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65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现有面食机的搅拌件容易粘附面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座和料理组件,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搅拌腔内设搅拌件,主机驱使搅拌件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搅拌件包括驱动轴、和面部以及连接部,在使用时,和面部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将原有的搅拌件改进为和面部偏心设置的结构,当搅拌件旋转时,附着在和面部上的面团会因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甩离,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和面部上,既有效提升和面效果以及和面效率,还通过减少面团粘附来减轻清洁工作量,提升使用体验。

A kind of pasta machine with good anti sticki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食机。
技术介绍
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驱使搅拌件和挤面螺杆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现有面食机搅拌件的驱动轴为杆状结构,当搅拌件以驱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时,搅拌件表面会粘附面团且无法甩离,既影响和面效率和效果,还给清洁带来不便,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通过设置偏心的和面部来获得将面团甩离的离心力,既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搅拌件上,还提升和面效率和效果,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驱使搅拌件和挤面螺杆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所述搅拌件包括与主机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以及跨接在和面部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在使用时,和面部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将原有的搅拌件改进为和面部偏心设置的结构,当搅拌件旋转时,附着在和面部上的面团会因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甩离,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和面部上,既有效提升和面效果以及和面效率,还通过减少面团粘附来减轻清洁工作量,提升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为分体结构,包括同轴分置的驱动部和限位部,驱动部与主机联动,所述限位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腔的壁面上。驱动部和限位部间通过和面部连接,既有效减小驱动轴的外露面积,减少粘附的面团,还有效减少原料用量,降低原料成本。驱动轴接收外界驱动力并驱使搅拌件旋转,限位部对搅拌件起到限位作用,确保搅拌件以预设轴线旋转,进而确保和面部能与搅拌腔壁面配合实现和面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包括第一和面杆,所述驱动部和限位部的相向端分别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和面杆的对应端部连接。第一和面杆既起到固接驱动部和限位部的作用,还起到和面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和面杆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第一和面杆各区段与搅拌腔底面间距离相同,确保和面均匀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和面杆为直杆。直杆具有平整的外侧壁,使得其各区段对面团具有恒定的揉捏作用力,有效提升和面均匀性。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的轴线间夹角为a,15°≤a≤30°。第一和面杆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轴线间夹角为参数a。15°≤a≤30°,既能有效确保第一和面杆的长度,进而确保用于和面的外露面积,提升和面效率,还能有效缩短驱动部和限位部的轴向长度,有效提升搅拌件的防粘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包括第二和面杆,第二和面杆一端通过连接部与驱动部连接,另一端悬置在搅拌腔中。第二和面杆与第一和面杆配合进行和面操作。在使用时,第二和面杆接收来自驱动部的周向驱动力并旋转,以此甩离粘附的面团。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和面杆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第二和面杆各区段与搅拌腔底面间距离相同,确保和面均匀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和面杆为直杆。直杆具有平整的外侧壁,使得其各区段对面团具有恒定的揉捏作用力,有效提升和面均匀性。作为优选,第一和面杆和第二和面杆以轴线对称方式分置在所述驱动轴轴线两侧。确保搅拌件的重心趋近于其轴线,有效提升搅拌件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搅拌件旋转时因偏心作用力而发生震动,影响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驱动部与限位部间距离,既有效延长和面部的轴向长度,提升和面效率,还有效缩短驱动轴的轴向长度,提升防粘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与搅拌腔壁面间预留和面间隙,在使用时,和面部转动并与搅拌腔壁面配合挤压面团。设置和面间隙,既能有效提升和面效率,还有效防止搅拌件因与搅拌腔壁面撞击而发生损坏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与和面部的径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驱动部、限位部以及和面部的径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既确保驱动部能与主机联动且具有较小的外露粘附区域,还确保限位部可转动地插置在搅拌腔的侧壁上且具有较小的外露粘附区域,又确保和面部具有较大的可与面团接触的和面区域。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为横向设置;或者,所述驱动轴为竖向设置。驱动轴的安装姿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原有的搅拌件改进为和面部偏心设置的结构,当搅拌件旋转时,附着在和面部上的面团会因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甩离,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和面部上,既有效提升和面效果以及和面效率,还通过减少面团粘附来减轻清洁工作量,提升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面食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搅拌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11、主机,2、料理组件,21、搅拌腔,22、挤面腔,221、挤面螺杆,3、搅拌件,31、和面部,311、第一和面杆,312、第二和面杆,32、连接部,33、驱动部,34、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由内置主机11的机座1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料理组件2组成,所述料理组件2包括搅拌腔21和挤面腔22,所述搅拌腔21内设有搅拌件3,所述挤面腔22内设有挤面螺杆221,所述挤面腔22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21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11驱使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所述搅拌件3包括与主机11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31以及跨接在和面部31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32,在使用时,和面部31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内设有主机11,所述主机11包括电机、减速器以及设于减速器上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与搅拌件3联动,第二输出端与挤面螺杆221联动,所述减速器接收电机轴的旋转驱动力并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驱使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同步转动。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的同步转动包括转速同步变化以及转动方向同步变化,通过控制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同步正反转实现面团加工。在进行搅拌操作时,电机轴通过第一输出端驱使搅拌件3转动,搅拌件3对面团进行反复的打散、挤压动作,确保面团被均匀揉和,还确保面团通过反复挤压形成韧性,在此过程中,挤面螺杆221为反向旋转,挤面螺杆221能将通过进面口跌入挤面腔22的面团回推至搅拌腔21中,使得面团在搅拌腔21内被充分揉和,防止面团通过挤面腔22向外泄漏。当完成和面操作转入挤面操作时,将挤面螺杆221的转动方向由反向转动切换至正向转动,使得挤面螺杆221能接收面团并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驱使搅拌件和挤面螺杆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与主机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以及跨接在和面部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在使用时,和面部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驱使搅拌件和挤面螺杆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与主机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以及跨接在和面部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在使用时,和面部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为分体结构,包括同轴分置的驱动部和限位部,驱动部与主机联动,所述限位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腔的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部包括第一和面杆,所述驱动部和限位部的相向端分别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和面杆的对应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面杆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和面杆为直杆;所述连接部的轴线间夹角为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纪昌罗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