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嘉专利>正文

混凝土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0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建筑结构,涉及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端柱、加强横筋、加强纵筋和扎笼,端柱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壳子板和第二壳子板,加强横筋固定连接在第二壳子板之间,加强纵筋固定连接在第一壳子板之间,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呈十字交叉,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的连接处螺栓连接有固定锚,固定锚插接在地面,扎笼为预制型,扎笼通过复合箍筋和拉筋叠加捆扎而成,扎笼固定连接在有加强横筋、加强纵筋和壳子板之间。该混凝土建筑结构,通过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的配合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松散,起到了固定混凝土凝聚的作用,达到了稳定钢结构的效果。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建筑结构
,具体为混凝土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在机械行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现有的钢筋结构混凝土在钢筋进行捆扎的过程中,多使用人工通过工具将铁丝缠绕在钢筋交接处,用于固定钢筋,这样的缠绕方式不仅缠绕缓慢,影响施工进度,而且由铁丝缠绕固定的钢筋连接处,不够稳定,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外力,钢筋连接处容易松动,使得钢筋结构不够稳定,对于钢筋混凝土成型后的受力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拆卸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混凝土建筑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端柱、加强横筋、加强纵筋和扎笼,所述端柱竖立在地面之上,所述端柱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壳子板和第二壳子板,所述加强横筋固定连接在第二壳子板之间,所述加强纵筋固定连接在第一壳子板之间,所述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呈十字交叉,所述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的连接处螺栓连接有固定锚,所述固定锚插接在地面,所述扎笼为预制型,所述扎笼通过复合箍筋和拉筋叠加捆扎而成,所述扎笼固定连接在有加强横筋、加强纵筋和壳子板之间。可选的,所述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壳子板螺栓连接。可选的,所述固定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桩,所述固定锚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加强筋与固定锚通过螺栓连接。可选的,所述扎笼由若干个复合箍筋和若干个拉筋捆扎而成,所述扎笼分别有横竖两组,且呈垂直交叉连接。可选的,所述壳子板围成一个矩形,所述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呈十字交叉,且设置在矩形的中部。可选的,所述端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筋,所述端柱设置在矩形的四角。(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混凝土建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混凝土建筑结构,通过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的配合设置,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通过连接板分别固定螺栓连接在壳子板的一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松散,起到了固定混凝土凝聚的作用,达到了稳定钢结构的效果,通过扎笼的设置,扎笼为预制型,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把捆扎好的钢结构直接放入,再把扎笼的四周完全固定即可,该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捆扎效率,从而加快了工作进度。2、该混凝土建筑结构,通过固定锚的设置,固定锚设置在加强横筋和加强纵筋的交叉连接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加强筋提供可靠的支撑,进一步防止了混凝土钢结构的松动问题,且通过拧下螺栓即可快速拆除该加强筋,配合预装式扎笼,使该混凝土的钢结构达到了快速安装和快速拆解的目的,通过端柱和壳子板的配合设置,每四个端柱为一个组合,每一个组合有四个扎笼组成,从而使得混凝土浇筑时能能够分别有序的进行,加快加了浇筑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壳子板和扎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强横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扎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柱;101、第一壳子板;102、第二壳子板;2、加强横筋;3、加强纵筋;4、扎笼;401、复合箍筋;402、拉筋;5、固定锚;501、固定桩;6、连接板;7、第一固定孔;701、第二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端柱1、加强横筋2、加强纵筋3和扎笼4,端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筋,端柱1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7,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6与壳子板螺栓连接,端柱1竖立在地面之上,端柱1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壳子板101和第二壳子板102,扎笼4由若干个复合箍筋401和若干个拉筋捆扎而成,扎笼4分别有横竖两组,且呈垂直交叉连接,加强横筋2固定连接在第二壳子板102之间,加强纵筋3固定连接在第一壳子板101之间,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呈十字交叉,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连接处螺栓连接有固定锚5,固定锚5插接在地面,所述固定锚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桩501,固定锚5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01,加强筋与固定锚5通过螺栓连接,扎笼4为预制型,扎笼4由若干个复合箍筋401和若干个拉筋捆扎而成,扎笼4分别有横竖两组,且呈垂直交叉连接,扎笼4通过复合箍筋401和拉筋402叠加捆扎而成,扎笼4固定连接在有加强横筋2、加强纵筋3和壳子板之间。使用时,该混凝土建筑结构首先把大面积的待浇筑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小部分,之后再分别有序的进行浇筑,从而提高浇筑的速度;在具体实施中,每四个端柱1为一个组合,并通过壳子板围成一个矩形,每个组合中利用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把该矩形再次分为四个小矩形,而在小矩形中可以固定安放预制好的扎笼4,这样分布区域化设置,大大加快了混凝土钢结构的装配速度;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相互呈十字交叉,并通过连接板6与壳子板螺栓连接,再利用特制的固定锚5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钢结构容易松动的问题,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该混凝土建筑结构,通过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配合设置,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通过连接板6分别固定螺栓连接在壳子板的一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松散,起到了固定混凝土凝聚的作用,达到了稳定钢结构的效果,通过扎笼4的设置,扎笼4为预制型,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把捆扎好的钢结构直接放入,在把扎笼的四周完全固定即可,该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捆扎效率,从而加快了工作进度,通过固定锚5的设置,固定锚5设置在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交叉连接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加强筋提供可靠的支撑,进一步防止了混凝土钢结构的松动问题,且通过拧下螺栓即可快速拆除该加强筋,配合预装式扎笼4,使该混凝土的钢结构达到了快速安装和快速拆解的目的,通过端柱1和壳子板2的配合设置,每四个端柱1为一个组合,每一个组合有四个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端柱(1)、加强横筋(2)、加强纵筋(3)和扎笼(4),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1)竖立在地面之上,所述端柱(1)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壳子板(101)和第二壳子板(102),所述加强横筋(2)固定连接在第二壳子板(102)之间,所述加强纵筋(3)固定连接在第一壳子板(101)之间,所述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呈十字交叉,所述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连接处螺栓连接有固定锚(5),所述固定锚(5)插接在地面,所述扎笼(4)通过复合箍筋(401)和拉筋(402)叠加捆扎而成,所述扎笼(4)固定连接在有加强横筋(2)、加强纵筋(3)和壳子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端柱(1)、加强横筋(2)、加强纵筋(3)和扎笼(4),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1)竖立在地面之上,所述端柱(1)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壳子板(101)和第二壳子板(102),所述加强横筋(2)固定连接在第二壳子板(102)之间,所述加强纵筋(3)固定连接在第一壳子板(101)之间,所述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呈十字交叉,所述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连接处螺栓连接有固定锚(5),所述固定锚(5)插接在地面,所述扎笼(4)通过复合箍筋(401)和拉筋(402)叠加捆扎而成,所述扎笼(4)固定连接在有加强横筋(2)、加强纵筋(3)和壳子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横筋(2)和加强纵筋(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嘉徐彦
申请(专利权)人:胡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