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240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包括中频通道、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与本振点频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带宽为BW的超宽带中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两路带宽为BW/2的同频率中频信号,BW/2的宽带信号可满足ADC模数转换器处理为数字信号,解决了ADC模数转换器处理超宽带模拟信号带宽不够的问题。

An ultra wide band IF signal processing front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
本技术属于高速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
技术介绍
在通信、成像等领域,为获得超高速通信速率和超高清成像效果,要求信号带宽越来越宽,特别是以太赫兹技术研制的通信、成像系统其信号物理带宽可超过20GHz;由于ADC芯片性能限制,直接处理20GHz以上超宽带中频信号无法实现,需要将超宽带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可用ADC芯片处理的模拟信号带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包括中频通道、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与本振点频源;所述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带通滤波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与功分器;所述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衰减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一低通滤波器、均衡器、第二衰减器与第二低通滤波器;所述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衰减器、第三低噪声放大器、高通滤波器、混频器、第四低噪声放大器与第三低通滤波器;所述功分器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输入端相连;所述功分器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衰减器输入端相连;所述本振点频源与所述混频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将带宽为BW的超宽带中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两路带宽为BW/2的同频率中频信号,BW/2的宽带信号可满足ADC模数转换器处理为数字信号,解决了ADC模数转换器处理超宽带模拟信号带宽不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中:1-带通滤波器;2-第一低噪声放大器;3-功分器;4-第一衰减器;5-第二低噪声放大器;6-第一低通滤波器;7-均衡器;8-第二衰减器;9-第二低通滤波器;10-第三衰减器;11-第三低噪声放大器;12-高通滤波器;13-混频器;14-第四低噪声放大器;15-第三低通滤波器;16-本振点频源;C1-中频通道;C2-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3-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包括中频通道C1、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2、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C3与本振点频源16;所述中频通道C1包括依次相连的带通滤波器1、第一低噪声放大器2与功分器3;所述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衰减器4、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第一低通滤波器6、均衡器7、第二衰减器8与第二低通滤波器9;所述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C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衰减器10、第三低噪声放大器11、高通滤波器12、混频器13、第四低噪声放大器14与第三低通滤波器15;所述功分器3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4输入端相连;所述功分器3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衰减器10输入端相连;所述本振点频源16与所述混频器13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2与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C3的输入信号相同。所述中频通道C1为超宽带中频信号公共通道,首先通过带通滤波器1选择系统所需中频模拟信号带宽,再通过第一低噪声放大器2获得增益及满足需求的信噪比,然后功分为两路信号进行下一步预处理。所述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2中第一衰减器4调节所述中频通道C1中功分器3输出端口驻波,同时调节增益分配比例;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提供通道增益,同时起到增强反向隔离作用;第一低通滤波器6和第二低通滤波器9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低段BW/2带宽中频信号;均衡器7对宽带信号进行幅度均衡,降低增益波动范围。所述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C3中衰减器10调节所述中频通道C1中功分器3输出端口驻波,同时调节增益分配比例;第三低噪声放大器11提供通道增益,同时起到增强反向隔离作用;高通滤波器12进行频率选择,抑制低段BW/2带宽中频信号;混频器13将高段BW/2带宽中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与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2中同频率的低段BW/2带宽中频信号;第三低通滤波器15进一步进行频率选择和抑制带外杂波分量。本振点频源16为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C3下变频提供本振驱动信号。本技术实现的主要指标如下:中频输入频率:1GHz~21GHz;输出两路中频频率:1GHz~11GHz;分段隔离:≥30dB(交叉频点10%以外测试);噪声系数:≤8dB;通道增益:10dB±3dB;输出P-1:≥-5dBm;输出信号杂散抑制:≥40dBc(重叠频点抑制≥20dBc)。本技术能够将带宽为BW的超宽带中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两路带宽为BW/2的同频率中频信号,BW/2的宽带信号可满足ADC模数转换器处理为数字信号,解决了ADC模数转换器处理超宽带模拟信号带宽不够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频通道(C1)、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2)、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C3)与本振点频源(16);/n所述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带通滤波器(1)、第一低噪声放大器(2)与功分器(3);/n所述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衰减器(4)、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第一低通滤波器(6)、均衡器(7)、第二衰减器(8)与第二低通滤波器(9);/n所述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衰减器(10)、第三低噪声放大器(11)、高通滤波器(12)、混频器(13)、第四低噪声放大器(14)与第三低通滤波器(15);/n所述功分器(3)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4)输入端相连;所述功分器(3)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衰减器(10)输入端相连;所述本振点频源(16)与所述混频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频通道(C1)、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C2)、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C3)与本振点频源(16);
所述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带通滤波器(1)、第一低噪声放大器(2)与功分器(3);
所述第一预处理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衰减器(4)、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第一低通滤波器(6)、均衡器(7)、第二衰减器(8)与第二低通滤波器(9);
所述第二预处理中频通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三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众为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