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64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44
本申请公开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有管脚;管帽,所述管帽位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帽与所述衬底形成容置空间;透镜,所述透镜嵌设在所述管帽远离所述衬底的端面上,所述透镜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抗反射结构,所述抗反射结构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透镜的中轴线上;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以解决,由于现有半导体激光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向光自混合干涉效应而影响光电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等问题。

A coaxial laser TO-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
本申请涉及一种TO-CAN(transistor-outlinecanpackage,晶体管引线式外壳封装),具体的涉及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
技术介绍
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光电转换效率高、工作寿命长和高速直接调制等优点,是通信、光泵浦激光器、光信息存储等的重要光源,也是高效单色光源光电子系统中的核心器件,在工业生产和军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使用的过程中,部分出射激光束会被外部物体反射或散射,形成反向光,当反向光重新射回到激光谐振腔内时,反向光会与激光谐振腔内的振荡光束发生干涉。由于反向光携载外部物体信息,因此它与振荡光束相混合后,会调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形成激光器的自混合干涉效应。然而,在利用红外激光光谱吸收原理来测量气体成分和浓度的光电技术应用中,激光器自混合干涉效应,会导致光路系统间产生自耦合效应,使激光器运行不稳定并产生系统反射噪声,这种系统反射噪声会给探测信号带来很强的本底噪音,极大的影响测量精度和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在光纤通信领域,这种系统反射噪声会使光纤链路上的光放大器发生变化并产生自激励,造成整个光纤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由此可见,如何解决反向光带来的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以解决,由于现有半导体激光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向光自混合干涉效应而影响光电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或者在光纤通讯领域导致光纤通讯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有管脚;管帽,所述管帽位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帽与所述衬底形成容置空间;透镜,所述透镜嵌设在所述管帽远离所述衬底的端面上,所述透镜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抗反射结构,所述抗反射结构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透镜的中轴线上;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有管脚;管帽,所述管帽位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帽与所述衬底形成容置空间;透镜,所述透镜嵌设在所述管帽远离所述衬底的端面上,所述透镜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抗反射结构,所述抗反射结构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透镜的中轴线上;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可以解决,由于现有半导体激光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向光自混合干涉效应而影响光电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或者在光纤通讯领域导致光纤通讯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同轴激光器TO-CAN的光路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光学吸收涂层的正视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同轴激光器TO-CAN的光路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同轴激光器TO-CAN的光路图;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所示实施例的同轴激光器TO-CAN的光路图;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示实施例的同轴激光器TO-CAN的光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同轴激光器TO-CAN是圆柱形的激光器晶体管封装模组。同轴激光器TO-CAN包括:衬底1、与衬底1的一侧11固定连接的管脚2、与衬底1的另一侧12固定连接的管帽3、嵌设在管帽3远离衬底1端面上的透镜4和与衬底1另一侧12表面固定连接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衬底1用于固定连接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衬底1与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可以是焊接连接,管脚2与衬底也可以是焊接连接,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管脚2用于将同轴激光器TO-CAN连接到其他装置上。管帽3可以在远离衬底1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31(图1中虚线框所示),通过通孔31,透镜4嵌设在管帽3远离衬底1的端面上。其中,透镜4可以部分嵌设于通孔31内,也可以全部嵌设于通孔31内,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管帽3和衬底1形成一容置空间,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位于容置空间内,所述容置空间起到容纳和保护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的作用。管帽3和衬底1的另一侧12可以是焊接连接,在焊接连接处还可以涂抹密封胶,使得透镜4、管帽3与衬底1形成一密封空间,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置于密封空间内可以增加其使用寿命。透镜4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抗反射结构41,图1所示抗反射结构41位于透镜4远离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一侧的表面上,抗反射结构41的几何中心位于透镜4的中轴线42上。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作为光源,发出激光光束(图1中未示出),透镜4对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发出的激光光束起到聚焦和准直的作用,管帽3对于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起到密封和防护的作用。图1所示管脚2的数量只是示意性的,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透镜4的焦距可以是9.7mm,所述9.7mm只是示意性的说明,只要满足透镜对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发出的激光光束起到聚焦和准直的作用即可,本申请对于透镜4的焦距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附图对于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的详细结构未作示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包括激光谐振腔,激光谐振腔用于振荡激光束在其内的往复反射振荡以输出激光束。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同轴激光器TO-CAN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当部分出射激光束(图2中未示出)被外部物体反射或散射后形成反向光F,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1),所述衬底(1)的一侧(11)表面设有管脚(2);/n管帽(3),所述管帽(3)位于所述衬底(1)的另一侧(12),与所述衬底(1)的另一侧(12)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帽(3)与所述衬底(1)形成容置空间;/n透镜(4),所述透镜(4)嵌设在所述管帽(3)远离所述衬底(1)的端面上,所述透镜(4)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抗反射结构(41),所述抗反射结构(41)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透镜(4)的中轴线(42)上;/n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与所述衬底(1)的另一侧(12)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激光器TO-CAN,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1),所述衬底(1)的一侧(11)表面设有管脚(2);
管帽(3),所述管帽(3)位于所述衬底(1)的另一侧(12),与所述衬底(1)的另一侧(12)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帽(3)与所述衬底(1)形成容置空间;
透镜(4),所述透镜(4)嵌设在所述管帽(3)远离所述衬底(1)的端面上,所述透镜(4)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抗反射结构(41),所述抗反射结构(41)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透镜(4)的中轴线(42)上;
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与所述衬底(1)的另一侧(12)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激光器TO-CAN,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结构(41)设置在所述透镜(4)远离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一侧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激光器TO-CAN,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结构(41)设置在所述透镜(4)靠近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5)一侧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激光器TO-CAN,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结构(41)为光学吸收涂层(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激光器TO-CAN,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吸收涂层(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红宁雅农刘统玉金光贤孟辉蔡德宇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