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1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遮蔽装置,能够在具备恒定负载单元的遮蔽装置中实现相互不同的装置规格中的结构构件的通用化;该遮蔽装置具备用于使帘布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30)和输出施加于驱动轴(30)用的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单元(60),恒定负载单元(60)能够切换相对于驱动轴(30)以单体形式使用的单体使用和连结使用,其中,该连结使用是指:在相对于单体使用上下翻转的配置形态下,与对驱动轴(30)的旋转进行变速的齿轮单元(50)连接且将恒定负载传递给驱动轴(30)。

Cloa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遮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恒定负载单元的遮蔽装置,其中,该恒定负载单元对用于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输入恒定负载。
技术介绍
作为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遮蔽装置的一例,已知有百褶帘(pleatedscreen)或者横式百叶窗。百褶帘具备作为遮蔽构件的帘布,随着帘布的下降,所下降部分的帘布的负载从帘布的最上部起依次被从升降绳除去。横式百叶窗作为遮蔽构件而具备多层的叶片(slat),随着各层的叶片下降,各层叶片从最上层的叶片起依次被方向控制绳(ruddercord)支撑。关于使这些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中的转矩,越是使遮蔽构件下降,越是随着遮蔽构件的负载的降低而降低,相反地,越是使遮蔽构件上升,越是随着遮蔽构件的负载的增大而增大。其结果是,由于驱动轴中的转矩的变化,迫使驱动驱动轴的利用者调节其操作力。因此,在上述遮蔽装置中,被提出如下的提案,即:安装预先对驱动轴施加与遮蔽构件的重量大致均衡的转矩的恒定负载单元,由此,能够抑制源于遮蔽构件的重量的转矩的变动,或者,实现遮蔽构件的自动上升或下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300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各种遮蔽装置中,用于将驱动轴和恒定负载单元机械连接的齿轮机构、或者遮蔽构件的重量或驱动轴的根数等,根据装置规格分别不同。在装置规格的多样性加速化的近年来,在相互不同的装置规格中谋求结构构件的通用化,成为提高遮蔽装置的生产率方面的重要课题。例如,在驱动轴为一根的装置规格中,一个恒定负载单元与一个驱动轴机械连接。另外,在驱动轴为两根的装置规格中,被要求一个恒定负载单元与一个驱动轴机械连接,但不与另一个驱动轴机械连接的结构。其结果是,上述恒定负载单元被要求能够适应不同根数的驱动轴中的互换性。例如,在安装将驱动轴和恒定负载单元机械连接的齿轮单元且驱动轴为一根的装置规格中,一个齿轮单元与一根驱动轴机械连接。另外,在驱动轴为两根的装置规格中,被要求一个齿轮单元与一个驱动轴机械连接,但不与另一个驱动轴机械连接的结构。其结果是,上述齿轮单元也被要求能够适应不同根数的驱动轴中的互换性。例如,在遮蔽构件的重量较小的装置规格中,对恒定负载单元的输出要求与该重量相对应的较小的恒定负载,而在遮蔽构件的重量较大的装置规格中,对恒定负载单元的输出要求与该重量相对应的较大的恒定负载。其结果是,包含恒定负载单元在内的驱动力的传递机构,被要求能够适应不同重量的遮蔽构件中的互换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蔽装置,该遮蔽装置能够在具备恒定负载单元的遮蔽装置中实现相互不同的装置规格中的结构构件的通用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遮蔽装置,具备:用于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和输出施加于上述驱动轴用的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单元,在该遮蔽装置中,上述恒定负载单元能够切换相对于上述驱动轴以单体形式使用的单体使用和连结使用,其中,该连结使用是指:在相对于上述单体使用上下翻转的配置形态下,与对上述驱动轴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单元连接且将上述恒定负载传递给上述驱动轴。在上述遮蔽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遮蔽装置还具备与上述恒定负载单元连接且将恒定负载传递给上述驱动轴的另一恒定负载单元。在上述遮蔽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遮蔽装置还具备与上述变速单元连接且将恒定负载传递给上述驱动轴的另一恒定负载单元。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遮蔽装置,具备:用于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和输出施加于上述驱动轴用的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单元,在该遮蔽装置中,上述恒定负载单元具有输出上述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传递部,上述恒定负载传递部构成为能够对该恒定负载传递部安装连接构件或从该恒定负载传递部拆卸连接构件,通过上述连接构件的安装,使上述驱动轴和上述恒定负载传递部一体旋转,通过上述连接构件的拆卸,使上述驱动轴和上述恒定负载传递部相对旋转。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遮蔽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在该遮蔽装置中,具备:驱动传递构件,其传递用于使上述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力;卷绕构件,其进行上述驱动传递构件的卷绕或者解绕;制动机构,其通过与上述驱动传递构件的接触,对上述驱动传递构件赋予移动的阻力,上述制动机构在上述卷绕构件的径向外侧与上述驱动传递构件接触。在上述遮蔽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驱动传递构件是绳或者带,上述遮蔽装置还具备盖,该盖抑制上述驱动传递构件移动时,上述驱动传递构件朝向上述卷绕构件的径向外侧翘起。在上述遮蔽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制动机构通过位于上述卷绕构件的上方,以上述驱动传递构件从相对于上述卷绕构件的前侧或后侧开始卷绕在上述卷绕构件的形态,与上述驱动传递构件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遮蔽装置的一例的百褶帘的正面结构的主视图。图2中的(a)和(b)分别是表示上梁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顶视图以及侧视图。图3是表示左右翻转姿势下的齿轮单元的分解立体结构的立体图。图4中的(a)和(b)分别是齿轮单元的侧视图以及顶视图。图5是表示上下以及左右翻转姿势下的恒定负载单元的分解立体结构的立体图。图6中的(a)和(b)分别是恒定负载单元的侧视图以及顶视图。图7是表示第一连接形态下的百褶帘作用的作用图。图8是表示第二连接形态下的上梁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顶视图。图9是将连接构件的结构和恒定负载单元一同表示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第二连接形态下的百褶帘作用的作用图。图11中的(a)和(b)分别是表示第三连接形态下的上梁内部结构的顶视图以及侧视图。图12是表示第三连接形态下的百褶帘作用的作用图。图13中的(a)和(b)分别是表示第四连接形态下的上梁内部结构的顶视图以及侧视图。图14是表示第四连接形态下的百褶帘作用的作用图。图15中的(a)和(b)分别是表示第五连接形态下的百褶帘整体结构的主视图以及表示上梁内部结构的顶视图。图16是表示第五连接形态下的百褶帘作用的作用图。图17是表示第五连接形态下的百褶帘作用的作用图。图18中的(a)和(b)分别是卷绕单元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图19是表示箱盖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0中的(a)、(b)、(c)分别是表示卷绕单元中的升降绳的卷绕形态的图。图21中的(a)、(b)、(c)分别是表示卷绕单元中的升降绳的卷绕形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1,对作为遮蔽装置的一例的百褶帘(pleatedscreen)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关于单元和驱动轴的连接形态的一例,以第一连接形态至第五连接形态的顺序依次进行说明。首先,使用第一连接形态的百褶帘说明各连接形态中通用的驱动轴以及单元的结构,接着,说明第一连接形态至第五连接形态的具体结构。最后,说明第一连接形态至第五连接形态中共同适用的升降绳的制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蔽装置,其具备:/n用于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n输出施加于所述驱动轴用的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单元;/n所述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恒定负载单元能够切换相对于所述驱动轴以单体形式使用的单体使用和连结使用,其中,该连结使用是指:在相对于所述单体使用上下翻转的配置形态下,与对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单元连接且将所述恒定负载传递给所述驱动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8 JP 2017-1729251.一种遮蔽装置,其具备:
用于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
输出施加于所述驱动轴用的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单元;
所述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恒定负载单元能够切换相对于所述驱动轴以单体形式使用的单体使用和连结使用,其中,该连结使用是指:在相对于所述单体使用上下翻转的配置形态下,与对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单元连接且将所述恒定负载传递给所述驱动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装置还具备与所述恒定负载单元连接且将恒定负载传递给所述驱动轴的另一恒定负载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装置还具备与所述变速单元连接且将恒定负载传递给所述驱动轴的另一恒定负载单元。


4.一种遮蔽装置,其具备:
用于使遮蔽构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轴,
输出施加于所述驱动轴用的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单元;
所述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恒定负载单元具有输出所述恒定负载的恒定负载传递部,
所述恒定负载传递部构成为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坂翼
申请(专利权)人: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