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包括固定外壳,转子隔板固定外壳内至少固定设置有两个定子盘,定子盘之间设有联接转子,转子隔板固定外壳两内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前转子和后转子,固定外壳的内环通过轴承设置有转轴,联接转子、前转子和后转子均与转轴固定连接,联接转子、前转子和后转子靠近定子盘的侧面均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稀土永磁块,同一端面上的稀土永磁块磁极交错分布,位于定子盘两侧的对应稀土永磁块磁极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设置多个定子盘进行叠加,电机整体功率增加,但是体积和重量并没有成倍数的增加,增大了稀土永磁盘式电机在体积和重量上的优势。
A kind of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coreless disk motor with stator disk superposi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
本技术属于一种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圆柱形电机的径向磁场不同,永磁盘式电机与传统的圆柱形电机的径向磁场不同,永磁盘式电机气隙为平面型,气隙磁场为轴向式,具有轴向尺寸短、重量轻、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功率/体积比高、功率因素高、所需的逆变器容量小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机。目前已有人提出了盘片式电机的叠加使用方案,但是在使用效果上表现的很一般,叠加后体积变化和功率变化之比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多个定子盘进行叠加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本技术的内容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至少固定设置有两个定子盘,定子盘之间设有联接转子,所述固定外壳两内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前转子和后转子,固定外壳的内环通过轴承设置有转轴,联接转子、前转子和后转子均与转轴固定连接,联接转子、前转子和后转子靠近定子盘的侧面均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稀土永磁块,同一端面上的稀土永磁块磁极交错分布,位于定子盘两侧的对应稀土永磁块磁极相反。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定子盘固定设置在前壳和后壳之间,每两个定子盘之间设置有联接壳,前壳、联接壳和后壳依次螺接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位于联接转子两侧分别设置有台阶和锁紧螺母,台阶和锁紧螺母配合对联接转子进行固定和限位。更进一步地,所述联接转子与转轴通过轴键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位于定子盘处设置有转子隔板,前转子和后转子通过转子隔板与联接转子固定一体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减重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壳上相对设置有散热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盘外缘处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前壳、后壳和联接壳设置有与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凹槽。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壳一端设置有旋转变压器座,旋转变压器座内设置有旋转变压器组件。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壳外圈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器盒组件,定子盘上设置有延伸至电器盒组件的导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设置多个定子盘进行叠加,叠加一块定子盘,电机整体功率增加95%以上,但是体积和重量并没有成倍数的增加,进一步增大了稀土永磁盘式电机在体积和重量上的优势,仅需一套固定外壳,即可安装多个定子盘,提高功率、体积和重量上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在图中,1前壳、2联接壳、3后壳、4前定子盘、5后定子盘、6前转子、7联接转子、8后转子、9稀土永磁块、10转子隔板、11后轴承、12旋转变压器驱动螺杆、13旋转变压器组件、14旋转变压器座、15旋转变压器盖、16锁紧螺母、17轴键、18转轴、19波形挡圈、20前轴承、21孔用挡圈、22台阶、23散热孔、24电器盒组件、25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至少固定设置有两个定子盘,以两个定子盘为例,前定子盘4和后定子盘5之间设有联接转子7,所述固定外壳两内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前转子6和后转子8,固定外壳的内环通过轴承设置有转轴18,联接转子7、前转子6和后转子8均与转轴18固定连接,联接转子7、前转子6和后转子8靠近定子盘的侧面均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稀土永磁块9,同一端面上的稀土永磁块磁极交错分布,位于定子盘两侧的对应稀土永磁块磁极相反,当定子盘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每两个定子盘之间均设置有联接转子7,用来组成磁通盘。所述固定外壳包括前壳1和后壳3,转轴18位于前壳1一端通过前轴承20与前壳1旋转连接,前轴承20内圈与转轴18固定连接,且远离后轴承11一侧设置有波形挡圈19,前壳1靠近前轴承20一侧设置有孔用挡圈21,以此限制住前轴承20的位置;转轴18位于后壳3一端通过后轴承11与后壳3旋转连接,转轴18设置有用于限制后轴承11向前轴承20一侧位移的台阶,后轴承11的另一端通过旋转变压器座14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前定子盘4和后定子盘5依次固定设置在前壳1和后壳3之间,前定子盘4和后定子盘5之间设置有联接壳2,前壳1、联接壳2和后壳3依次螺接固定连接成一体,当定子盘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每两个定子盘之间均设置有联接壳2,用来与联接前壳1和后壳3。当定子盘数量为两个时,所述转轴18位于联接转子7两侧分别设置有台阶22和锁紧螺母16,台阶22和锁紧螺母16配合对联接转子7进行固定和限位,当定子盘数量为三个时,台阶22和锁紧螺母16为两组,分别用于固定两个联接转子7,且两个台阶22相对设置在转轴18内端,两个锁紧螺母16设置在转轴18的外端,以此便于联接转子7的安装。当然,当定子盘数量为三个以上时,联接转子7的固定安装还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与转轴18一体设置、焊接或通过多个锁紧螺母和键连接配合固定等。为了提高旋转的连接强度,所述联接转子7与转轴18通过轴键17连接。所述转轴18位于定子盘处同轴设置有转子隔板10,转子隔板10为圆筒形,前转子6和后转子8通过转子隔板10与联接转子7固定一体连接,前转子6、后转子8和联接转子7通过转子隔套10连接成一体后,一同通过联接转子7带动转轴18旋转,可以减少转轴18上的键槽开设数量,提高转轴18的结构强度,转子与转子隔套10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为了轻量化和散热效果考虑,所述转子隔板10上设置有通气减重孔,通气减重孔绕转子隔板轴线设置有一周。所述前壳1和后壳3上相对设置有散热孔23,散热孔23可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散热孔23沿电机轴线等环形阵列设置有一周,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为了便于安装固定定子盘,所述定子盘外缘处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前壳1、后壳3和联接壳2设置有与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凹槽。所述固定外壳一端设置有旋转变压器座14,旋转变压器座14内设置有旋转变压器组件13,转轴18内设置有旋转变压器驱动螺杆12。所述固定外壳外圈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器盒组件24,定子盘上设置有延伸至电器盒组件24的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至少固定设置有两个定子盘,定子盘之间设有联接转子(7),所述固定外壳两内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前转子(6)和后转子(8),固定外壳的内环通过轴承设置有转轴(18),联接转子(7)、前转子(6)和后转子(8)均与转轴(18)固定连接,联接转子(7)、前转子(6)和后转子(8)靠近定子盘的侧面均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稀土永磁块(9),同一端面上的稀土永磁块磁极交错分布,位于定子盘两侧的对应稀土永磁块磁极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至少固定设置有两个定子盘,定子盘之间设有联接转子(7),所述固定外壳两内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前转子(6)和后转子(8),固定外壳的内环通过轴承设置有转轴(18),联接转子(7)、前转子(6)和后转子(8)均与转轴(18)固定连接,联接转子(7)、前转子(6)和后转子(8)靠近定子盘的侧面均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稀土永磁块(9),同一端面上的稀土永磁块磁极交错分布,位于定子盘两侧的对应稀土永磁块磁极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外壳包括前壳(1)和后壳(3),所述定子盘固定设置在前壳(1)和后壳(3)之间,每两个定子盘之间设置有联接壳(2),前壳(1)、联接壳(2)和后壳(3)依次螺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其特征是,所述转轴(18)位于联接转子(7)两侧分别设置有台阶(22)和锁紧螺母(16),台阶(22)和锁紧螺母(16)配合对联接转子(7)进行固定和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盘叠加结构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盘式电机,其特征是,所述联接转子(7)与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皓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众联鑫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