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69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32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中,基于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在检测阻抗两端注入的脉冲电压信号,与传感器的C1、C2串联构成校准脉冲发生器,并将产生的放电量注入到线路中,在线得到各终端的响应放电量特性;在线路发生局部放电时,保持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不变,得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输出放电量响应,通过与在线校准时响应放电量比值的对比确定局部放电发生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具有分布参数特性的长线路及配电设备,可实现配电线路和设备局部放电位置的准确检测及快速定位。

PD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online calib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和线路状态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局部放电是高压电力设备一个重要的绝缘技术指标,在高压电力设备的性能检测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及机构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物理建模等方法研究了局部放电的产生机理及基本的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放电与外加电压的类型、绝缘介质本身的材料特性、缺陷处的电场分布及放电所产生的空间电荷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超声波、特高频、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如:第一种方法:利用定向天线接收局放设备在局部放电时发出的电磁波,再用信号测量装置显示电磁波的时域信号,用固定杆的中点为固定支点水平旋转固定杆,通过改变得到时间差为零的两个测量点位置,其两位置垂线的交点为局部放电位置;第二种方法:使用超声波检测法对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在开关柜内装设柔性超声传感器以进行局部放电定位;第三种方法:利用获取局部放电源产生的放电信号,根据放电信号建立RSSI指纹图,再根据RSSI指纹图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被测区域中局部放电源的坐标,利用特高频信号结合RSSI指纹技术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局部放电源定位。但是在上述公开的方法中均未提前对系统或线路进行在线校准工作,导致各类传感器所测的电信号存在一定的误差,所得信号结果存在较高的偶然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以解决由于未提前校准系统而不能准确检测局部放电位置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包括: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分别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校准;当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响应放电量;根据所述测试点响应放电量分别获取响应放电量比值;当发生局部放电时,在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分别获取局放放电量;根据所述局放放电量获取局放放电量比值;判断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与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响应放电量比值的大小,局部放电发生在与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接近的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附近位置。可选的,所述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分别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校准,包括:将所述校准脉冲发生器依次从第一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至第n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校准点注入,其中所述校准脉冲发生器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压幅值为u0的校准方波、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电容C1及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电容C2;将产生的放电量q0注入到线路中,其中为高压分度电容。可选的,所述当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响应放电量,包括:当对第n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第一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响应放电量q1n、第二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2n、第三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3n、第四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4n、第五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5n及第六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6n。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点响应放电量分别获取响应放电量比值,包括:当对第n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响应放电量比值为:可选的,所述当发生局部放电时,在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分别获取局放放电量,包括:在设备发生局部放电时,保持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不变,测得各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输出响应为qx1、qx2、qx3、qx4、qx5和qx6。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局放放电量获取局放放电量比值,包括: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为: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与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响应放电量比值的大小,局部放电发生在与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接近的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附近位置,包括:将与对比,局部放电发生在与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接近的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附近位置。可选的,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设置个数为6但是不限于6;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包括高压电容和检测阻抗,所述高压电容和检测阻抗之间设置有局放校准接口和局放测试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由上述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中,基于多个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在检测阻抗两端注入的脉冲电压信号,与传感器的C1、C2串联构成校准脉冲发生器,并将产生的放电量注入到线路中,在线得到各终端的响应特性;在线路发生局部放电时,保持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不变,得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输出响应,通过与在线校准时响应比值的对比确定局部放电发生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具有分布参数特性的长线路及配电设备,可实现配电线路和设备局部放电的准确检测及快速定位。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的运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包括:S110: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分别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校准。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在检测阻抗两端注入的脉冲电压信号,与传感器的C1、C2串联构成校准脉冲发生器,并将产生的放电量注入到线路中,在线得到各终端的响应特性。具体地将所述校准脉冲发生器依次从第一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至第n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校准点注入,其中所述校准脉冲发生器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压幅值为u0的校准方波、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电容C1及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电容C2;将产生的放电量q0注入到线路中,其中为高压分度电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n为6为例,即将所述校准脉冲发生器依次从第一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至第6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校准点注入进行校准。S120:当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响应放电量。当对第n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第一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响应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分别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校准;/n当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响应放电量;/n根据所述测试点响应放电量分别获取响应放电量比值;/n当发生局部放电时,在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分别获取局放放电量;/n根据所述局放放电量获取局放放电量比值;/n判断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与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响应放电量比值的大小,局部放电发生在与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接近的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附近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分别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校准;
当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响应放电量;
根据所述测试点响应放电量分别获取响应放电量比值;
当发生局部放电时,在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分别获取局放放电量;
根据所述局放放电量获取局放放电量比值;
判断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与所述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响应放电量比值的大小,局部放电发生在与所述局放放电量比值接近的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附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分别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校准,包括:
将所述校准脉冲发生器依次从第一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至第n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校准点注入,其中所述校准脉冲发生器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压幅值为u0的校准方波、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电容C1及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电容C2;
将产生的放电量q0注入到线路中,其中为高压分度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对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测试点响应放电量,包括:
当对第n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分别获取第一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的响应放电量q1n、第二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2n、第三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3n、第四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4n、第五带电指示耦合传感器q5n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文赵现平张春丽王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