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盘典专利>正文

智能无线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7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8
智能无线充电盒,包括充电座、充电盒、压板、导向柱、提拉柄和弹性件;充电盒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体、连接板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横向一侧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取放口,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导向柱和弹性件的通孔;充电座设置在第一盒体内表面上;压板、导向柱和提拉柄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压板位于第一盒体内侧;导向柱贯穿第二盒体,并与第二盒体滑动连接;弹性件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弹性件竖直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和压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手机放到充电盒内进行充电,而且能够将充电状态下的手机压紧,有效防止手机掉落情况发生,保证了手机充电的安全性。

Smart wireless charg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无线充电盒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智能无线充电盒。
技术介绍
手机行业的飞速发展及产品功能日益渐大,带来了手机周边适配产品的繁荣,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用机需求,而无线充电器紧随行业发展,为手机的便捷充电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使用现有无线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用户只是将手机放置在充电座上,手机容易因人为误碰而掉落,进而导致手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智能无线充电盒,能够将手机放到充电盒内进行充电,而且能够将充电状态下的手机压紧,有效防止手机掉落情况发生,保证了手机充电的安全性。(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智能无线充电盒,包括充电座、充电盒、压板、导向柱、提拉柄和弹性件;充电盒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体、连接板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横向一侧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取放口,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导向柱和弹性件的通孔;充电座设置在第一盒体内表面上;压板、导向柱和提拉柄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压板位于第一盒体内侧;导向柱贯穿第二盒体,并与第二盒体滑动连接;弹性件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弹性件竖直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和压板连接。优选的,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弹性件位于导向柱外周。优选的,充电座顶部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为U形槽,且U形开口朝向取放口。优选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取放口上方。优选的,第一盒体底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内粘接有粘接胶带;粘接胶带凸出第一盒体底面。优选的,压板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优选的,防滑垫为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能够将手机放到充电盒内进行充电,而且能够将充电状态下的手机压紧,有效防止手机掉落情况发生,保证了手机充电的安全性。用户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先向上拉起提拉柄,使得弹性件被压板压缩在第二盒体上,弹性件内储存有弹性势能,再从取放口放入手机,使得手机被放置在充电座上,此时,用户松开提拉柄,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弹性件推动压板向下移动,使得压板压到手机上,手机的充电位置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无线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无线充电盒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无线充电盒中压板和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无线充电盒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充电座;2、限位板;21、限位槽;3、充电盒;31、第一盒体;311、取放口;312、卡槽;32、连接板;321、凹槽;33、第二盒体;4、压板;5、导向柱;6、提拉柄;7、弹性件;8、防滑垫;9、粘接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无线充电盒,包括充电座1、充电盒3、压板4、导向柱5、提拉柄6和弹性件7;充电盒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体31、连接板32和第二盒体33,第一盒体31横向一侧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取放口311,连接板32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导向柱5和弹性件7的通孔;充电座1设置在第一盒体31内表面上;压板4、导向柱5和提拉柄6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压板4位于第一盒体31内侧;导向柱5贯穿第二盒体33,并与第二盒体33滑动连接;弹性件7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弹性件7竖直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33和压板4连接。本技术能够将手机放到充电盒3内进行充电,而且能够将充电状态下的手机压紧,有效防止手机掉落情况发生,保证了手机充电的安全性。用户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先向上拉起提拉柄6,使得弹性件7被压板4压缩在第二盒体33上,弹性件7内储存有弹性势能,再从取放口311放入手机,使得手机被放置在充电座1上,此时,用户松开提拉柄6,弹性件7释放弹性势能,弹性件7推动压板4向下移动,使得压板4压到手机上,手机的充电位置更加稳定。充电座1与电源连接,充电座1内设置有送电线圈,电能通过送电线圈与手机内置的受电线圈之间产生的感应磁通量进行传输,手机充电更方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压缩弹簧,弹性件7位于导向柱5外周。需要说明的是,压缩弹簧伸缩性能好,能够长时间使用,且不会从导向柱5上脱落,位置稳定性更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充电座1顶部设置有限位板2;限位板2上设置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为U形槽,且U形开口朝向取放口311。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2的限位槽21用于限定手机的放置区域,进一步保证手机放置位置的稳定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板32上设置有凹槽321;凹槽321位于取放口311上方。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凹槽321,以方便用户将手指穿过凹槽321,并伸入到第一盒体31内部,从而将手机推到第一盒体31内侧,或将手机从第一盒体31内推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盒体31底部设置有卡槽312;卡槽312内粘接有粘接胶带9;粘接胶带9凸出第一盒体31底面。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卡槽312内设置粘接胶带9,能将本技术牢靠的粘接到固定位置,防止本技术因掉落而导致损坏情况发生。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压板4底部设置有防滑垫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防滑垫8,能提高与手机之间的摩擦,以更牢靠的将手机压紧到充电座1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滑垫8为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的防滑垫8能进一步提高与手机之间的摩擦,从而进一步提高压紧手机时的稳定性。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无线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1)、充电盒(3)、压板(4)、导向柱(5)、提拉柄(6)和弹性件(7);/n充电盒(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体(31)、连接板(32)和第二盒体(33),第一盒体(31)横向一侧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取放口(311),连接板(32)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导向柱(5)和弹性件(7)的通孔;充电座(1)设置在第一盒体(31)内表面上;压板(4)、导向柱(5)和提拉柄(6)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压板(4)位于第一盒体(31)内侧;导向柱(5)贯穿第二盒体(33),并与第二盒体(33)滑动连接;弹性件(7)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弹性件(7)竖直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33)和压板(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无线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1)、充电盒(3)、压板(4)、导向柱(5)、提拉柄(6)和弹性件(7);
充电盒(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体(31)、连接板(32)和第二盒体(33),第一盒体(31)横向一侧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取放口(311),连接板(32)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导向柱(5)和弹性件(7)的通孔;充电座(1)设置在第一盒体(31)内表面上;压板(4)、导向柱(5)和提拉柄(6)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压板(4)位于第一盒体(31)内侧;导向柱(5)贯穿第二盒体(33),并与第二盒体(33)滑动连接;弹性件(7)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弹性件(7)竖直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33)和压板(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线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弹性件(7)为压缩弹簧,弹性件(7)位于导向柱(5)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典田琛业赵波周英玖田丽张旭倩梁文芳魏世洋王莉川吴哲州
申请(专利权)人:盘典田琛业赵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