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74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和存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隔板、锂电芯、电路板、单片机、存储模块、升降压转换模块、锂电保护模块、无线驱动模块、载波调解模块、无线充电线圈、第一USB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和Type‑C充电接口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移动电源具备快速充电和放电的功能,能够极大的保证充电的效率,而且还能对数码产品提供无线充电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A fast charging input mobi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
,具体为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其一般由锂电芯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但是现有的移动电源不具备快速充电和放电的功能,而且也不具备无线充电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具备高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电源不具备快速充电和放电的功能,而且也不具备无线充电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和存储模块,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且位于单片机和存储模块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压转换模块和锂电保护模块,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且位于升降压转换模块和锂电保护模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3),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驱动模块(9)和载波调解模块(10),所述锂电芯(3)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结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3),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驱动模块(9)和载波调解模块(10),所述锂电芯(3)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结有无线充电线圈(11),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1)通过导线与无线驱动模块(9)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表面的右侧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USB输出接口(12)、第二USB输出接口(13)和Type-C充电接口(14);所述锂电芯(3)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与存储模块(6)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压转换模块(7)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的输出端与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出端与锂电芯(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驱动模块(9)的输入端与单片机(5)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银何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宇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