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储昭学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77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由输液容器主体和称重组件组成,所述称重组件包括重力传感器、无线传输装置及蜂鸣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称重组件的底部,所述输液容器主体放置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上方,所述重力传感器中央设有通孔,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无线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还可与医院护士站的接受装置无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输液结束提醒的功能,避免误判,安全可靠。输液袋可放进装置盒里使用,装置盒可重复使用。

An alarm device box for the lack of medical intelligent infusion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液装置,尤其是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
技术介绍
打针就是将药剂通过针注射进入人体。在治疗中,有些药剂并不像口服类那样得到药效,所以会通过直接注射到人体才能发挥药效。打针方法包括折叠IM(肌肉注射)打在肌肉组织内,常用肌注部位为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等。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注射部位皮肤呈90度迅速进针,埋入针头约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无回血缓推药液,肌内注射发生疗效时间比静注发生的疗效时间长,是所有注射方法中,除静脉注射外,药物显效最快的途径。折叠IV(静脉注射)打在静脉里面,凡便于穿刺,血流丰富,且离静脉瓣较远的静脉均可用于静脉注射。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找到的血管呈15-20度角进入,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缓慢注入药液。静脉注射是所有注射方法内,药物发生疗效最快的途径。IC(皮内注射)打在表皮和真皮之间,常用部位为前臂掌侧中段,通常用来作皮试(药物过敏试验),也是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注射方式为;乙醇消毒后与皮肤呈5度角或平行刺入皮肤,注入药液0·1ml,见注射部位皮肤形成皮丘后拔针,拔针后不要按揉局部皮肤,也不用按压局部。如做药物过敏试验,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准备2ml注射器及盐酸肾上腺素一支。皮内注射不可用碘酊消毒,如患者对乙醇过敏,可换用生理盐水消毒。IH(皮下注射)打在皮下组织,常用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大腿内侧等。常用于预防接种。注射方法(以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为例,首先常规消毒皮肤,然后将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刺入针梗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决定要打哪种是要由医师及药物性质决定的,(在危重病人抢救时,为病人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抽血配血,查血常规等时,可由护士自行决定)通常情况危急的病人都是以IV的注射方式较多。然而,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普通的打针无法满足治疗的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输液。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输液(infusionsolution)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输液器,又称输液装置,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其工作原理为: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滴斗,当滴斗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静脉。传统输液器以PVC为原料制作,高性能聚烯烃热塑弹性体(TPE)被认为是制作一次性输液器更安全更高性能的材料。最近有一种材料是不含DEHP的。输液装置的材料一直在改良,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输液器在即将完成输液时,需要患者按动呼叫电铃,让医护人员将针拔掉,结束输液过程。如果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睡着了,则无法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当输液结束还没妥善处理,会导致病人的血液从经脉流出来,流道输液管道中,严重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危险,造成医疗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该输液装置可以提供输液结束提醒的功能,避免误判,安全可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由输液容器主体和称重组件组成,所述称重组件包括重力传感器、无线传输装置及蜂鸣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称重组件的底部,所述输液容器主体放置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上方,所述重力传感器中央设有通孔,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无线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还可与医院护士站的接受装置无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输液容器主体的底部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所述输液容器主体一端的开口设有流速控制器,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通过重力传感器中央设有的通孔与所述输液容器主体连接连通。设置重力传感器在输液容器主体下方,结合无线传输装置和蜂鸣器的使用,可以确保输液完成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优选的,所述输液容器主体为玻璃输液瓶或塑料输液袋。更优选的,所述输液容器主体为塑料输液袋,塑料输液袋一般为一次性的输液袋,比起玻璃输液瓶,不容易摔碎,且更加干净卫生。优选的,所述输液容器主体的顶部略高于所述称重组件的顶部。更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装置内设定位仪,可以让医护人员精准的定位患者所在的地方。特别优选的,所述蜂鸣器外壁还设有闪光灯,闪光灯结合蜂鸣器的使用可以加强对输液已完成的状态的警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输液容器放置在重力传感器之上,且重力传感器与无线传输装置电连接,无线传输装置与护士站的接收装置无线连接,当重力传感器检测到输液容器的重量低于预设的数值时,则会促发无线传输装置,将需要呼叫医护人员跟进处理的信号发送到护士站的接收装置,使得患者在输液结束时,可以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跟进处理,避免因延误处理而造成危险。再者,蜂鸣器与重力传感器连接,可以在输液结束时,及时发出声音警报,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避免患者熟睡后不知道输液已经结束。此外,蜂鸣器的外壁设有闪光灯,可以在输液结束时发出闪光,配合蜂鸣器的声响,声音和光的配合发出多重警示。输液袋可放进装置盒里使用,装置盒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输液容器主体,11-输液管,20-称重组件,31-重力传感器,33-无线传输装置,35-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现有技术中,输液存在着输液器在即将完成输液时,需要患者按动呼叫电铃,让医护人员将针拔掉,结束输液过程。如果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睡着了,则无法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当输液结束还没妥善处理,会导致病人的血液从经脉流出来,流道输液管道中,严重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危险,造成医疗意外。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由输液容器主体10和称重组件20组成,称重组件20包括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其特征在于:由输液容器主体和称重组件组成,所述称重组件包括重力传感器、无线传输装置及蜂鸣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称重组件的底部,所述输液容器主体放置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上方,所述重力传感器中央设有通孔,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无线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还可与医院护士站的接受装置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其特征在于:由输液容器主体和称重组件组成,所述称重组件包括重力传感器、无线传输装置及蜂鸣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称重组件的底部,所述输液容器主体放置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上方,所述重力传感器中央设有通孔,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无线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还可与医院护士站的接受装置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智能输液液量缺少报警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容器主体的底部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所述输液容器主体一端的开口设有流速控制器,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通过重力传感器中央设有的通孔与所述输液容器主体连接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昭学
申请(专利权)人:储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