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所述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个第一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具有使用方便,能够根据需要便于调节多媒体展示屏的高度,同时高效的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优点。
A multimedia device for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媒体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
技术介绍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壁开设有滑动环槽,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圆形状的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与第一空腔相适配的转盘,其能够带动转盘、支撑柱和支撑杆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多媒体展示屏进行转动,有效的保证了不同角度的学员们都能看到多媒体展示屏,有效的避免了反光现象的发生,能够对支撑杆和多媒体展示屏的高度进行合理的调节,有效的避免了遮挡视线问题的发生,多媒体教学装置的调节更加方便,有效的保证了教学质量,能够对第一空腔内的热量进行及时散发,又能够对灰尘进行有效阻挡,保证了电机的正常使用。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结构中采用两个散热孔通过自然风为电机散热,散热效果比较差,同时其采用弹簧对支撑杆进行支撑,支撑杆在上下移动期间,长时间弹簧的焊接面会松动,甚至脱离,由此便会发生位移。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根据需要便于调节多媒体展示屏的高度,同时高效的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个第一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个第二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圆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啮合;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圆形块,所述圆形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圆形块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圆形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并固定安装有多媒体展示屏。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远离第二夹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靠近第二夹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远离第二夹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并固定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内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所述限位杆靠近第二夹板的一端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二夹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横杆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二通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杆的底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三凹槽外并与第二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二圆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第二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5N/m至60N/m。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凹槽,两个第四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防尘过滤网,两个第四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与双轴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齿轮与第二圆形齿轮均与对应的第三通孔相适配,两个第一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能够高效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同时便于调节多媒体展示屏的高度,便于使用者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凹槽,3、双轴电机,4、第一圆形齿轮,5、顶板,6、第一横杆,7、第二圆形齿轮,8、驱动电机,9、环形凹槽,10、圆形块,11、第一圆杆,12、第二圆杆,13、多媒体展示屏,14、第一夹板,15、第二夹板,16、第二横杆,17、第一弹簧,18、防尘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双轴电机3,所述双轴电机3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内;两个第一圆形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圆形齿轮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上;顶板5,所述顶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内,所述顶板5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横杆6,两个所述第一横杆6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2内;两个第二圆形齿轮7,两个所述第二圆形齿轮7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横杆6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7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圆形齿轮4啮合;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5的顶部;环形凹槽9,所述环形凹槽9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2的内壁上;圆形块10,所述圆形块10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9内,所述圆形块10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11,所述第一圆杆11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所述第一圆杆1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圆杆12,所述第二圆杆12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并固定安装有多媒体展示屏13。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5,所述第一夹板14远离第二夹板1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夹板14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靠近第二夹板15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横杆16,所述第二横杆16远离第二夹板1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内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所述限位杆靠近第二夹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n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n两个第一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n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n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n两个第二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圆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啮合;/n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n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n圆形块,所述圆形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圆形块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两个第一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
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两个第二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圆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啮合;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
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
圆形块,所述圆形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圆形块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并固定安装有多媒体展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远离第二夹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靠近第二夹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远离第二夹板的一端延伸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