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辨识装置与穿戴式载体本申请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610592548.9,申请日:2016年07月26日,专利技术名称:生物辨识装置及方法与穿戴式载体)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辨识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辨识装置与应用此生物辨识装置的穿戴式载体。
技术介绍
生物辨识在当前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生物辨识种类目前主要包括脸部、虹膜、静脉和指纹辨识等。以目前技术而言,针对智慧穿戴装置尚未出现身分辨识的解决办法,其因归咎于穿戴装置需要轻薄的身分辨识系统。再者,若以指、掌静脉辨识为例,大多先做静脉影像撷取,以目前技术而言,影像的数据量较大,处理速度过慢,且整张的影像撷取功耗较大,并不适合作为智慧穿戴装置的身分识别之用。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具有低功耗、模块薄型化且处理速度快的生物辨识装置,已成为设计生物辨识装置时的重大技术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辨识装置,采用光学层来达到薄型化的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戴式载体,具有上述的生物辨识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辨识装置,用以辨识生物的部位的生物特征,该生物辨识装置包括:/n基板;/n影像感测器,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包括多个感光单元;/n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些红外光发光二极管与该些感光单元交错排列;以及/n光学层,包括多个透镜部,其中该些透镜部对位于部分该些感光单元,各该透镜部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对应的该感光单元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30 TW 105120683;20150729 US 62/198,6451.一种生物辨识装置,用以辨识生物的部位的生物特征,该生物辨识装置包括:
基板;
影像感测器,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包括多个感光单元;
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些红外光发光二极管与该些感光单元交错排列;以及
光学层,包括多个透镜部,其中该些透镜部对位于部分该些感光单元,各该透镜部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对应的该感光单元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些感光单元与该些红外光发光二极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光学层还包括透光平板部,该透光平板部配置于该基板上且覆盖该些红外光发光二极管与该些感光单元,而该些透镜部位于该透光平板部的顶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各该红外光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上表面,而各该感光单元具有第二上表面,且该第一上表面低于该第二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各该红外光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上表面,而各该感光单元具有第二上表面,且该第一上表面高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嘉信,方彦翔,吴明宪,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