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542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包括主消音包体、副消音包体、前排气管、后排气管和排气尾管;副消音包体上设有进气连接管和出气连接管,进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进气缩管段,该进气缩管段插入前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出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出气缩管段,该出气缩管段插入后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后排气管远离出气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主消音包体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该第二连接法兰和第一连接法兰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排气尾管与主消音包体通过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合理,有利于提高消音包的连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消音包的连接稳固性。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exhaust muff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在促进经济繁荣,给人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和环保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随着机动车总量的飞速增长而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及噪声污染。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及噪音污染,汽车上加了汽车排气系统。汽车排气系统主要是排放发动机工作所排出的废气,同时使排出的废气污染减小,噪音减小。汽车排气系统中一般采用消音包进行消音降噪,但是现有的消音包与排气系统中其他管件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装配效率较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合理,有利于提高消音包的连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消音包的连接稳固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包括主消音包体、副消音包体、前排气管、后排气管和排气尾管;所述副消音包体上设有进气连接管和出气连接管,所述进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进气缩管段,该进气缩管段插入前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出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出气缩管段,该出气缩管段插入后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排气管远离出气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主消音包体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该第二连接法兰和第一连接法兰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尾管与主消音包体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进气缩管段的外径与前排气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出气缩管段的外径与后排气管的内径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端面设有与第一连接法兰外形适配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嵌入定位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设有环形密封槽,该环形密封槽位于第二连接法兰的中心孔的外围,且该环形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该若干第二连接孔位于环形密封槽的外围,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该若干第一连接孔与若干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紧固件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前排气管远离进气连接管的端部设有进气法兰。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合理,有利于提高消音包的连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消音包的连接稳固性。通过将进气缩管段和出气缩管段分别插入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实现了进气缩管段与前排气管之间以及出气缩管段与后排气管之间的定位,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进气缩管段和出气缩管段分别与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固定连接,从而将副消音包体连接在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之间。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将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通过紧固件进行装配后,完成主消音包体与后排气管的连接;通过在第二连接法兰上设置定位槽,使得第一连接法兰可嵌入定位槽中,方便了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的定位装配。另外,通过在第二连接法兰上设置环形密封槽和密封圈,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之间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进气缩管段与前排气管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装配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包括主消音包体1、副消音包体2、前排气管3、后排气管4和排气尾管5;所述副消音包体2上设有进气连接管6和出气连接管7,所述进气连接管6远离副消音包体2的端部为进气缩管段61,该进气缩管段61插入前排气管3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出气连接管7远离副消音包体2的端部为出气缩管段,该出气缩管段插入后排气管4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排气管4远离出气连接管7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8,所述主消音包体1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9,该第二连接法兰9和第一连接法兰8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尾管5与主消音包体1通过焊接固定。上述进气缩管段61的外径与前排气管3的内径一致,所述出气缩管段的外径与后排气管4的内径一致。上述第二连接法兰9的端面设有与第一连接法兰8外形适配的定位槽91,所述第一连接法兰8嵌入定位槽91内。上述第二连接法兰9上设有环形密封槽92,该环形密封槽92位于第二连接法兰9的中心孔93的外围,且该环形密封槽92内安装有密封圈10。上述第二连接法兰9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94,该若干第二连接孔94位于环形密封槽92的外围,上述第一连接法兰8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81,该若干第一连接孔81与若干第二连接孔94一一对应;所述紧固件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81和第二连接孔94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上述前排气管3远离进气连接管6的端部设有进气法兰11。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合理,有利于提高消音包的连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消音包的连接稳固性。通过将进气缩管段61和出气缩管段分别插入前排气管3和后排气管4,实现了进气缩管段61与前排气管3之间以及出气缩管段与后排气管4之间的定位,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进气缩管段61和出气缩管段分别与前排气管3和后排气管4固定连接,从而将副消音包体2连接在前排气管3和后排气管4之间。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法兰8和第二连接法兰9,将第一连接法兰8和第二连接法兰9通过紧固件进行装配后,完成主消音包体1与后排气管4的连接;通过在第二连接法兰9上设置定位槽91,使得第一连接法兰8可嵌入定位槽91中,方便了第一连接法兰8和第二连接法兰9的定位装配。另外,通过在第二连接法兰9上设置环形密封槽92和密封圈10,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法兰8和第二连接法兰9之间的密封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消音包体、副消音包体、前排气管、后排气管和排气尾管;所述副消音包体上设有进气连接管和出气连接管,所述进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进气缩管段,该进气缩管段插入前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出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出气缩管段,该出气缩管段插入后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排气管远离出气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主消音包体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该第二连接法兰和第一连接法兰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尾管与主消音包体通过焊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消音包体、副消音包体、前排气管、后排气管和排气尾管;所述副消音包体上设有进气连接管和出气连接管,所述进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进气缩管段,该进气缩管段插入前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出气连接管远离副消音包体的端部为出气缩管段,该出气缩管段插入后排气管内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排气管远离出气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主消音包体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该第二连接法兰和第一连接法兰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尾管与主消音包体通过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缩管段的外径与前排气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出气缩管段的外径与后排气管的内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姚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事达同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