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64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包括布料本体,布料本体由上而下依次分为表面层和底层,所述的表面层为塑编布,塑编布由若干横向带和若干纵向带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的底层为透水无纺布,表面层和底层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带和纵向带均为扁丝,所述的扁丝上设置有凸起包,凸起包间隔设置在扁丝上,且凸起包在扁丝上的投影位于扁丝内。当塑编布上存在的空隙增大后,阳光容易穿过塑编布,而底层为透水无纺布,其透水性和透气性良好,并且能够很好的遮挡住阳光,使阳光不易穿过布料本体。

A kind of compound anti grass cloth with Acupun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
本技术涉及植物的保护性覆盖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作物种植的时候,需要对杂草进行防治处理,目前通常处理的方法是通过防草布,防草布通过遮挡作物以外区域阳光,使杂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实现防草的目的。这种方法无需使用除草剂,生态环保,逐渐成为流行的农业防草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使用深色编织布或透水无纺布或塑料膜作为防草布,在终止前将防草布铺设在土壤上,通过钉子等固定件将其固定在地面上,在芳草布上于种植位置开口,并种植作物,其他部位由于防草布挡住了阳光而无法生长杂草等植物。授权公告号CN2092016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透性防草布,包括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皆为黑色,分别具有多个纵横排列的通透孔,且上层布体的通透孔与下层布体的通透孔交错布置,上层布体与下层布体仅在四周边缘处接合。优选地,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都是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得,并且是用相互垂直的扁状经线和纬线紧密编织而成。优选地,在上层布体上具有相互平行的浅色条纹,且在上层布体的边缘具有彩色标识线。该的防草布在提高折光率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透气性和渗水性,防止防草布下方土壤缺氧缺水。但是这样的布料仅仅是通过通透孔来使水分和空气穿过土壤,通透孔设置的不够密集。若在铺设的过程中有土壤洒到防草布,导致通透孔被覆盖住,这部分被防草布遮住的土地就不能很好的透气,容易导致植物根系缺氧,导致植物枯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透气效果的针刺复合型防草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包括布料本体,布料本体由上而下依次分为表面层和底层,所述的表面层为塑编布,塑编布由若干横向带和若干纵向带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的底层为透水无纺布,表面层和底层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带和纵向带均为扁丝,所述的扁丝上设置有凸起包,凸起包间隔设置在扁丝上,且凸起包在扁丝上的投影位于扁丝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布料本体由表面层和底层构成,表面层因为是由扁丝编织而成的,相互交错的扁丝之间会存在着空隙,能够使水分和空气渗透过表面层。并且因为扁丝上设置有凸起包,使塑编布上存在的空隙更大,水分和空气能够更为轻松的渗透过表面层,进一步提高了透水和透气效果。并且因为塑编布强度高,不易被撕裂损坏,从而使杂草不易生长穿过塑编布,从而达到阻止杂草生长的目的。当塑编布上存在的空隙增大后,阳光容易穿过塑编布,而底层为透水无纺布,其透水性和透气性良好,并且能够很好的遮挡住阳光,使阳光不易穿过布料本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扁丝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凸起包,且扁丝两侧的凸起包依次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这样的扁丝在编织成为塑编布时,塑编布的上下表面均凹凸不平,整个塑编布之间的空隙更多并且也更大,使塑编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凸起包设置在扁丝与底层相邻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这样的扁丝在编织成为塑编布时,仅有与底层相邻的侧面为凹凸不平的平面,而上表面依然为平整的状态,虽然降低了部分透水性,但是其上表面能够很好的反光,适用于一些光照强度需求更高的植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凸起包设置成球冠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球冠体的凸起包表面光滑,棱角少,使扁丝编织称为塑编布的过程中,更为顺滑的配合其他的扁丝,编织出来的塑编布中的球冠体的凸起包结构不易被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凸起包顶点与扁丝之间的距离为凸起包的高,凸起包与扁丝贴合侧面的直径大于凸起包的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凸起包高的长度,若凸起包的高度较高,容易在编织的过程中被挤压损坏,进而导致无法起到增加塑编布上空隙的效果。而降低凸起包高的长度后,使凸起包更为抗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布料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区域,位于连接区域内的布料本体中的表面层和底层通过针刺机压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表面层和底层之间无需其他粘结剂,直接通过针刺压合连接,不易因为设置有粘结层,降低整个布料本体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区域与布料本体的面积大小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布料本体中的表面层和底层之间均连接在一起,在后续裁剪该布料本体的时候,能够轻松的进行裁剪,不易出现裁剪的部分未连接,导致表面层和底层之间分离,使该布料本体失去防草效果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布料本体边缘处热切形成有固定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料本体的边缘处通过加热的方式,使表面层和底层进一步的连接在一起,不易出现表面层和底层分离的现象,使整个布料本体更为耐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其透水性和透气性良好,并且能够很好的遮挡住阳光,使阳光不易穿过布料本体;2.不易出现表面层和底层分离的现象,使整个布料本体更为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单个横向带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单个横向带的示意图。图中,1、布料本体;2、表面层;21、横向带;22、纵向带;3、凸起包;4、底层;5、固定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其包括布料本体1,布料本体1由上而下依次分为表面层2和底层4。参照图1和图2,表面层2为塑编布,塑编布由若干聚丙烯制成的扁丝编织而成,扁丝分为横向带21和纵向带22,若干横向带21和若干纵向带22相互垂直交错。在扁丝带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均一体成型有凸起包3,且上侧的凸起包3和下侧的凸起包3之间间隔设置,上侧的凸起包3和下侧的凸起包3在扁丝带上的投影之间间隔有空隙。凸起包3为球冠体,球冠体的底面与扁丝贴合。球冠体的底面与球冠体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球冠体的高,球冠体的高小于球冠体底面的半径。参照图1和图2,底层4为透水无纺布,整个布料的各个部位均通过针刺机压合连接,在布料本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边5,固定边5为布料本体1通过热切分条机切割后形成的边。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布料本体1由表面层2和底层4构成,表面层2因为是由扁丝编织而成的,相互交错的扁丝之间会存在着空隙,能够使水分和空气渗透过表面层2。并且因为扁丝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凸起包3,使用这样的扁丝在编织成为塑编布时,塑编布的上下表面均凹凸不平,整个塑编布之间的空隙更多并且也更大,使塑编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提高了透水和透气效果。并且因为塑编布强度高,不易被撕裂损坏,从而使杂草不易生长穿过塑编布,从而达到阻止杂草生长的目的。当塑编布上存在的空隙增大后,阳光容易穿过塑编布,而底层4为透水无纺布,其透水性和透气性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包括布料本体(1),布料本体(1)由上而下依次分为表面层(2)和底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层(2)为塑编布,塑编布由若干横向带(21)和若干纵向带(22)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的底层(4)为透水无纺布,表面层(2)和底层(4)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带(21)和纵向带(22)均为聚丙烯制成的扁丝,所述的扁丝上设置有凸起包(3),凸起包(3)间隔设置在扁丝上,且凸起包(3)在扁丝上的投影位于扁丝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包括布料本体(1),布料本体(1)由上而下依次分为表面层(2)和底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层(2)为塑编布,塑编布由若干横向带(21)和若干纵向带(22)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的底层(4)为透水无纺布,表面层(2)和底层(4)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带(21)和纵向带(22)均为聚丙烯制成的扁丝,所述的扁丝上设置有凸起包(3),凸起包(3)间隔设置在扁丝上,且凸起包(3)在扁丝上的投影位于扁丝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丝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凸起包(3),且扁丝两侧的凸起包(3)依次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刺复合型防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包(3)设置在扁丝与底层(4)相邻的侧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全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金秋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