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快充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60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快充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通过向电解液中加入含有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以及二氟磷酸锂,将所述电解液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时,其能够使适用于大倍率充放电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同时具有优异的高温储存和低温放电性能。其中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中硫氧键和磷氧键共同在负极形成坚固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有效抑制大倍率充放电时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再加上二氟磷酸锂可降低负极充电阻抗,确保锂离子在其中的快速传递,同时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可在正极表面发生络合作用,抑制正极金属离子的溶出,降低大倍率充放电时电芯中的极化副反应。

An electrolyte and lithium-ion battery for fast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快充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快充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产品的发展,消费者对缩短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和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更加迫切,相应地对锂离子电池充电速度和电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电子产品的工作环境不同,比如在寒冷地区电池无法正常放电,这就更加要求锂离子电池要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电性能影响重大。通过优化电解液添加剂,改善电解液/电极界面性质,降低界面阻抗,可有效抑制电解液氧化分解产气,也可改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动力学性能。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适用于快充的高电压软包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同时要求其组成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高温储存和低温充放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长、低温性能差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快充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在高倍率下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同时其还具有良好的高温储存和低温充放电性能。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添加剂和锂盐,其中,所述的添加剂包括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和二氟磷酸锂(LiPF2O2);式1中,R1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亚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亚烯基;式2中,R2选自氢原子、氰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烯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炔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优选为A1和A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5-2wt%,优选为0.5-1wt%。例如为0.5wt%、0.8wt%、1.0wt%、1.2wt%、1.5wt%、1.8wt%或2wt%。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优选为B1、B2、B3和B4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1-5wt%,优选为0.5-2wt%。例如为0.1wt%、0.2wt%、0.3wt%、0.5wt%、0.8wt%、1wt%、1.2wt%、1.5wt%、2wt%、2.5wt%、2.8wt%、3wt%、3.5wt%、4wt%、4.5wt%或5wt%。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二氟磷酸锂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1-2wt%,优选为0.1-1wt%。例如为0.1wt%、0.2wt%、0.3wt%、0.5wt%、0.8wt%、1wt%、1.2wt%、1.5wt%、1.8wt%或2wt%。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酸正丙酯和如下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乙酸丙酯、乙酸正丁酯、丙酸乙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丙酸正丙酯的使用量占有机溶剂总质量的10-60wt%,优选为15-55wt%,还优选为35-50wt%。例如为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55wt%或60wt%。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高氯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解液中还包括其他腈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碳酸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他腈类化合物优选为丁二腈、戊二腈、己二腈、庚二腈、辛二腈、甘油三腈、乙氧基五氟磷腈、1,3,6-己烷三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硫化合物优选为1,3-丙烷磺酸内酯、1,3-丙烯磺酸内酯、硫酸乙烯酯、硫酸亚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碳酸酯化合物优选为碳酸亚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他腈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或碳酸酯化合物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20wt%。例如为0.1wt%、0.2wt%、0.3wt%、0.5wt%、0.8wt%、1wt%、1.2wt%、1.5wt%、2wt%、2.5wt%、2.8wt%、3wt%、3.5wt%、4wt%、4.5wt%、5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或20wt%。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电解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机溶剂、锂盐和上述添加剂混合,制备得到所述电解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解液。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还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中间。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的隔膜可以防止两个极片接触导致的电流短路,同时可使锂离子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选自铜箔,例如为电解铜箔或压延铜箔。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和负极粘结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石墨、硅材料、硅碳复合材料、硅氧材料、合金材料和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极集流体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选自铝箔。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粘结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含锂的化合物。所述含锂的化合物包括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锂过渡金属磷酸盐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正极活性物质在涂布时,其压实密度为3.8-4.4mg/cm3,负极活性物质在涂布时,其压实密度为1.5-1.9mg/cm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隔膜选自多孔薄膜。其中,所述隔膜多为聚合物制成的多孔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快充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通过向电解液中加入含有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以及二氟磷酸锂,将所述电解液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时,其能够适用于大倍率充放电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同时具有优异的高温储存和低温放电性能。其中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中硫氧键和磷氧键共同在负极形成坚固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有效抑制大倍率充放电时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再加上二氟磷酸锂可降低负极充电阻抗,确保锂离子在其中的快速传递,这可以改善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同时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可在正极表面发生络合作用,抑制正极金属离子的溶出,降低大倍率充放电时电芯中的极化副反应,这可以改善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添加剂和锂盐,其中,所述的添加剂包括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和二氟磷酸锂(LiP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添加剂和锂盐,其中,所述的添加剂包括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和二氟磷酸锂(LiPF2O2);



式1中,R1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亚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亚烯基;
式2中,R2选自氢原子、氰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烯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4炔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为A1和A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式1所示的锂盐化合物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5-2wt%,优选为0.5-1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为B1、B2、B3和B4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式2所示的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1-5wt%,优选为0.5-2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二氟磷酸锂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1-2wt%,优选为0.1-1wt%。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酸正丙酯和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英迪王龙王海李素丽李俊义徐延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