及随同餐厨垃圾一并进入仓体内的水,通过仓底滤水或者是蒸发,效率低下,罐式仓体不利于气体进风与排风,气体排风需要风机动力支持,仓体内气体循环效果不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仓体、上口、下口、第一螺旋挡板、第二螺旋挡板和导流孔,其中,所述仓体与水平方向呈30°-50°角,所述上口设置在仓体的上端口,所述下口设置在仓体的下端口,所述第一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上半部分,与仓体内壁连接,第一螺旋挡板上设置导流孔;所述第二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下半部分,与第一螺旋挡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占体积小于第一螺旋挡板。优选地,所述导流孔设置在第一螺旋挡板上,与仓体内壁连接处。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发酵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通过上口向仓体放入垃圾;S20,仓体正向旋转,垃圾在仓体内的第一螺旋挡板处旋转翻滚,并因第一螺旋挡板的设置位置和旋转方向,使垃圾向上运动,靠近上口;S30,因正向旋转和垃圾的固体特性,垃圾进入到第二螺旋挡板的区域;S40,发酵和搅拌完成后,仓体反向旋转,垃圾在第二螺旋挡板的作用和重力作用下,集中输送到第二螺旋挡板的区域,从下口出料;其中,S20中,由于发酵和垃圾本身含有水分,在仓体正向旋转过程中,析出的液体通过第一螺旋挡板上的导流孔流向下口。优选地,在整个过程中,下口进气,上口出气。优选地,所述导流孔设置在第一螺旋挡板上,与仓体内壁连接处。采用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在仓体旋转运行过程中,从下口进入空气,上口排出空气,起到主动循环的目的,降低了需要风机等动力循环仓内气体的情况,降低了能耗;2、通过仓体的正向旋转,起到搅拌垃圾的目的,通过与仓体连接的第一螺旋挡板,将垃圾翻滚,掉落的垃圾仍旧在第一螺旋挡板周边,起到拍打物料的作用,提高的滤水效率;3、发酵产生的液体以及垃圾带入仓体的液体,通过拍打以及重力作用析出,通过第一螺旋挡板上的导流孔和第二螺旋挡板的反向螺旋,经下口排出仓体外,起到降低仓体内物料含水率,提高菌剂效能,降低设备运行能耗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装置实施例1包括仓体6、上口4、下口3、第一螺旋挡板1、第二螺旋挡板2和导流孔5,其中,仓体6与水平方向呈30°-50°角,上口4设置在仓体6的上端口,下口3设置在仓体6的下端口,第一螺旋挡板1设置在仓体6内的上半部分,与仓体6内壁连接,第一螺旋挡板1上设置导流孔5;第二螺旋挡板2设置在仓体6内的下半部分,与第一螺旋挡板1的螺旋方向相反,所占体积小于第一螺旋挡板1。通过上述设置,仓体6具有一定的仰角角度,起到下口3进气,上扣出气的功能,自主通风,无需风机,节能降耗。具有两种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挡板结构,第一螺旋挡板1的作用是搅拌物料,并将物料不断的在仓体6内翻腾;第二螺旋挡板2的作用是引流,将仓体6内的液体通过反向旋转的仓体6,完全排出仓体6外。装置实施例2导流孔5设置在第一螺旋挡板1上,与仓体6内壁连接处。不设置该导流孔5亦能实现液体下流,但效果不佳,在第一螺旋挡板1上设置导流孔5,在仓体6旋转时,垃圾在搅拌中与第一螺旋挡板1相互的作用力,使得垃圾中的液体从导流孔5析出,30°-50°仰角的仓体6设置,使析出的液体向下流,流至第二螺旋挡板2周围,第二螺旋挡板2反向旋转,将液体完全输出下口3。方法实施例1参见图3,包括以下步骤:S10,通过上口向仓体放入垃圾;S20,仓体正向旋转,垃圾在仓体内的第一螺旋挡板处旋转翻滚,并因第一螺旋挡板的设置位置和旋转方向,使垃圾向上运动,靠近上口;S30,因正向旋转和垃圾的固体特性,垃圾进入到第二螺旋挡板的区域;S40,发酵和搅拌完成后,仓体反向旋转,垃圾在第二螺旋挡板的作用和重力作用下,集中输送到第二螺旋挡板的区域,从下口出料;其中,S20中,由于发酵和垃圾本身含有水分,在仓体正向旋转过程中,析出的液体通过第一螺旋挡板上的导流孔流向下口。在整个过程中,下口进气,上口出气。导流孔设置在第一螺旋挡板上,与仓体内壁连接处。其作用和工作过程同装置实施例所述。提供了一种半敞开式的容器,通过正向旋转,将垃圾在仓体内翻滚,起到搅拌作用,并且通过对仓体一定仰角的设置,将仓体内的液体过滤到仓体底部;而仓体内易腐垃圾因旋转被不断输送至仓体的上端,实现固液分离。通过有仰角的仓体的高低位的落差,冷空气从下口进入,热空气从上口溢出,通过冷热空气密度差,实现空气从下口进入,上扣排出,自动实现空气交换,起到通气增氧,实现有氧发酵功能。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结合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上口、下口、第一螺旋挡板、第二螺旋挡板和导流孔,其中,/n所述仓体与水平方向呈30°-50°角,所述上口设置在仓体的上端口,所述下口设置在仓体的下端口,所述第一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上半部分,与仓体内壁连接,第一螺旋挡板上设置导流孔;所述第二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下半部分,与第一螺旋挡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占体积小于第一螺旋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上口、下口、第一螺旋挡板、第二螺旋挡板和导流孔,其中,
所述仓体与水平方向呈30°-50°角,所述上口设置在仓体的上端口,所述下口设置在仓体的下端口,所述第一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上半部分,与仓体内壁连接,第一螺旋挡板上设置导流孔;所述第二螺旋挡板设置在仓体内的下半部分,与第一螺旋挡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占体积小于第一螺旋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设置在第一螺旋挡板上,与仓体内壁连接处。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垃圾搅拌的发酵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通过上口向仓体放入垃圾;
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扬吴新荣张利强裘水军汤伟华陈琪何晓祥
申请(专利权)人: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