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907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包括2个下支架,左上支架、右上支架,旋转支架,卡箍和多个螺栓组件;右侧壁上设有右侧弧形安装孔,安装平板下方设有下侧弧形安装孔;右上支架和左上支架的第一折边分别与右侧壁、左侧壁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右侧壁的第一折边通过螺栓组件安装至右侧弧形安装孔内;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二折边分别与2个下支架的垂直折边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三折边分别与2个下支架的水平折边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形;通过所述卡箍、螺栓组件将监测系统安装装置透过下侧弧形安装孔安装于旋转支架上。该固定支架在安装方便调节监测角度,以对准被监测物。

A fixed support for transmission line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
,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视频监测应用中,被监测对象常因位置已经固定,且其周围空间有限、障碍较多,在固定监测装置时,为对准被检测对象,必须对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严格挑选。为减少监测装置固定支架安装位置的这种限制,降低施工难度,需设计一种支架,通过该支架,能调节监测装置的角度,快速对准被监测对象,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能够调节监测角度,以对准被监测物。其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包括2个下支架22,左上支架23、右上支架24,旋转支架25,2对卡箍26和多个螺栓组件;旋转支架5具有左侧壁、右侧壁和安装平板,所述右侧壁上设有右侧弧形安装孔,所述安装平板下方设有下侧弧形安装孔;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分别具有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和第三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垂直,所述第三折边和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均垂直;所述右上支架和左上支架的第一折边分别与所述右侧壁、左侧壁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右侧壁的第一折边还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安装至所述右侧弧形安装孔内;所述下支架也具有垂直折边和水平折边,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二折边分别与2个所述下支架的垂直折边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三折边分别与2个所述下支架的水平折边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且通过所述螺栓组件的孔为长条形;通过所述1对上卡箍抱紧监测系统安装装置后,再通过1组螺栓组件将上卡箍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侧的圆孔;通过所述1对下卡箍抱紧监测系统安装装置后,再通过1组螺栓组件将下卡箍安装于所述下侧弧形安装孔。可选的,具有上卡箍和下卡箍,所述下卡箍利用螺栓组件通过所述下侧弧形安装孔将所述监测系统安装装置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上卡箍利用螺栓组件将所述监测系统安装装置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的第三折边分别与2个所述下支架的水平折边固定在线路铁塔角钢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包括2个下支架,左上支架、右上支架,旋转支架,卡箍和多个螺栓组件;右侧壁上设有右侧弧形安装孔,安装平板下方设有下侧弧形安装孔;右上支架和左上支架的第一折边分别与右侧壁、左侧壁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右侧壁的第一折边通过螺栓组件安装至右侧弧形安装孔内;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二折边分别与2个下支架的垂直折边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三折边分别与2个下支架的水平折边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形;通过所述卡箍、螺栓组件将监测系统安装装置透过下侧弧形安装孔安装于旋转支架上。该固定支架在安装方便调节监测角度,以对准被监测物。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结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结构后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结构后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结构坐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中,往往包含监测装置和安装装置;监测装置,比如摄像机被安放在安装装置内,安装装置对摄像机进行保护。安装装置大体形状可以设置为圆柱体或者长方体或者其它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用于安置上述安装装置,并且可以角度调节,使安装装置处于一个合适的角度,进一步使得监测装置能够准确对准被监测物。具体如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固定支架,用于安装输电线路监测系统的安装装置,该固定支架包括2个下支架22,左上支架23、右上支架24,旋转支架25,卡箍26和多个螺栓组件;旋转支架5具有左侧壁、右侧壁和安装平板;安装平板用于与安装装置接触,通过固定件,比如螺栓组件和卡箍,将安装装置安装于安装平板上。旋转支架右侧壁上设有右侧弧形安装孔,安装平板下方设有下侧弧形安装孔;如图1-4所示,右上支架24、左上支架23分别具有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和第三折边,其中,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垂直,第三折边和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均垂直;右上支架24和左上支架23的第一折边分别与旋转支架的右侧壁、左侧壁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右侧壁的第一折边还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安装至所述右侧弧形安装孔内;如图3所示,螺栓组件包括螺钉29和螺母210,其主要用来连接不同部件,毫无疑问部件对应的位置上需要设置螺孔,以便螺钉穿过,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螺孔进行说明,因其为常识。如图1-4所示,每个下支架22都具有垂直折边和水平折边,右上支架、24左上支架23第二折边分别与2个下支架22的垂直折边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右上支架24、左上支架23第三折边分别与2个下支架22的水平折边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且通过所述螺栓组件的孔为长条形;长条形的孔可以实现位置的安装位置的调节。使用时,固定支架通过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的第三折边分别与2个所述下支架的水平折边固定在线路铁塔角钢28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到的垂直、水平、左、右等方位描述针对的是附图所示位置,但该固定支架在实际运用中,位置可能会改变,使用时位置的改变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改进。通过所述卡箍、螺栓组件将监测系统安装装置透过所述下侧弧形安装孔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上。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对于较长的安装装置,卡箍26可以包括上卡箍和下卡箍,下卡箍利用螺栓组件通过所述下侧弧形安装孔将所述监测系统安装装置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上卡箍利用螺栓组件将所述监测系统安装装置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及通用性较强等特点,安装时通过旋转支架25和卡箍26、安装装置01与螺栓组件10所组成部件的动作,即可调节安装装置01两个方向的角度,相当于调节安装装置内部监测装置的监测角度,以对准被监测物。本实施例中,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包括2个下支架,左上支架、右上支架,旋转支架,2对卡箍和多个螺栓组件;旋转支架右侧折边板上设有右侧弧形安装孔、中间竖板下方设有下侧弧形安装孔;右上支架和左上支架的第一折边分别与旋转支架右侧折边板、左侧折边板通过1组螺栓组件连接,且右侧折边板通过另1组螺栓组件安装至右侧弧形安装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下支架,左上支架、右上支架,旋转支架,2对卡箍和多个螺栓组件;/n旋转支架具有左侧壁、右侧壁和安装平板,所述右侧壁上设有右侧弧形安装孔,所述安装平板下方设有下侧弧形安装孔;/n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分别具有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和第三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垂直,所述第三折边和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均垂直;所述右上支架和左上支架的第一折边分别与所述右侧壁、左侧壁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右侧壁的第一折边还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安装至所述右侧弧形安装孔内;/n所述下支架具有垂直折边和水平折边,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二折边分别与2个所述下支架的垂直折边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三折边分别与2个所述下支架的水平折边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且通过所述螺栓组件的孔为长条形;/n通过所述卡箍、螺栓组件将监测系统安装装置透过所述下侧弧形安装孔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下支架,左上支架、右上支架,旋转支架,2对卡箍和多个螺栓组件;
旋转支架具有左侧壁、右侧壁和安装平板,所述右侧壁上设有右侧弧形安装孔,所述安装平板下方设有下侧弧形安装孔;
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分别具有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和第三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垂直,所述第三折边和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均垂直;所述右上支架和左上支架的第一折边分别与所述右侧壁、左侧壁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右侧壁的第一折边还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安装至所述右侧弧形安装孔内;
所述下支架具有垂直折边和水平折边,所述右上支架、左上支架第二折边分别与2个所述下支架的垂直折边通过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吴建蓉李京朱彬庄红军黄力王帅詹乐贵尹学兵何思阳马晓红张迅文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