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传福专利>正文

一种双面吸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80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吸音板,包括基板层,所述基板层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一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包括波浪棉层、玻璃纤维棉层和发泡硅胶板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基板层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第一吸音层,且第一吸音层包括波浪棉层、玻璃纤维棉层和发泡硅胶板层,可有效吸收室内产生的噪音,避免传递到外界,在基板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第二吸音层,且第二吸音层包括矿棉层和吸音棉层,可有效吸收外界噪音,避免传递到屋内,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双面隔音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隔音板为单面,隔音效果差,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

A double-sided sound-absorb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吸音板
本技术涉及吸音板
,具体为一种双面吸音板。
技术介绍
声音的另一种传播就是跨介质传播,即从一种介质,穿过两种介质的临界接触面进入另一种介质,此时,声能的传递实质是振动幅度的传递,跨介质传播时,两种介质的密度相差越大,声能的损耗越大,而实际应用中,空气为人类常态下活动空间,于是与空气密度相差越大的材料一般为密度很高的材料,即可视为隔音材料,密度越高,隔音效果越好,这样的材料制成的板材,称为隔音板,而现有的隔音板为单面,隔音效果差,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面吸音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吸音板,具备双面隔音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隔音板为单面,隔音效果差,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吸音板,包括基板层,所述基板层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一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包括波浪棉层、玻璃纤维棉层和发泡硅胶板层,所述第一吸音层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和聚苯乙烯乳液层,所述基板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二吸音层包括矿棉层和吸音棉层,所述第二吸音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复合防水涂料层和防水透气膜层。优选的,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位于防火层的最左端,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聚苯乙烯乳液层,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的厚度为0.22~0.38cm,所述聚苯乙烯乳液层的厚度为0.12~0.28cm。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乳液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波浪棉层,所述波浪棉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玻璃纤维棉层,所述玻璃纤维棉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发泡硅胶板层,所述波浪棉层的厚度为0.11~0.23cm,所述玻璃纤维棉层的厚度为0.12~0.22cm,所述发泡硅胶板层的厚度为0.12~0.31cm。优选的,所述发泡硅胶板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基板层,所述基板层的厚度为1.5~2.2cm。优选的,所述基板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矿棉层,所述矿棉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吸音棉层,所述矿棉层的厚度为0.19~0.29cm,所述吸音棉层的厚度为0.21~0.31cm。优选的,所述吸音棉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复合防水涂料层,所述复合防水涂料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水透气膜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14~0.21cm,所述复合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12~0.22cm,所述防水透气膜层的厚度为0.11~0.21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在基板层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第一吸音层,且第一吸音层包括波浪棉层、玻璃纤维棉层和发泡硅胶板层,可有效吸收室内产生的噪音,避免传递到外界,在基板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第二吸音层,且第二吸音层包括矿棉层和吸音棉层,可有效吸收外界噪音,避免传递到屋内,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双面隔音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隔音板为单面,隔音效果差,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2、本技术在第一吸音层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防火层,且防火层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和聚苯乙烯乳液层,可有效提高本吸音板的防火效果,在第二吸音层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了防水层,且防水层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复合防水涂料层和防水透气膜层,可有效提高本吸音板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火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吸音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吸音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防水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层;2、防火层;201、透明防火涂料层;202、聚苯乙烯乳液层;3、第一吸音层;301、波浪棉层;302、玻璃纤维棉层;303、发泡硅胶板层;4、第二吸音层;401、矿棉层;402、吸音棉层;5、防水层;501、聚氨酯防水涂料层;502、复合防水涂料层;503、防水透气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基板层1、防火层2、透明防火涂料层201、聚苯乙烯乳液层202、第一吸音层3、波浪棉层301、玻璃纤维棉层302、发泡硅胶板层303、第二吸音层4、矿棉层401、吸音棉层402、防水层5、聚氨酯防水涂料层501、复合防水涂料层502和防水透气膜层5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5,一种双面吸音板,包括基板层1,基板层1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一吸音层3,第一吸音层3包括波浪棉层301、玻璃纤维棉层302和发泡硅胶板层303,可有效吸收室内产生的噪音,避免传递到外界,发泡硅胶板层303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基板层1,基板层1的厚度为1.5~2.2cm,第一吸音层3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火层2,防火层2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201和聚苯乙烯乳液层202,可有效提高本吸音板的防火效果,透明防火涂料层201位于防火层2的最左端,透明防火涂料层20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聚苯乙烯乳液层202,透明防火涂料层201的厚度为0.22~0.38cm,聚苯乙烯乳液层202的厚度为0.12~0.28cm,聚苯乙烯乳液层202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波浪棉层301,波浪棉层30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玻璃纤维棉层302,玻璃纤维棉层302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发泡硅胶板层303,波浪棉层301的厚度为0.11~0.23cm,玻璃纤维棉层302的厚度为0.12~0.22cm,发泡硅胶板层303的厚度为0.12~0.31cm,基板层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二吸音层4,基板层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矿棉层401,矿棉层40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吸音棉层402,矿棉层401的厚度为0.19~0.29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吸音板,包括基板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1)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一吸音层(3),所述第一吸音层(3)包括波浪棉层(301)、玻璃纤维棉层(302)和发泡硅胶板层(303),所述第一吸音层(3)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火层(2),所述防火层(2)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201)和聚苯乙烯乳液层(202),所述基板层(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二吸音层(4),所述第二吸音层(4)包括矿棉层(401)和吸音棉层(402),所述第二吸音层(4)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501)、复合防水涂料层(502)和防水透气膜层(5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吸音板,包括基板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1)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一吸音层(3),所述第一吸音层(3)包括波浪棉层(301)、玻璃纤维棉层(302)和发泡硅胶板层(303),所述第一吸音层(3)的左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火层(2),所述防火层(2)包括透明防火涂料层(201)和聚苯乙烯乳液层(202),所述基板层(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二吸音层(4),所述第二吸音层(4)包括矿棉层(401)和吸音棉层(402),所述第二吸音层(4)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501)、复合防水涂料层(502)和防水透气膜层(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201)位于防火层(2)的最左端,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20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聚苯乙烯乳液层(202),所述透明防火涂料层(201)的厚度为0.22~0.38cm,所述聚苯乙烯乳液层(202)的厚度为0.12~0.2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乳液层(202)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波浪棉层(301),所述波浪棉层(301)的右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玻璃纤维棉层(302),所述玻璃纤维棉层(302)的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传福王伟廖锡军
申请(专利权)人:汪传福王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