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技术

技术编号:2443017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所述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包括预处理、浸胶、后处理。所述浸胶为至少二次浸胶及每次浸胶对应干燥的过程,其中:所述浸胶选择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物料和/或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所述具有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中,着色剂添加的浓度不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至少二次浸胶及相对应干燥过程。每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可以添加不同颜色的着色剂或相同颜色的着色剂,也可以不含着色剂。模具通过多层次的浸胶,可以将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和其他透明着色剂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生产高质感、多层次颜色的气球,特别是实现高色强金属效果或者高质感金属效果的气球。

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louring material of balloon compound col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球复合着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多层复合着色的气球的加工工艺方法以及着色物料,本专利技术可极大地拓展现有气球的颜色及视觉效果范围。
技术介绍
气球广泛应用于玩具,装饰,广告以及籿托节日或活动的气氛。人们可以依据活动场合的需要或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气球。气球颜色一般通过在气球生产过程中,对基本原材料(如天然胶乳,热塑性弹性体)添加不同颜色的着色剂以及不同比例的着色剂(如颜料,染料,色浆等)来实现。人们对气球颜色的追求极大地促进了气球着色技术的发展。气球在使用过程中先要被充气膨胀,完全充气后的气球壁厚往往在5~20微米左右,甚至可以低至3微米,这就对现有的气球着色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若要保持强烈或饱和的气球色彩,则需要着色能力更强的着色剂或者添加更高量的着色剂。虽然现在用于气球用着色剂的和基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但是高剂量的着色剂添加一方面会增加气球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过高的着色剂添加会妨碍气球的正常生产流程及产品的主要性能,尤其是气球材料的拉伸性能。从气球的颜色效果来分,可以分为透明,哑光,珠光及金属气球。作为气球着色的最新进展,金属气球使用铝颜料作为着色剂。铝颜料具有优异的反射效果,可赋予气球材料强烈的金属质感。通过和其他颜料的混合使用,铝颜料可以用来制作金色,镀镍效果,香槟金以及玫瑰金等颜色效果的气球。铝颜料的主要成分是微米级的铝片,铝片的大小在2~100微米,厚度从7~200纳米。表面光滑的铝片具有强烈的光反射性和遮盖力,从而赋予气球突出的金属质感。但同时铝颜料的遮盖力使得其他颜料的颜色难以充分显示出来。浸渍法生产胶乳气球工艺可以分为预处理,浸胶,后处理。在预处理流程中,在被清洗烘干后的模具表面蘸上一层凝固剂浆料,然后通过烘箱将模具表面凝固剂烘干。在浸渍的过程中,模具浸入调配好颜色(加入着色剂)的硫化胶乳浆料中。经过一段设定时间的浸渍,将模具从胶乳浆料中移出,经过预烘烤就进入后处理。在后处理过程中,气球经过--沥滤,卷边,及烘干后从模具上脱下来。脱下来的气球经过进一步后硫化及表面处理而成为产品。在胶乳气球生产流程中,气球的颜色可以通过添加颜料或色浆等着色剂来实现。着色剂的选择决定了气球的颜色。着色剂的添加量及气球的壁厚决定了颜色的深浅。在生产过程中,气球壁厚又可以通过凝固剂中活性成分的浓度及控制浸泡的时间来控制。复杂的颜色可以通过在胶乳中添加不同着色剂的组合来实现。使用着色剂的复配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拓展气球颜色的方法。现有的气球的生产线的流程设计使得气球模具在一个生产循环中只有一次浸入胶槽的机会。使用着色剂复配可以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实现颜色的设计和调节。尤其是当复配配方中使用的着色剂都属于透明或者低遮盖力的着色剂时。由于不同透明着色剂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干扰较少,着色剂复配可以实现气球颜色的调节并保持高的色彩饱和度。通过着色剂的复配来实现不同的颜色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复配的配方中使用有遮盖力强的着色剂(如钛白粉和铝颜料)。一方面,具有高遮盖力的颜料和其他颜料混合使用时,透明颜料的颜色,或者遮盖力相对较低的着色剂的颜色效果往往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使用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时,气球壁体难以体现透明质感。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气球使用有遮盖力强的着色剂时,其他配合颜料的颜色难以充分显现出来以及气球壁体难以体现透明质感的缺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气球使用有遮盖力强的着色剂时,其他配合颜料的颜色难以充分显示出来以及气球壁体难以体现透明质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有机地将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和其他透明着色剂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生产高绚彩或者有独特质感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包括预处理、浸胶、后处理,所述的浸胶为至少二次浸胶及对应干燥的过程,其中:每一次浸胶选择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物料和/或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所述具有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中,着色剂添加的浓度不相同。优选的,所述的浸胶选择具有颜色的着色物料和不含着色剂的着色物料。优选的,所述的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含铝颜料或铝颜料色浆。优选的,所述浸胶为二次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为14~16秒,取出后在84~860C的烘烤4~6分钟。优选的,所述浸胶中的第二次浸胶,浸胶1~3秒钟后取出置入84~860C的烘箱烘烤5~8分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均匀;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份大红色浆和1份桔橙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搅拌均匀后加入0.6份大红色浆,2.4份中黄色浆,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7份大红色浆和0.3份蓝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用于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搅拌均匀后加入3份永固紫色浆,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7份大红色浆和0.3份蓝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本专利技术在原有生产流程中添加了至少一次的浸胶及相对应干燥过程。每一次浸胶的胶槽所含的物料可以添加不同颜色的着色剂或相同颜色的着色剂,也可以不含着色剂。当不同的胶槽内的物料采用相同颜色的着色剂时,则这些胶槽内的着色剂的添加浓度是不同的。模具通过多次浸胶,可以将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如铝颜料)和其他透明着色剂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生产高绚彩或者有独特质感的气球。即通过多层浸胶的生产工艺来实现高质感、多层次颜色的气球,特别是实现高色强金属效果或者高质感金属效果的气球。附图说明图1为含有有机颜料普通气球壁体的剖切示意图;图2为金属气球壁体的剖切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制作的高质感双层气球壁体的剖切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结合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三种实施例:实施例一:亮中国红双层金属气球1、气球复合着色胶乳的配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包括预处理、浸胶、后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为至少二次浸胶及每一次浸胶对应干燥的过程,其中:/n每一次浸胶选择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物料和/或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所述具有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中,着色剂添加的浓度不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包括预处理、浸胶、后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为至少二次浸胶及每一次浸胶对应干燥的过程,其中:
每一次浸胶选择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物料和/或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所述具有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中,着色剂添加的浓度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还包括选择不含着色剂的着色物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含铝颜料或铝颜料色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为二次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为14~16秒,取出后在84~860C下烘烤4~6分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中的第二次浸胶,浸胶1~3秒钟后取出,在84~860C下烘烤5~8分钟。


6.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中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
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昶杨桂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小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