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控制碟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4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44
一种高频控制碟阀,包括阀体、上阀杆、下阀杆和碟板,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插装在阀体内,且下阀杆位于阀体下部,上阀杆位于阀体上部,阀体上设有阀座,阀体内设有同心的上金属轴套和下金属轴套,上阀杆从上金属轴套、阀座中穿过安装且通过四方接头与碟板固定连接,下阀杆从下金属轴套中穿过安装且与碟板连接,上阀杆和下阀杆同轴心设置,阀座内壁安装有至少两个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阀门在频繁开关的、需要调节用途的工况下,依然能保证良好的密封。

A high frequency control butterfl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控制碟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频控制碟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线蝶阀大多为软密封结构,多应用于介质为水的常规工况,而随着各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轻工、蔗糖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各厂家也更倾向于使用中线软密封蝶阀作为装置上的控制阀门。中线蝶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多用于民用工况的特点,导致市面上存在的蝶阀大多只适用于作切断阀用,而不能适用于需要频繁开关的调节阀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频控制碟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频控制碟阀,包括阀体、上阀杆、下阀杆和碟板,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插装在阀体内,且下阀杆位于阀体下部,上阀杆位于阀体上部,阀体上设有阀座,阀体内设有同心的上金属轴套和下金属轴套,上阀杆从上金属轴套、阀座中穿过安装且通过四方接头与碟板固定连接,下阀杆从下金属轴套中穿过安装且与碟板连接,上阀杆和下阀杆同轴心设置,阀座内壁安装有至少两个O型密封圈。所述阀体内壁安装有将上阀杆套装在内的软质轴套。所述O型密封圈设在上阀杆与阀座接触的区域。所述阀体内上部设有填料组件,该填料组件紧贴着上阀杆侧壁。所述填料组件包括填料、压套和压板,填料下端紧贴连接着上金属轴套,填料上端与压套下端连接,压套上端与压板连接,压板与阀体安装连接。所述压板通过螺栓与阀体锁紧连接。所述螺栓与压板之间套装有碟形弹簧。本技术确保阀门在频繁开关的、需要调节用途的工况下,依然能保证良好的密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高频控制碟阀,包括阀体1、上阀杆5、下阀杆7和碟板6,所述上阀杆5和下阀杆7分别插装在阀体1内,且下阀杆位于阀体下部,上阀杆位于阀体上部,阀体1上设有阀座8,阀体1内设有同心的上金属轴套3和下金属轴套9,上阀杆5从上金属轴套3、阀座8中穿过安装且通过四方接头11与碟板6固定连接,下阀杆7从下金属轴套9中穿过安装且与碟板连接,上阀杆和下阀杆同轴心设置,阀座内壁安装有至少两个O型密封圈10,O型密封圈10设在上阀杆5与阀座8接触的区域,通过多段O型密封圈,一方面对上阀杆起到限位作用,另外一方面,提高密封作用,确保阀门流道内部的介质不会沿着阀杆与阀杆接触部位泄漏出去。通过设置上金属轴套和下金属轴套,确保上阀杆和下阀杆保持同心,在频繁开关时,不会因不同心而导致的扭矩异常情况。所述阀体1内壁安装有将上阀杆5套装在内的软质轴套4,上阀杆5与软质轴套4配合,对上阀杆进一步起到限位作用,使其不易脱落。此外,所述阀体1内上部设有填料组件2,该填料组件2紧贴着上阀杆5侧壁。填料组件包括填料21、压套22和压板23,填料21下端紧贴连接着上金属轴套3,填料21上端与压套22下端连接,压套22上端与压板23连接,压板23与阀体1安装连接。压板23通过螺栓24与阀体1锁紧连接。螺栓24与压板23之间套装有碟形弹簧25,碟形弹簧25对压板23起到向下的压迫作用,始终保持一个下压力,保证稳固的安装。压板对压套压迫,压套与填料挤压,使得填料压缩到位。再配合在压板螺栓部位设置的一组碟簧(由若干件碟簧组合而成),确保螺栓始终有预紧力作用在压板上,即始终有预紧力对填料进行施压。本技术中,上阀杆与碟板采用四方接头固定安装,取消传统的通过销轴连接的结构方式,排除了在频繁开关、振动的情况下销轴脱落的可能;阀杆与碟板之间采用可靠的扁方配合连接。在装配后,碟板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对阀座有压缩量,实现初始密封,使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阀门内部的介质不会出现在上阀杆与O圈之间的空腔里,设置O圈结构的主要目的在于即使有少量介质出现在此空腔内,O圈也能起到密封作用,确保介质不外漏。上阀杆在气缸带动下进行90度角旋转,从而带动碟板进行90度角旋转,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频控制碟阀,包括阀体、上阀杆、下阀杆和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插装在阀体内,且下阀杆位于阀体下部,上阀杆位于阀体上部,阀体上设有阀座,阀体内设有同心的上金属轴套和下金属轴套,上阀杆从上金属轴套、阀座中穿过安装且通过四方接头与碟板固定连接,下阀杆从下金属轴套中穿过安装且与碟板连接,上阀杆和下阀杆同轴心设置, 阀座内壁安装有至少两个O型密封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控制碟阀,包括阀体、上阀杆、下阀杆和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插装在阀体内,且下阀杆位于阀体下部,上阀杆位于阀体上部,阀体上设有阀座,阀体内设有同心的上金属轴套和下金属轴套,上阀杆从上金属轴套、阀座中穿过安装且通过四方接头与碟板固定连接,下阀杆从下金属轴套中穿过安装且与碟板连接,上阀杆和下阀杆同轴心设置,阀座内壁安装有至少两个O型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控制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壁安装有将上阀杆套装在内的软质轴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控制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孚罗泰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