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步流水线电路的死锁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步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步流水线电路的死锁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异步流水线是异步电路设计的典型场景,由于采用异步握手信号进行控制,消除了全局时钟,具有数据驱动的特性,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同步电路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特别是全局时钟分布导致的跨时钟域问题,具有低动态功耗、时序健壮、良好电磁兼容性、良好扩展性、支持模块化设计等优点,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设计异步流水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容错能力。伴随着半导体工艺尺寸的大幅度减小,芯片电源电压不断降低,时钟频率不断提高,芯片密度持续增大,电子器件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各类噪声源、高能粒子辐射等更容易引发信号传输延迟和瞬时翻转,信号传输延迟变化导致的时序错误,信号短时间错误翻转导致的瞬时逻辑错误,以及由于制造缺陷或者长期运转磨损导致的永久逻辑错误等,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这些都对异步流水线的可靠性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在异步流水线中,一个1比特位的逻辑错误不仅能够污染数据,还能够扰乱甚至破坏握手过程,使得握手请求得不到应答,或者应答完成时,流水线无法接收新的请求,导致异步流水线发生“电路死锁”。逻辑错误可以分为瞬时错误和永久错误。常见的瞬时错误为正向即高电平,或者负向即低电平的毛刺信号跳变,电路本身没有受到破坏,错误发生后会在较短时间内自动消除,不会影响接下来的信号变化;而永久错误是指电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导致其电路特性永久发生改变,为了简化永久错误的行为分析,通常使用“stuck-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步流水线电路的死锁检测电路,安装在异步流水线电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上游检测匹配电路和下游特征匹配电路;/n所述上游检测匹配电路与受保护异步流水段的发送端流水站并联,用于根据发送端流水站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发送端流水站是否为错误上游流水站;/n所述下游特征匹配电路与受保护异步流水段的接收端流水站并联,用于根据接收端流水站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接收端流水站是否为错误下游流水站;/n所述上游检测匹配电路和下游特征匹配电路通讯连接,用于根据上游流水站和下游流水站的错误状态判断受保护异步流水段是否发生死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步流水线电路的死锁检测电路,安装在异步流水线电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上游检测匹配电路和下游特征匹配电路;
所述上游检测匹配电路与受保护异步流水段的发送端流水站并联,用于根据发送端流水站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发送端流水站是否为错误上游流水站;
所述下游特征匹配电路与受保护异步流水段的接收端流水站并联,用于根据接收端流水站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接收端流水站是否为错误下游流水站;
所述上游检测匹配电路和下游特征匹配电路通讯连接,用于根据上游流水站和下游流水站的错误状态判断受保护异步流水段是否发生死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流水线电路的死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检测匹配电路包括翻转检测器、上游特征匹配器、同步器、控制状态机和时钟计数器;
所述翻转检测器包括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所述翻转检测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所述发送端流水站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状态机连接;所述上游特征匹配器包括三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翻转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游特征匹配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上游特征匹配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入所述发送端流水站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第三输入端接入所述发送端流水站输入端的完成检测信号;
所述上游特征匹配器、同步器和控制状态机依次连接,所述同步器用于对所述上游特征匹配器输出的信号按照所述控制状态机的时钟进行同步,并将生成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状态机;
所述时钟计数器与所述控制状态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状态机的发送超时信号;
所述控制状态机与所述下游特征匹配电路进行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下游特征匹配电路发送询问信号并接收所述下游特征匹配电路的应答,从而判断受保护的异步流水线段是否发生死锁;
所述控制状态机与外部电路连接,用于通知外部电路受保护的异步流水段发生死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步流水线电路的死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特征匹配器包括异或门(11)和与门(12);
所述异或门(1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接入所述发送端流水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所述异或门(11)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门(12)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翻转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门(1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步流水线电路的死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特征匹配电路包括:同或门(9)和非对称C单元(8);
所述同或门(9)的两个输入端分别接入所述接收端流水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完成检测信号,所述同或门(9)的输出端与所述非对称C单元(8)的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非对称C单元(8)的普通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状态机连接,所述非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达,宋威,戴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