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272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包括回灌井、回灌管,回灌管上设置有加压设备;回灌井外围设置有过滤层和止水层,回灌井的外围还水平间隔设置有多层隔水层,多层隔水层位于过滤层背离回灌井的一侧。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增加了回灌水过滤层,优化了砾料级配,提高了过滤效果,确保了地下回灌水水质优良性,减小了地下水中杂质对地下含水层孔隙堵塞的可能。回灌井成孔止水段开始位置与地层隔水层段埋深一致,明确了地下回灌水流向,避免了后期加压回灌时,地下水从井管外壁渗流泄压现象出现。井口附近安装压力监测装置便于随时掌握井管内地下水回灌压力状态,确保地下水回灌顺利进行。

A groundwater rechar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源热泵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于建筑供暖/制冷,是浅层地热清洁能源供暖最经济的方式。目前,现有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受限制于地下含水层颗粒较小,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单井地下水回灌能力太小,需要增加很多回灌井量,从而会造成成本大幅提高。另外,随着回灌井使用时间的变长,单井回灌能力逐渐减小,进而会造成整个工程地下水不能完全回灌,需要重新施工回灌井,严重影响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整体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地下水井加压回灌过程中的井壁管外倒流、单井回灌效率低下、易出现物理堵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包括回灌井、回灌管,所述回灌井的开口端通过密封单元与所述回灌管连接,所述回灌管上设置有加压设备;所述回灌井外围设置有过滤层和止水层,所述止水层位于所述过滤层上方,且与所述回灌井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回灌井的外围还水平间隔设置有多层隔水层,多层所述隔水层位于所述过滤层背离所述回灌井的一侧。较佳地,所述加压设备包括压力泵,所述压力泵设置在所述回灌管上。较佳地,所述回灌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所述密封单元与压力泵之间。较佳地,所述回灌井的直径为900~1000mm。较佳地,所述过滤层采用砾料作为填充料。较佳地,所述砾料至少包括三种不同粒径级别的砾料。较佳地,所述隔水层采用黏土球作为填充料。本技术提供的地下水回灌系统,增加了回灌水过滤层,优化了砾料级配,提高了过滤效果,确保了地下回灌水水质优良性,减小了地下水中杂质对地下含水层孔隙堵塞的可能。回灌井成孔止水段开始位置与地层隔水层段埋深一致,明确了地下回灌水流向,避免了后期加压回灌时,地下水从井管外壁渗流泄压现象出现。井口附近安装压力监测装置便于随时掌握井管内地下水回灌压力状态,确保地下水回灌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回灌井;2、过滤层;3、止水层;4、密封单元;5、回灌管;6、加压设备;7、压力表;8、水位层;9、隔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灌井1、回灌管5,回灌井1的开口端通过密封单元4与回灌管5连接,回灌管5上设置有加压设备6;回灌井1外围设置有过滤层2和止水层3,止水层3位于过滤层2上方,且与回灌井1的开口端连通;回灌井1的外围还水平间隔设置有多层隔水层9,多层隔水层9位于过滤层2背离回灌井1的一侧。本申请中过滤层2采用砾料作为填充料,且砾料至少包括三种不同粒径级别的砾料。该系统增加了回灌水过滤层,优化了砾料级配,提高了过滤效果,确保了地下回灌水水质优良性,减小了地下水中杂质对地下含水层孔隙堵塞的可能。回灌井成孔止水段开始位置与地层隔水层段埋深一致,明确了地下回灌水流向,避免了后期加压回灌时,地下水从井管外壁渗流泄压现象出现。井口附近安装压力监测装置便于随时掌握井管内地下水回灌压力状态,确保地下水回灌顺利进行。进一步地,加压设备6包括压力泵,压力泵设置在回灌管5上。进一步地,回灌管5上还设置有压力表7,压力表7位于密封单元4与压力泵之间。进一步地,回灌井的直径1为900~1000mm。进一步地,隔水层9采用黏土球作为填充料。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包括回灌井、回灌管,回灌井的开口端通过密封单元与回灌管连接,回灌管上设置有加压设备;回灌井外围设置有过滤层和止水层,止水层位于过滤层上方,且与回灌井的开口端连通;回灌井的外围还水平间隔设置有多层隔水层,多层隔水层位于过滤层背离回灌井的一侧。该系统增加了回灌水过滤层,优化了砾料级配,提高了过滤效果,确保了地下回灌水水质优良性,减小了地下水中杂质对地下含水层孔隙堵塞的可能。回灌井成孔止水段开始位置与地层隔水层段埋深一致,明确了地下回灌水流向,避免了后期加压回灌时,地下水从井管外壁渗流泄压现象出现。井口附近安装压力监测装置便于随时掌握井管内地下水回灌压力状态,确保地下水回灌顺利进行。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灌井(1)、回灌管(5),所述回灌井(1)的开口端通过密封单元(4)与所述回灌管(5)连接,所述回灌管(5)上设置有加压设备(6);/n所述回灌井(1)外围设置有过滤层(2)和止水层(3),所述止水层(3)位于所述过滤层(2)上方,且与所述回灌井(1)的开口端连通;/n所述回灌井(1)的外围还水平间隔设置有多层隔水层(9),多层所述隔水层(9)位于所述过滤层(2)背离所述回灌井(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灌井(1)、回灌管(5),所述回灌井(1)的开口端通过密封单元(4)与所述回灌管(5)连接,所述回灌管(5)上设置有加压设备(6);
所述回灌井(1)外围设置有过滤层(2)和止水层(3),所述止水层(3)位于所述过滤层(2)上方,且与所述回灌井(1)的开口端连通;
所述回灌井(1)的外围还水平间隔设置有多层隔水层(9),多层所述隔水层(9)位于所述过滤层(2)背离所述回灌井(1)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设备(6)包括压力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光刘建强桂忠强宋巧莲张亚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