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以及窗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739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转轮;该转轮(1)具有:转轮主体(3),其安装在窗帘导轨(2)外侧,且上端侧(3a)被窗帘导轨(2)的外表面(2a)支撑,钩部(5),其设置在转轮主体(3)的下端侧(3b)上,且用于钩挂窗帘挂钩(4),以及金属构件(10),其设置为从转轮主体(3)的下端侧(3b)延伸至上端侧(3a)且呈C字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轮以及窗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轮(runner)以及窗帘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下的窗帘装置,已知有如下的转轮,即:该转轮设有悬挂支撑窗帘的钩部,且具有安装于窗帘导轨外侧的呈C字状的转轮主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15115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转轮中,在转轮主体上呈一体地形成有钩部。因此,当应力集中而对钩部施加急剧的负载时,存在着转轮主体或钩部被损坏的可能性。当转轮主体或钩部被损坏时,无法重新设置被损坏的转轮后继续使用。因此,要求提供一种即使被施加某种程度的负载,也不易被损坏的转轮。进一步地,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转轮中,在转轮主体上呈一体地形成有钩部。因此,当过大的负载施加于钩部上时,存在着转轮主体或钩部被损坏的可能性。当转轮主体或钩部被损坏时,无法将被损坏的转轮重新设置成可以悬挂支撑窗帘的状态并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根据这种观点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轮,其特征在于,/n具有:/n转轮主体,其安装在窗帘导轨的外侧,且上端侧被所述窗帘导轨的外表面支撑,/n钩部,其设置在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上,且用于钩挂窗帘挂钩,以及/n加强构件,其设置为从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延伸至上端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1 JP 2019-109016;20190611 JP 2019-1090261.一种转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转轮主体,其安装在窗帘导轨的外侧,且上端侧被所述窗帘导轨的外表面支撑,
钩部,其设置在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上,且用于钩挂窗帘挂钩,以及
加强构件,其设置为从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延伸至上端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轮主体的径向外侧面上,至少从上端侧至下端侧延伸设置有凹槽,
所述加强构件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金属制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是呈直线状地连接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和上端侧的金属线构件。


4.一种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转轮和外侧安装有所述转轮的窗帘导轨,
所述窗帘导轨上形成有狭缝,该狭缝从所述窗帘导轨的上端侧贯通至下端侧,且沿所述窗帘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供所述金属线构件插通。


5.一种转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转轮主体,其安装在窗帘导轨的外侧,且上端侧被所述窗帘导轨的外表面支撑,
钩部,其设置在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上,且用于钩挂窗帘挂钩,以及
冲击吸收部,其配置在所述转轮主体和所述钩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是连接所述转轮主体和所述钩部之间的弹性构件。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的下端侧被所述转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部具有从下端侧贯通至上端侧的贯通部,
所述钩部插通于所述贯通部中,
所述钩部的上端部卡定在所述冲击吸收部的上端部上。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转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的上端侧被支撑在所述转轮主体上,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的下端侧上连接有所述钩部的上端部。


9.一种窗帘装置,其具有安装在窗帘导轨外侧的转轮,
所述窗帘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转轮具有:
转轮主体,其上端侧被所述窗帘导轨的外表面支撑,
钩部,其设置在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上,且用于钩挂窗帘挂钩,以及
被卡定部,其从所述转轮主体的下端侧朝向所述窗帘导轨延伸,并且,沿上下方向卡定在所述窗帘导轨上;
在所述窗帘导轨的下端侧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波户武信佐藤润一名波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