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86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所述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捆扎在一起,所述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顶架结构在承受压力后将压力传递给支撑结构,并将压力均分给每个支撑筋,从而避免单个支撑筋承受压力过大而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中心处弯折60°设置的支撑筋可以将压力转换成中间弯折部两端筋上沿倾斜方向的作用力,从而经由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将作用力的一部分施加到底架结构的纵向分布筋上,进而借助焊接牢固的底架结构对压力进行缓解,使得支撑筋能够承受较强的瞬间压力作用,并且不容易变形,承压能力强。

A kind of self supporting plate steel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
本技术涉及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
,尤其涉及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
技术介绍
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是一种高强度墙体,具有墙体透气性好,体积稳定,强度高等特点。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所用夹芯墙板是在一种在特制的三维空间钢丝网架中,以天然形成的憎水膨胀珍珠岩制品和加气轻质砼或矿(岩)棉质品为板芯,构成钢丝网架芯板,安装固定到施工现场后,在芯板的两侧铺抹或喷涂防裂水泥砂浆,而形成完整的建筑构件。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的强度主要由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承压性能来决定,对于钢筋网架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进行了许多创新。如天津冀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钢筋网架(207512915U),包括连接球轴,为球形结构,连接球轴的侧面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安装螺孔的内部装配有支撑杆,支撑杆由限位环、护筒、防水筒、加强筒、加强杆以及限位条组成,护筒的侧面位置开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环状结构,护筒的内壁与防水筒的外壁贴合在一起,防水筒的内壁与加强筒的外壁贴合在一起,通过添加安装螺孔便于对支撑杆进行安装固定,其中护筒与防水筒的添加则起到了隔离雨水与空气的目的,进而起到了抗腐蚀的目的,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该技术使用的时长,而位于加强筒内部的限位条则起到了加强本技术承受横向载荷的幅值,进而防止由于承载幅值过大造成支撑杆弯曲的情况出现。又如109577557A、208152341U等专利,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钢筋网架进行了创新。但是现有的自承板式钢筋网架技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承受瞬间压力时,由于自身的空间结构构架原因,很容易因压力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承受压力过大而导致钢筋网架结构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因此,承压能力差,不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所述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捆扎在一起,所述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底层横向分布筋和底层纵向分布筋,每个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和底层纵向分布筋之间均以垂直角度焊接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底层纵向分布筋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和底层纵向分布筋之间形成多个正方形空格区域。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筋,每个所述支撑筋均沿中心处弯折°,每个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均沿相反方向各自弯折°形成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所述支撑筋放置在正方形空格区域内,所述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均紧贴底层纵向分布筋设置,所述紧固钢丝将底层纵向分布筋、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捆扎固定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顶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固定筋,每个所述下固定筋均焊接在支撑筋中间弯折部的内侧壁上,所述下固定筋靠近支撑筋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多个两两一组设置的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均靠近支撑筋设置,所述加强筋垂直下固定筋设置,所述支撑筋远离下固定筋的一侧壁上焊接有上固定筋,所述上固定筋正对下固定筋设置。优选的,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加强筋的两端上均对称设有两个横向紧固环。优选的,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下固定筋和上固定筋的两端上均对称设有两个纵向紧固环。优选的,所述上固定筋的外侧壁上卡接有多个扁钢U形卡,多个所述扁钢U形卡的两端内对称设有两个高压射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顶架结构在承受压力后将压力传递给支撑结构,并将压力均分给每个支撑筋,从而避免单个支撑筋承受压力过大而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2、中心处弯折60°设置的支撑筋可以将压力转换成中间弯折部两端筋上沿倾斜方向的作用力,从而经由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将作用力的一部分施加到底架结构的纵向分布筋上,进而借助焊接牢固的底架结构对压力进行缓解,使得支撑筋能够承受较强的瞬间压力作用,并且不容易变形,承压能力强。3、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还能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筋保持竖直站立状态,从而方便支撑筋的摆放和安装,并加强支撑筋的抗倾斜方向应力能力。4、借助扁钢U形卡和高压射钉,可以方便的将整个钢筋网架固定到墙壁或梁柱上,且固定效果良好,从而方便了钢丝网架夹心整体墙的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支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扁钢U形卡和高压射钉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层横向分布筋,2-底层纵向分布筋,3-支撑筋,4-前弯折端,5-后弯折端,6-下固定筋,7-加强筋,8-横向紧固环,9-上固定筋,10-纵向紧固环,11-紧固钢丝,12-扁钢U形卡,13-高压射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11捆扎在一起,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每个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均以垂直角度焊接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底层横向分布筋1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的间距一致。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形成多个正方形空格区域,底架结构用于对支撑结构进行限位,配合紧固钢丝11,对支撑结构进行固定,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筋3,每个支撑筋3均沿中心处弯折60°,每个支撑筋3的两端均沿相反方向各自弯折90°形成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支撑筋3放置在正方形空格区域内,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均紧贴底层纵向分布筋2设置。紧固钢丝11将底层纵向分布筋2、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捆扎固定在一起,承受压力时,中心处弯折60°设置的支撑筋3可以将压力转换成中间弯折部两端筋上沿倾斜方向的作用力,从而经由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将作用力的一部分施加到底架结构的纵向分布筋2上,从而借助焊接牢固的底架结构对压力进行缓解,使得支撑筋3能够承受较强的瞬间压力作用,并且不容易变形,承压能力强。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还能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筋3保持竖直站立状态,从而方便支撑筋3的摆放和安装,并加强支撑筋3的抗倾斜方向应力能力,顶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固定筋6,每个下固定筋6均焊接在支撑筋3中间弯折部的内侧壁上,下固定筋6靠近支撑筋3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多个两两一组设置的加强筋7,每个加强筋7均靠近支撑筋3设置,加强筋7垂直下固定筋6设置。通过两两一组设置的加强筋7,对支撑筋3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11)捆扎在一起,所述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11)捆扎在一起,所述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每个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均以垂直角度焊接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1)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形成多个正方形空格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筋(3),每个所述支撑筋(3)均沿中心处弯折60°,每个所述支撑筋(3)的两端均沿相反方向各自弯折90°形成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所述支撑筋(3)放置在正方形空格区域内,所述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均紧贴底层纵向分布筋(2)设置,所述紧固钢丝(11)将底层纵向分布筋(2)、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茂刁川安健孙灵杨磊杨凡叶剑华张大立马建平张玉蓉王红卫赵勇姚志刚王伟江一舟王文胜陈本宽张中颜斌黎吉龙吴孟玄龙应华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