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2724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养生茶技术领域,养生茶的原料包括罗汉果、陈皮、薏苡仁、茯苓、炙甘草、大枣、桂圆、荷叶、芡实或白术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生茶以天然食材、药食两用的物品和可用保健食品的物品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脾胃、燥湿化痰、养血安神、行气理气、调畅人体气机等功效,用于痰湿体质者的调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加入行气理气功效的物品,使得清阳可升、浊阴得降,气机通畅、升降有疗,并通过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使得脏腑各项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不仅对湿痰体质具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而且方便人们日常代茶饮用。

A health tea for phlegm dampness constitu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生茶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亚健康状态。对于痰湿体质而言,常见表现为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等,其他表现为面色暗黄、眼胞微浮、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同时大便正常,但是要么感觉解不干净、要么黏糊糊粘在马桶上,而小便不多或微浑浊,痰湿体质人群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豁达、善于忍耐,而且还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同时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以具有燥湿、益气、健脾功效的物品为君,以具有补益肺肾、化痰功效的物品为臣,以具有行气理气功效的物品为佐使,通过加入行气理气功效的物品,使得清阳可升、浊阴得降,气机通畅、升降有疗,并通过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使得脏腑各项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不仅对湿痰体质具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而且方便人们日常代茶饮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的方法,具有制备简便、便于控制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罗汉果11-37%、陈皮7-28%、薏苡仁10-25%、茯苓5-15%、炙甘草5-15%、大枣10-40%、桂圆7-38%、荷叶3-18%、芡实或白术中的一种或两种6-32%。较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罗汉果15-20%、陈皮10-20%、薏苡仁13-15%、茯苓8-10%、炙甘草7-10%、大枣15-25%、桂圆10-20%、荷叶6-10%、芡实或白术中的一种或两种10-15%。较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罗汉果11-37%、陈皮7-28%、薏苡仁10-25%、茯苓5-15%、炙甘草5-15%、大枣10-40%、桂圆7-38%、荷叶3-18%、芡实6-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医学理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此外,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也能由痰引起,这种看不见的痰就是无形之痰。中医认为水液的代谢是由肺、脾、肾三脏所立。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气的宣发、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经肺气的肃降,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排出体外。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为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枢转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从而形成痰湿体质。基于中医学病理成因分析,采用健脾和胃、补益肺肾、补中益气、升发清阳等方法,以达到调理人体机能、健脾祛湿、化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以具有燥湿、益气、健脾功效的物品为君。中医学理论认为,脾属土,土可治水。脾主运化,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因此通过燥湿、益气、健脾,可以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其次以具有补益肺肾、化痰功效的物品为臣。其三以具有行气理气功效的物品为佐使。本专利技术在配方中加入具有行气理气功效的物品,使得清阳可升、浊阴得降,气机通畅、升降有序,从而可以使得脏腑各项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本专利技术中,白术健脾燥湿、利尿消肿、固表止汗;陈皮健脾和胃、行气宽中、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桂圆补心脾、益气血、安神;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镇咳平喘、镇痛;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泻;荷叶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罗汉果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本专利技术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肺肾、燥湿化痰、养血安神、行气理气、调畅人体气机等功效,用于痰湿体质调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以具有燥湿、益气、健脾功效的陈皮、茯苓、薏苡仁为君,以具有补益肺肾、化痰功效的大枣、桂圆为臣,以具有行气理气功效的炙甘草、芡实、白术、荷叶、罗汉果为佐使,通过加入行气理气功效的物品,使得清阳可升、浊阴得降,气机通畅、升降有疗,并通过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使得脏腑各项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不仅对湿痰体质具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而且方便人们日常代茶饮用。较优选地,所述养生茶为固体饮品,所述养生茶的粒径D80为3-10㎜,所述养生茶的含水率为0.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养生茶的粒径进行限定,避免养生茶的粒径过大而降低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也避免养生茶的粒径过小而使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量过快,并影响养生茶的口感,同时还避免养生茶的粒径过小而增加其生产成本。对养生茶的含水率进行限定,避免养生茶的含水率过高而降低其储放稳定性,也避免养生茶的含水率过低而增加其生产成本。较优选地,所述罗汉果、陈皮、薏苡仁、茯苓、芡实、白术的含水率均为10-13%,所述大枣、桂圆的含水率均为10-15%,所述炙甘草、荷叶的含水率均为5-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罗汉果、陈皮、薏苡仁、茯苓、芡实、白术、大枣、桂圆、炙甘草、荷叶的含水率进行限定,避免其含水率过高而降低其储放稳定性,也避免其含水率过低而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还便于对其进行选择,进而便于养生茶制备的控制,提高养生茶制备的稳定性。较优选地,所述茯苓为白茯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茯苓,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白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白茯苓是一种菌类药材,同时白茯苓具有利尿、镇静作用,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保肝等作用。较优选地,所述罗汉果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真空条件下,将新采摘的新鲜罗汉果进行微波加热、脱水,脱水温度为20-50℃,脱水时间为120-150min,得到罗汉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罗汉果进行脱水处理,使罗汉果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到罗汉果表面,然后将罗汉果在低温环境中保温处理,并进行冷冻,冷冻不仅不会减少罗汉果中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提高了罗汉果中维生素和抗老化物的含量,其中维生素C含量比高温脱水方法提高了30倍左右,提高了罗汉果中有效成分的保持率,同时冷冻还能够破坏罗汉果的细胞壁,便于对罗汉果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提高罗汉果的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备上述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罗汉果、陈皮、薏苡仁、茯苓、炙甘草、大枣、桂圆、荷叶、芡实、白术分别进行烘干;S2、将步骤S1中的罗汉果、陈皮、薏苡仁、茯苓、炙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罗汉果11-37%、陈皮7-28%、薏苡仁10-25%、茯苓5-15%、炙甘草5-15%、大枣10-40%、桂圆7-38%、荷叶3-18%、芡实或白术中的一种或两种6-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罗汉果11-37%、陈皮7-28%、薏苡仁10-25%、茯苓5-15%、炙甘草5-15%、大枣10-40%、桂圆7-38%、荷叶3-18%、芡实或白术中的一种或两种6-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罗汉果15-20%、陈皮10-20%、薏苡仁13-15%、茯苓8-10%、炙甘草7-10%、大枣15-25%、桂圆10-20%、荷叶6-10%、芡实或白术中的一种或两种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罗汉果11-37%、陈皮7-28%、薏苡仁10-25%、茯苓5-15%、炙甘草5-15%、大枣10-40%、桂圆7-38%、荷叶3-18%、芡实6-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生茶为固体饮品,所述养生茶的粒径D80为3-10㎜,所述养生茶的含水率为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汉果、陈皮、薏苡仁、茯苓、芡实、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火旺齐柏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凤火养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