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7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和存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隔板、锂电芯、电路板、单片机、存储模块、升降压转换模块、锂电保护模块、无线驱动模块、载波调解模块、无线充电线圈、第一USB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和Type‑C充电接口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移动电源具备快速充电和放电的功能,能够极大的保证充电的效率,而且还能对数码产品提供无线充电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A fast charging input mobi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
,具体为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其一般由锂电芯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但是现有的移动电源不具备快速充电和放电的功能,而且也不具备无线充电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具备高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电源不具备快速充电和放电的功能,而且也不具备无线充电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和存储模块,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且位于单片机和存储模块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压转换模块和锂电保护模块,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且位于升降压转换模块和锂电保护模块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驱动模块和载波调解模块,所述锂电芯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结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通过导线与无线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表面的右侧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USB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和Type-C充电接口;所述锂电芯与单片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存储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压转换模块与单片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锂电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锂电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锂电芯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充电线圈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输出端与载波调解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载波调解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USB输出接口和第二USB输出接口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Type-C充电接口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且位于无线充电线圈的上方喷涂有无线充电标签,无线充电标签采用激光打印制成。优选的,所述外壳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USB输出接口为普通电源输出接口,所述第二USB输出接口为快充电源输出接口。优选的,所述外壳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外壳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且位于散热孔的表面通过粘合剂粘结有防尘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外壳、隔板、锂电芯、电路板、单片机、存储模块、升降压转换模块、锂电保护模块、无线驱动模块、载波调解模块、无线充电线圈、第一USB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和Type-C充电接口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移动电源具备快速充电和放电的功能,能够极大的保证充电的效率,而且还能对数码产品提供无线充电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本技术通过设置无线充电标签,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无线充电指引,更好的保证了充电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显示屏,能够对锂电芯的剩余电量和工作状态信息进行展示,更好的保证了充放电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第一USB输出接口为普通电源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为快充电源输出接口,能够为不同的数码设备进行充电,更好的保证了放电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散热孔,能够对本装置进行散热,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外壳的内腔,更好的保证了外壳内部的洁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1、外壳;2、隔板;3、锂电芯;4、电路板;5、单片机;6、存储模块;7、升降压转换模块;8、锂电保护模块;9、无线驱动模块;10、载波调解模块;11、无线充电线圈;12、第一USB输出接口;13、第二USB输出接口;14、Type-C充电接口;15、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外壳1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5,显示屏15的输入端与单片机5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显示屏15,能够对锂电芯3的剩余电量和工作状态信息进行展示,更好的保证了充放电工作的进行,外壳1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外壳1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且位于散热孔的表面通过粘合剂粘结有防尘网,通过设置散热孔,能够对本装置进行散热,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外壳1的内腔,更好的保证了外壳1内部的洁净性,外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3,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电路板4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驱动模块9和载波调解模块10,锂电芯3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结有无线充电线圈11,无线充电线圈11通过导线与无线驱动模块9电连接,外壳1的表面且位于无线充电线圈11的上方喷涂有无线充电标签,无线充电标签采用激光打印制成,通过设置无线充电标签,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无线充电指引,更好的保证了充电工作的进行,电路板4表面的右侧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USB输出接口12、第二USB输出接口13和Type-C充电接口14,第一USB输出接口12为普通电源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13为快充电源输出接口,通过设置第一USB输出接口12为普通电源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13为快充电源输出接口,能够为不同的数码设备进行充电,更好的保证了放电工作的进行;锂电芯3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单片机5与存储模块6双向电性连接,升降压转换模块7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单片机5的输出端与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出端与锂电芯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无线驱动模块9的输入端与单片机5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无线驱动模块9的输出端与无线充电线圈1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无线充电线圈11的输出端与载波调解模块10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载波调解模块10的输出端与单片机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单片机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USB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3),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驱动模块(9)和载波调解模块(10),所述锂电芯(3)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结有无线充电线圈(11),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1)通过导线与无线驱动模块(9)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表面的右侧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USB输出接口(12)、第二USB输出接口(13)和Type-C充电接口(14);所述锂电芯(3)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与存储模块(6)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压转换模块(7)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的输出端与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出端与锂电芯(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驱动模块(9)的输入端与单片机(5)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驱动模块(9)的输出端与无线充电线圈(1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1)的输出端与载波调解模块(10)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载波调解模块(10)的输出端与单片机(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USB输出接口(12)和第二USB输出接口(1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的输入端与Type-C充电接口(14)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充输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锂电芯(3),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隔板(2)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表面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单片机(5)和存储模块(6)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所述电路板(4)的表面且位于升降压转换模块(7)和锂电保护模块(8)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驱动模块(9)和载波调解模块(10),所述锂电芯(3)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结有无线充电线圈(11),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1)通过导线与无线驱动模块(9)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表面的右侧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USB输出接口(12)、第二USB输出接口(13)和Type-C充电接口(14);所述锂电芯(3)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与存储模块(6)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压转换模块(7)与单片机(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的输出端与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锂电保护模块(8)的输出端与锂电芯(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驱动模块(9)的输入端与单片机(5)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银何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宇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