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台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1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了一种工作台传动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使安装蜗轮蜗杆结构的腔室形成密封腔,从而防止润滑油漏出,通过注油口加入适量润滑稀油,达到润滑目的。同时蜗轮蜗杆啮合转动所产生的较大的热量与因此膨胀的气体,在尾端出气口出去达到热交换,消音器起减小噪音的作用。蜗杆轴旋转一部分飞溅到轴承上的润滑油同时也起到润滑轴承的作用,也阻挡了润滑油的损失逸散。油处于腔内循环利用。平时通过外部的油镜观察液位,按需要添加油量,在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内更换润滑油即可。使维护做到简单安全,方便轻松,并且减少污染。

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work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台传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部件
,尤其与一种润滑效果好的工作台传动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机床上的工作台需要通过传动结构实现两交错轴之间的动力传递,现有的传动结构一般采用蜗轮蜗杆结构,然而蜗轮蜗杆结构在其啮合传动时,啮合轮齿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故摩擦损耗大。另一方面,相对滑动速度大使齿面磨损严重、发热严重,为了散热和减小磨损,常需采用减摩性与抗磨性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润滑装置。目前常见的工作台传动机构润滑方式有油脂润滑和定量式油泵滴油润滑等。因为输入轴由电机带动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油脂润滑方式中抹在蜗轮蜗杆上的油脂容易甩掉,然后逐渐损失,从而必须得注意润滑状态;而定量式润滑对润滑路径的选择有限制,并且润滑油并不闭环回收,一直处于开放式流失状态,给机床本身造成污染,同时也给检修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背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的工作台传动结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台传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结构,蜗轮蜗杆结构包括蜗轮轴、蜗轮、蜗杆和蜗杆轴,蜗轮套装于蜗轮轴上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台传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结构,蜗轮蜗杆结构包括蜗轮轴、蜗轮、蜗杆和蜗杆轴,蜗轮套装于蜗轮轴上并与所述的蜗杆啮合传动连接,蜗杆穿装于蜗杆轴,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蜗轮轴竖向设置,蜗轮轴的上段部通过角接触轴承支撑安装于箱体铸件上,蜗轮轴的下段部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安装于箱体铸件上,所述的蜗轮与所述的角接触轴承之间设置第一隔套,通过第一隔套对所述的角接触轴承锁紧限位,角接触轴承的上方通过压盖压紧,压盖的内端设置有轴向延伸并与所述的角接触轴承外圈端面抵靠的延伸臂,压盖的内孔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台阶孔状,压盖内孔的中间段设置防尘圈,压盖的内孔的下段孔与所述的蜗轮轴抵靠配合,所述的蜗轮与所述的深沟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台传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结构,蜗轮蜗杆结构包括蜗轮轴、蜗轮、蜗杆和蜗杆轴,蜗轮套装于蜗轮轴上并与所述的蜗杆啮合传动连接,蜗杆穿装于蜗杆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蜗轮轴竖向设置,蜗轮轴的上段部通过角接触轴承支撑安装于箱体铸件上,蜗轮轴的下段部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安装于箱体铸件上,所述的蜗轮与所述的角接触轴承之间设置第一隔套,通过第一隔套对所述的角接触轴承锁紧限位,角接触轴承的上方通过压盖压紧,压盖的内端设置有轴向延伸并与所述的角接触轴承外圈端面抵靠的延伸臂,压盖的内孔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台阶孔状,压盖内孔的中间段设置防尘圈,压盖的内孔的下段孔与所述的蜗轮轴抵靠配合,所述的蜗轮与所述的深沟球轴承之间设置第二隔套,通过第二隔套对所述的深沟球轴承锁紧限位,深沟球轴承的下方设置法兰盖,法兰盖的内端设置有轴向延伸并与穿装深沟球轴承的内孔壁贴靠配合,所述的蜗轮轴的底面位于法兰盖的上方,法兰盖的内端的外缘部分通过密封圈与箱体铸件的外侧面固定并抵靠配合密封;
所述的蜗杆轴水平设置,蜗杆轴的一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安装于箱体铸件上,蜗杆轴的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安装于箱体铸件上,所述的蜗杆与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设置第三隔套,通过第三隔套对所述的圆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凡奇石鑫江周德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发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