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45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冰晶粒子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侧隔板和压盖,第二模壳上的模壳安装滑条与第一模壳上的模壳安装滑槽配合滑动连接,底座的上表面设置底隔板,侧隔板上的侧隔板安装滑条配合与模壳内壁的侧隔板安装滑槽滑动接触,紧贴侧隔板上表面设有顶隔板,压盖通过螺栓与模壳的螺栓耳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脱模时,通过对压盖进行固定的螺栓进行松卸,将压盖进行拆卸,再将顶隔板取下,通过将第二模壳向上进行滑动,可将第二模壳进行取下,此时成型的模型大部分被暴露,便于将模型进行取下。

A kind of forming die for convenient splicing cirrus cloud ice crystal particle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冰晶粒子模具
,具体为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在用于毫米波散射测试的卷云冰晶粒子模型中,通常采用化学物质,配制成有关物理常数与冰相近的材料,将配制完成后的材料注入金属壳模中进行成型。通常的金属壳模脱料口较小,特别是对一些多面型的模型,其脱膜较为困难;模具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在模具内部残留一些化学物质或者对模具内壁造成腐蚀,需要对整体的模具进行更换,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侧隔板和压盖,所述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均为二分之一的正六边筒体,第一模壳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正六边形的底座,所述第二模壳底面紧贴底座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侧面紧密贴合构成正六边筒体,所述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相贴合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模壳安装滑槽,模壳安装滑槽沿垂直底座上表面方向开设,第二模壳与第一模壳相贴合的两侧面一体成型有模壳安装滑条,且模壳安装滑条与模壳安装滑槽配合滑动连接,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板状的底隔板,所述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的内部每个侧面均开设有侧隔板安装滑槽,侧隔板安装滑槽沿垂直底座上表面开设,所述侧隔板的背部侧壁一体成型有侧隔板安装滑条,且侧隔板安装滑条配合与侧隔板安装滑槽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的上端开设有呈正六边形的凹槽,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上端的凹槽内部卡设有顶隔板,所述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的上端外壁焊接有螺栓耳,压盖下表面紧贴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的上表面设置,且压盖通过螺栓与螺栓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隔板紧贴底座的上表面设置,底隔板的侧壁与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侧隔板的底面紧贴底隔板的上表面,多个侧隔板的侧面相互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顶隔板的侧壁与凹槽的侧壁紧密贴合,顶隔板的下表面紧贴侧隔板的上表面设置。优选的,所述压盖的下表面中部粘合有压块,压块紧贴顶隔板的上表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底隔板、顶隔板和多个侧隔板包围构成密封的成型内腔,底隔板、顶隔板和多个侧隔板均可被进行更换,且更换的成本较低;2.本技术进行脱模时,通过对压盖进行固定的螺栓进行松卸,将压盖进行拆卸,再将顶隔板取下,通过将第二模壳向上进行滑动,可将第二模壳进行取下,此时成型的模型大部分被暴露,便于将模型进行取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图中: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101、底座2、底隔板3、顶隔板4、侧隔板5、压盖6、模壳安装滑槽7、模壳安装滑条8、侧隔板安装滑槽9、侧隔板安装滑条10、螺栓耳11、压块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101、侧隔板5和压盖6,本技术以制作正六边柱型的冰晶粒子模型为例,如图1所示,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均为二分之一的正六边筒体,第一模壳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正六边形的底座2,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侧面紧密贴合构成正六边筒体,第一模壳1与第二模壳101相贴合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切面呈“凸”字形的模壳安装滑槽7,模壳安装滑槽7沿垂直底座2上表面方向开设,第二模壳101与第一模壳1相贴合的两侧面一体成型有切面呈“凸”字形的模壳安装滑条8,将模壳安装滑条8与模壳安装滑槽7配合滑动连接,使得第二模壳101底面紧贴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方便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结合图1和图2所示,紧贴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板状的底隔板3,底隔板3的侧壁与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内部每个侧面均开设有切面呈“凸”字形的侧隔板安装滑槽9,侧隔板安装滑槽9沿垂直底座2上表面开设,侧隔板5的背部侧壁一体成型有切面呈“凸”字形的侧隔板安装滑条10,且侧隔板安装滑条10配合与侧隔板安装滑槽9滑动接触,结合图2和图3所示,侧隔板5的底面紧贴底隔板3的上表面,多个侧隔板5的侧面相互紧密贴合,其中侧隔板5可快速安装在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内侧壁上,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侧隔板5内壁粘合了化学物质或者腐蚀时,也可对侧隔板5进行快速拆卸,方便对侧隔板5进行更换,避免了对整个模具进行更换,较为经济。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上端开设有呈正六边形的凹槽,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上端的凹槽内部卡设有顶隔板4,顶隔板4的侧壁与凹槽的侧壁紧密贴合,顶隔板4的下表面紧贴侧隔板5的上表面设置,其中,底隔板3、顶隔板4和多个侧隔板5包围构成密封的成型内腔,底隔板3、顶隔板4和多个侧隔板5均可被进行更换,且更换的成本较低。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上端外壁焊接有螺栓耳11,压盖6下表面紧贴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上表面设置,且压盖6通过螺栓与螺栓耳11固定连接,压盖6的下表面中部粘合有压块12,压块12紧贴顶隔板4的上表面设置,压块12对顶隔板4进行紧压,保证顶隔板4的下表面与侧隔板5的上表面紧密接触,顶隔板4、压盖6和压块12的中部开设有相对应的进料口,用于灌入成型材料。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先将底隔板3紧贴放置在底座2的上表面,通过将第二模壳101所设的两条模壳安装滑条8配合与第一模壳1所开设的两条模壳安装滑槽7进行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构成正六边筒体,再将侧隔板5背部所设的侧隔板安装滑条10与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101内壁所设开设的侧隔板安装滑槽9配合滑动连接,紧贴侧隔板5的上表面放置有顶隔板4,最后通过螺栓将压盖6固定在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101的上端,使得压盖6下表面所粘合的压块12对顶隔板4进行紧压,其中,底隔板3、顶隔板4和多个侧隔板5包围构成密封的成型内腔,底隔板3、顶隔板4和多个侧隔板5均可被进行更换,且更换的成本较低,第一模壳1、压盖6和压块12的中部开设有相对应的进料口,用于灌入成型材料;脱模时,通过对压盖6进行固定的螺栓进行松卸,将压盖6进行拆卸,再将顶隔板4取下,通过将第二模壳101向上进行滑动,可将第二模壳101进行取下,此时成型的模型大部分被暴露,便于将模型进行取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101)、侧隔板(5)和压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均为二分之一的正六边筒体,第一模壳(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正六边形的底座(2),所述第二模壳(101)底面紧贴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侧面紧密贴合构成正六边筒体,所述第一模壳(1)与第二模壳(101)相贴合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模壳安装滑槽(7),模壳安装滑槽(7)沿垂直底座(2)上表面方向开设,第二模壳(101)与第一模壳(1)相贴合的两侧面一体成型有模壳安装滑条(8),且模壳安装滑条(8)与模壳安装滑槽(7)配合滑动连接,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板状的底隔板(3),所述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内部每个侧面均开设有侧隔板安装滑槽(9),侧隔板安装滑槽(9)沿垂直底座(2)上表面开设,所述侧隔板(5)的背部侧壁一体成型有侧隔板安装滑条(10),且侧隔板安装滑条(10)配合与侧隔板安装滑槽(9)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上端开设有呈正六边形的凹槽,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上端的凹槽内部卡设有顶隔板(4),所述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上端外壁焊接有螺栓耳(11),压盖(6)下表面紧贴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上表面设置,且压盖(6)通过螺栓与螺栓耳(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拼接式卷云冰晶粒子模型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101)、侧隔板(5)和压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均为二分之一的正六边筒体,第一模壳(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正六边形的底座(2),所述第二模壳(101)底面紧贴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侧面紧密贴合构成正六边筒体,所述第一模壳(1)与第二模壳(101)相贴合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模壳安装滑槽(7),模壳安装滑槽(7)沿垂直底座(2)上表面方向开设,第二模壳(101)与第一模壳(1)相贴合的两侧面一体成型有模壳安装滑条(8),且模壳安装滑条(8)与模壳安装滑槽(7)配合滑动连接,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板状的底隔板(3),所述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内部每个侧面均开设有侧隔板安装滑槽(9),侧隔板安装滑槽(9)沿垂直底座(2)上表面开设,所述侧隔板(5)的背部侧壁一体成型有侧隔板安装滑条(10),且侧隔板安装滑条(10)配合与侧隔板安装滑槽(9)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01)的上端开设有呈正六边形的凹槽,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神河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