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024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用具。内火盖包括火孔部,火孔部内设有空腔,空腔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空腔的多个第一齿形火孔和多个第二齿形火孔,第一齿形火孔和第二齿形火孔沿内火盖的周向交错间隔设置,第一齿形火孔的尺寸大于第二齿形火孔的尺寸,火孔部包括与每个第二齿形火孔出气口间隔相对的挡板结构,挡板结构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齿形火孔之间,挡板结构与第二齿孔火孔之间形成有燃气通道,燃气通道连通相邻两个第一齿形火孔的根部。上述实施方式的内火盖采用大、小火齿在周向上交错设置,并在小火齿的出气口处设置挡板结构。该结构阻挡了燃气的直喷,燃气需绕过挡板才能与空气接触,降低了燃气与空气接触时的速度,防止离焰和脱火。

Internal fire cover, burner and gas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带稳焰结构的内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用具包括有燃烧器,通过燃烧器向外喷射的燃气点燃来形成火焰,这样的燃气用具已被人们广泛地用于煮食和加热用。具体地,内环火盖开设有火孔,燃气会从火孔向外喷射,燃气经点燃后燃烧来形成火焰。然而,燃气从火孔流出会带走火孔根部的热量,容易导致燃气不容易被点燃,从而导致离焰和脱火的发生。因此,为了防止燃气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离焰和脱火,需对燃烧器增加可靠的稳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用具。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内火盖,其包括火孔部,所述火孔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多个第一齿形火孔和多个第二齿形火孔,所述第一齿形火孔和所述第二齿形火孔沿所述内火盖的周向交错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齿形火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的尺寸,所述火孔部包括与每个所述第二齿形火孔出气口间隔相对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形火孔之间,所述挡板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火孔部,所述火孔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多个第一齿形火孔和多个第二齿形火孔,所述第一齿形火孔和所述第二齿形火孔沿所述内火盖的周向交错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齿形火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的尺寸,所述火孔部包括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出气口间隔相对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形火孔之间,所述挡板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之间形成有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形火孔的根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火孔部,所述火孔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多个第一齿形火孔和多个第二齿形火孔,所述第一齿形火孔和所述第二齿形火孔沿所述内火盖的周向交错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齿形火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的尺寸,所述火孔部包括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出气口间隔相对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形火孔之间,所述挡板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形火孔之间形成有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形火孔的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部的外周面设有台阶面,所述挡板结构凸设在所述台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包括部分地位于所述空腔内的柱部,所述柱部连接所述火孔部,所述柱部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环形空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松茂何贤德张炳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