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顶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46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顶切割装置,包括支架、转筒切割装置和栅条转筒装置;所述支架上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主轴,所述转筒切割装置包括与固定在主轴上的转筒刀盘以及固定在转筒刀盘并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切割刀,所述主轴位于转筒刀盘的轴线上,所述切割刀呈长条状并与主轴平行;所述栅条转筒装置包括栅条安装盘、横向栅条和纵向栅条,所述栅条安装盘安装在主轴的两端,所述栅条安装盘与转筒刀盘平行,所述横向栅条与两个栅条安装盘均固接且与主轴平行,所述横向栅条沿栅条安装盘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纵向栅条与横向栅条固接并呈圆周形状,所述纵向栅条沿主轴方向间隔分布。该装置可以在切割顶心的同时能够保护顶心周边枝叶并防止侧叶损伤。

Topping c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顶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顶切割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打顶是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将其顶端切除,达到去除顶端优势,抑制枝叶生长,促进开花结果,增加作物产量。目前农业生产中,棉花、烟草、蓖麻、甜叶菊、芝麻等多种作物均需要进行打顶作业。据了解,目前打顶作业普遍采用人工作业,通过人工摘除作物顶端,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是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而打顶机械化是解决该生产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机械打顶切割装置替代人手打顶,既解决了劳动强度问题,也解决了效率问题。在打顶机械化问题上,打顶切割装置是关键,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果,如申请号为CN20132064215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棉花打顶装置,该装置采用一种单割刀结构,通过高速旋转切除顶心。申请号CN20102016361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斜压自弹式高精准棉花打顶机,其通过斜压板下压棉花顶端,使其通过筒状转架下端,筒状转架上的肋条刀正适合切除顶端位置,将顶端切除。现有的打顶切割装置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切割,但是打顶时,作物顶心周边的侧叶(亦营养叶)通常会被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减少打顶后作物的产量。因此,打顶过程对侧叶的防护抑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切割顶心的同时能够保护顶心周边枝叶并防止侧叶损伤的打顶切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顶切割装置,包括支架、转筒切割装置和栅条转筒装置;所述支架上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主轴,所述转筒切割装置包括与固定在主轴上的转筒刀盘以及固定在转筒刀盘并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切割刀,所述主轴位于转筒刀盘的轴线上,所述切割刀呈长条状并与主轴平行;所述栅条转筒装置包括栅条安装盘、横向栅条和纵向栅条,所述栅条安装盘安装在主轴的两端,所述栅条安装盘与转筒刀盘平行,所述横向栅条与两个栅条安装盘均固接且与主轴平行,所述横向栅条沿栅条安装盘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纵向栅条与横向栅条固接并呈圆周形状,所述纵向栅条沿主轴方向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到打顶机上的安装座。本技术在使用时,动力装置驱动主轴旋转,继而使得固定在主轴上的转筒刀盘以及切割刀旋转起来,切割刀具有较高的转速,通常可达到800r/min以上,能够快速有效切割进入到内层的顶尖。而栅条转筒装置通过交织的栅格可以阻挡较大的枝叶进入转筒切割装置内,从而保护侧叶不受损伤。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栅条安装盘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的两端,并由栅格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量作业速度的测速传感器,所述栅格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栅条安装盘转速使得所述栅条安装盘最低点相对支架的速度与作业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样打顶作业时,交织的栅格以较低的转速旋转同时也在向前(作业运动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栅条安装盘转速使得所述栅条安装盘最低点相对支架的速度与作业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样栅条安装盘的上部相对于顶尖、枝叶处于基本静止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推倒顶尖与枝叶,交织的栅格可以更好地防止枝叶进入转筒切割装置内,保护侧叶不受损伤,并使顶尖更利于进入转筒切割装置内,提高打顶效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的打顶切割装置内外层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控制,可以进行精准调速控制,实现精确速度调节,实现与作业速度同步,获得最佳的打顶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主轴上安装有风扇。这样,切割刀具有较高的转速,能够快速有效切割进入到内层的顶尖,而固定在主轴上的风扇,能够产生一定风力,将切下的顶尖吹出转筒切割装置以及栅条转筒装置,防止顶尖累积造成卡死等问题,同时可以通过风力进一步防止侧叶等进入装置内而被切割,进一步实现防止叶片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图5是安装座的示意图。附图说明:支架1,栅格驱动电机2,右主动带轮3,右同步带4,右从动带轮5,右轴承6,右传动轴7,右栅条安装盘8,右转筒刀盘9,切割刀10,纵向栅格11,横向栅格12,主轴13,风扇14,左转筒刀盘15,左栅条安装盘16,左从动带轮17,左轴承18,左同步带19,左主动带轮20,刀盘驱动电机21,安装座2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打顶切割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支架1、转筒切割装置和栅条转筒装置;所述支架1上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主轴13,所述转筒切割装置包括与固定在主轴13上的转筒刀盘(包括分别固定在主轴13两端的右转筒刀盘9、左转筒刀盘15)以及固定在转筒刀盘并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切割刀10,所述主轴13位于转筒刀盘的轴线上,所述切割刀10呈长条状并与主轴13平行。动力装置包括刀盘驱动电机21以及与主轴13固接的左从动带轮17、与刀盘驱动电机21输出轴固接的左主动带轮20,刀盘驱动电机21驱动左主动带轮20,通过左同步带19带动左从动带轮17驱动主轴13旋转。本实施例中打顶切割装置可以有多种安装方式,例如图5所示,支架1上设有安装座22,用于安装到打顶机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栅条转筒装置包括栅条安装盘(包括分别固定在主轴13两端的右栅条安装盘8、左栅条安装盘16)、横向栅条12和纵向栅条11,所述栅条安装盘与转筒刀盘平行,所述横向栅条12与两个栅条安装盘均固接且与主轴13平行,所述横向栅条12沿栅条安装盘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纵向栅条11与横向栅条12固接并呈圆周形状,所述纵向栅条11沿主轴13方向间隔分布。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1)如图1和图2所示,左栅条安装盘16、右栅条安装盘8分别通过左轴承18、右轴承6安装在主轴13的两端,并由栅格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即栅条安装盘通过轴承支撑,空套在主轴上。所述支架1上设有用于测量作业速度的测速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栅格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栅条安装盘转速使得所述栅条安装盘最低点相对支架的速度与作业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栅格驱动装置包括栅格驱动电机2以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右主动带轮3、与转筒刀盘固接的右从动带轮5,栅格驱动电机2驱动右主动带轮3,经右同步带4,传动至右从动带轮5,从而栅条安装盘旋转。通过控制所述栅条安装盘转速使得所述栅条安装盘最低点相对支架的速度与作业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样栅条安装盘的上部相对于顶尖、枝叶处于基本静止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推倒顶尖与枝叶,交织的栅格可以更好地防止枝叶进入转筒切割装置内,保护侧叶不受损伤,并使顶尖更利于进入转筒切割装置内,提高打顶效果。2)如图1所示,所述主轴13上安装有风扇14。固定在主轴13上的风扇14,能够产生一定风力,将切下的顶尖吹出装置,防止顶尖累积造成装置卡死等问题,同时可以通过风力进一步防止叶片进入装置内而被切割,进一步实现防止叶片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顶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转筒切割装置和栅条转筒装置;所述支架上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主轴,所述转筒切割装置包括与固定在主轴上的转筒刀盘以及固定在转筒刀盘并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切割刀,所述主轴位于转筒刀盘的轴线上,所述切割刀呈长条状并与主轴平行;所述栅条转筒装置包括栅条安装盘、横向栅条和纵向栅条,所述栅条安装盘安装在主轴的两端,所述栅条安装盘与转筒刀盘平行,所述横向栅条与两个栅条安装盘均固接且与主轴平行,所述横向栅条沿栅条安装盘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纵向栅条与横向栅条固接并呈圆周形状,所述纵向栅条沿主轴方向间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2 CN 20191062837891.一种打顶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转筒切割装置和栅条转筒装置;所述支架上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主轴,所述转筒切割装置包括与固定在主轴上的转筒刀盘以及固定在转筒刀盘并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切割刀,所述主轴位于转筒刀盘的轴线上,所述切割刀呈长条状并与主轴平行;所述栅条转筒装置包括栅条安装盘、横向栅条和纵向栅条,所述栅条安装盘安装在主轴的两端,所述栅条安装盘与转筒刀盘平行,所述横向栅条与两个栅条安装盘均固接且与主轴平行,所述横向栅条沿栅条安装盘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庆石磊陈长林孙勇飞孔凡婷吴腾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