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远离安装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远离第一阻燃层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表面板层,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一阻燃层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上的若干个隔热腔进行隔热,同时若干个隔热腔内部的细沙具有吸热与阻燃的功能,同时将隔热腔分为两层在其提高了隔热与阻燃功能的同时,可以避免会因为隔热腔过于密集,进而影响到塑木板结构的稳定性,其很好的满足人们对应阻燃塑木板的需求。
A flame retardant plastic boar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木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属于塑木板
技术介绍
在现代,塑木板是替代木材板的新板材,塑木板作为一种环保型的新板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使用,而现有的塑木板在阻燃性能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远离安装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远离第一阻燃层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表面板层,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一阻燃层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安装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支撑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底板,所述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内均呈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隔热腔,若干个所述隔热腔之间呈矩阵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上的若干个隔热腔内均填充有一层细沙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阻燃层下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二阻燃层上隔热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阻燃层上对应若干根第一固定杆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槽,若干根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均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与第一固定槽的槽口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阻燃层下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一阻燃层上隔热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固定杆,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对应若干根第二固定杆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槽,若干根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均贯穿第二固定槽的槽口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一阻燃层上的若干个隔热腔与第二阻燃层上的若干个隔热腔呈错位分布。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上的若干个隔热腔进行隔热,同时若干个隔热腔内部的细沙具有吸热与阻燃的功能,同时将隔热腔分为两层在其提高了隔热与阻燃功能的同时,可以避免会因为隔热腔过于密集,进而影响到塑木板结构的稳定性,其很好的满足人们对应阻燃塑木板的需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第一阻燃层;3、第二阻燃层;4、表面板层;5、支撑板;6、防水层;7、底板;8、隔热腔;9、细沙层;10、第一固定杆;11、第一固定孔;12、第一固定槽;13、第二固定杆;14、第二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燃层2,第一阻燃层2远离安装板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阻燃层3,第二阻燃层3远离第一阻燃层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表面板层4,安装板1远离第一阻燃层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支撑板5,支撑板5远离安装板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防水层6,防水层6远离支撑板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底板7,第一阻燃层2与第二阻燃层3内均呈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隔热腔8,若干个隔热腔8之间呈矩阵设置。位于第一阻燃层2与第二阻燃层3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内均填充有一层细沙层9,若干个隔热腔8内部的细沙层9具有吸热与阻燃的功能。第二阻燃层3下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二阻燃层3上隔热腔8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固定杆10,第一阻燃层2上对应若干根第一固定杆10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11,安装板1的上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1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槽12,若干根第一固定杆10的下端均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11与第一固定槽12的槽口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槽12内,通过第一固定杆10、第一固定孔11与第一固定槽12的配合,便于第二阻燃层3的安装与定位,同时对第二阻燃层3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进行支撑。第一阻燃层2下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一阻燃层2上隔热腔8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固定杆13,安装板1的上表面对应若干根第二固定杆13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槽14,若干根第二固定杆13的下端均贯穿第二固定槽14的槽口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槽14内,通过第二固定杆13与第二固定槽14的配合,便于第一阻燃层2的安装与定位,同时对第一阻燃层2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进行支撑。位于第一阻燃层2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与第二阻燃层3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呈错位分布,提高了若干个隔热腔8覆盖面积的同时,避免了会影响到塑木板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通过第一阻燃层2与第二阻燃层3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进行隔热,并且若干个隔热腔8内部的细沙层9具有吸热与阻燃的功能,同时将隔热腔8分为两层在提高了若干个隔热腔8覆盖面积的同时,避免了会影响到塑木板结构的稳定性,在安装时通过第一固定杆10、第一固定孔11与第一固定槽12的配合,便于第二阻燃层3的安装与定位,同时对第二阻燃层3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进行支撑,再通过第二固定杆13与第二固定槽14的配合,便于第一阻燃层2的安装与定位,同时对第一阻燃层2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进行支撑,其很好的满足人们对应阻燃塑木板的需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燃层(2),所述第一阻燃层(2)远离安装板(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阻燃层(3),所述第二阻燃层(3)远离第一阻燃层(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表面板层(4),所述安装板(1)远离第一阻燃层(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远离安装板(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远离支撑板(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底板(7),所述第一阻燃层(2)与第二阻燃层(3)内均呈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隔热腔(8),若干个所述隔热腔(8)之间呈矩阵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燃层(2),所述第一阻燃层(2)远离安装板(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阻燃层(3),所述第二阻燃层(3)远离第一阻燃层(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表面板层(4),所述安装板(1)远离第一阻燃层(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远离安装板(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远离支撑板(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底板(7),所述第一阻燃层(2)与第二阻燃层(3)内均呈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隔热腔(8),若干个所述隔热腔(8)之间呈矩阵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阻燃层(2)与第二阻燃层(3)上的若干个隔热腔(8)内均填充有一层细沙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塑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燃层(3)下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二阻燃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继春,丁建生,闫武,姚建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