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58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设有滑台;用于顶升待顶推桥梁的固定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推拉所述滑台的推拉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连接于所述滑台;以及用于顶升所述待顶推桥梁的活动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滑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桥梁顶推施工中施工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

Self-adaptive jacking support device of bridge structure height dif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时代,顶推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及建筑施工领域。在顶推施工作业中,由于桥梁及建筑结构自身存在曲面高低差的问题,通过在千斤顶的下方安装抄垫垫块以满足千斤顶的水平高度问题。由于千斤顶自身重量较重,待顶推桥梁的下部供千斤顶安装的空间受限,施工人员搬移千斤顶困难且在施工中需要不断对千斤顶进行抄垫工作,造成桥梁顶推施工工效降低,费时费力,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以解决桥梁顶推施工中施工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设有滑台;用于顶升待顶推桥梁的固定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推拉所述滑台的推拉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连接于所述滑台;以及用于顶升所述待顶推桥梁的活动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滑台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顶升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第一伸缩端可翻转地连接有供所述待顶推桥梁搁置的第一承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台的底部通过第一球铰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端。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顶升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滑台,所述第二伸缩端可翻转地连接有供所述待顶推桥梁搁置的第二承台。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台的底部通过第二球铰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端。进一步的,所述滑台安装有纠偏顶推装置,所述纠偏顶推装置的顶推方向与所述推拉装置的推拉方向呈角度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推拉装置沿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纠偏顶推装置沿所述导向槽的宽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铺设有同向设置的多根滚动轴,所述滑台搁置于多根所述滚动轴上。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支承板,所述推拉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三固定端和第三伸缩端,所述第三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承板,所述第三伸缩端安装于所述滑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通过固定顶升装置与活动顶升装置交替顶升并支撑于待顶推桥梁,再在活动顶升装置支撑于待顶推桥梁时,通过推拉装置推动滑台,使得支撑于活动顶升装置的待顶推桥梁被顶推与临时墩分配梁发生相对位移,如此交替循环,避免施工人员频繁采用传统的抄垫垫块完成“抄垫”动作,提高了桥梁顶推施工的效率,降低了顶推施工的难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至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梁顶推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至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梁顶推方法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包括:基座1、固定顶升装置2、推拉装置3和活动顶升装置4。具体的,基座1上形成有导向槽10。导向槽10内滑设有滑台11。基座主要用于搁置于临时墩分配梁。固定顶升装置2主要用于顶升待顶推桥梁6。固定顶升装置2安装于基座1上且设置于导向槽10的周围。推拉装置3主要用于推拉滑台11。推拉装置3安装于基座1上且连接于滑台11。推拉装置沿滑台的滑动方向设置。活动顶升装置4主要用于与固定顶升装置2交替顶升待顶推桥梁6。活动顶升装置4安装于滑台11上。本技术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通过固定顶升装置与活动顶升装置交替顶升并支撑于待顶推桥梁,再在活动顶升装置支撑于待顶推桥梁时,通过推拉装置推动滑台,使得支撑于活动顶升装置的待顶推桥梁被顶推与临时墩分配梁发生相对位移,如此交替循环,避免施工人员频繁采用传统的抄垫垫块完成“抄垫”动作,提高了桥梁顶推施工的效率,降低了顶推施工的难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顶升装置2具有相对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伸缩端。固定顶升装置2的第一固定端连接于基座1的顶部。固定顶升装置2的第一伸缩端可翻转地连接有供待顶推桥梁6搁置的第一承台21。具体的,基座上开设有限位孔,固定顶升装置2的第一固定端插设于限位孔中。第一承台21的底部通过第一球铰结构22连接于固定顶升装置2的第一伸缩端。第一球铰结构包括万向球和球铰支座。球铰支座内部形成有开口的容置槽,球铰支座连接于固定顶升装置的第一伸缩端。万向球连接于第一承台的底部并可转动地容置于球铰支座的容置槽中,使得第一承台能适配待顶推桥梁底部的角度以紧密贴合于待顶推桥梁的底部。活动顶升装置4具有相对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伸缩端。活动顶升装置4的第二固定端连接于滑台11。活动顶升装置4的第二伸缩端可翻转地连接有供待顶推桥梁6搁置的第二承台41。第二承台41的底部通过第二球铰结构42连接于活动顶升装置4的第二伸缩端。第二球铰结构包括万向球和球铰支座。球铰支座内部形成有开口的容置槽,球铰支座连接于活动顶升装置的第二伸缩端。万向球连接于第二承台的底部并可转动地容置于球铰支座的容置槽中,使得第二承台能适配待顶推桥梁底部的角度以紧密贴合于待顶推桥梁的底部。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滑台11安装有纠偏顶推装置7。纠偏顶推装置7的顶推方向与推拉装置3的推拉方向呈角度设置。在顶推施工中,通过在临时分配梁上安装挡板,纠偏顶推装置顶推挡板,使得滑台获得反向推力,进而使得待顶推桥梁回到设定轨道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顶升装置、活动顶升装置、推拉装置以及纠偏顶推装置为千斤顶。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顶升装置、活动顶升装置、推拉装置以及纠偏顶推装置为液压气缸。固定顶升装置、活动顶升装置、推拉装置以及纠偏顶推装置分别连接有液压泵站控制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顶推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固定顶升装置、活动顶升装置、推拉装置以及纠偏顶推装置的液压泵站控制系统。控制器协调控制固定顶升装置、活动顶升装置、推拉装置以及纠偏顶推装置,使得顶推设备自动完成顶推施工,实现无人智能化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设有滑台;/n用于顶升待顶推桥梁的固定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n用于推拉所述滑台的推拉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连接于所述滑台;以及/n用于顶升所述待顶推桥梁的活动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滑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设有滑台;
用于顶升待顶推桥梁的固定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用于推拉所述滑台的推拉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连接于所述滑台;以及
用于顶升所述待顶推桥梁的活动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滑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升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第一伸缩端可翻转地连接有供所述待顶推桥梁搁置的第一承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台的底部通过第一球铰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桥梁结构高低差的顶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顶升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滑台,所述第二伸缩端可翻转地连接有供所述待顶推桥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虎苏志超周胜军田云龙彭浩程笑宋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