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53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包括左弧形板,所述左弧形板右端连接有左组装板,且左组装板右端连接有延伸板,并且左组装板为平板且下部设置有矩形凸起,所述左组装板前侧与右弧形板相连接,所述右弧形板左端连接右组装板,且右组装板为平板切表面设置有矩形凹槽,并且所述凹槽与左组装板的矩形凸起相互卡合,所述左组装板和右组装板表面均开设有预装孔,所述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末端均连接有连接杆。该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通过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的组装,使安装更加方便,并且通过组装式的支杆,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利用均匀分布的连接杆避免大的掉渣堵塞排水口,并且通过可以拆卸的集水槽来对出水口进行清理。

A waterproof diversion device for coal min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安全
,具体为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顶板,是指在煤矿井下位于煤层上方的岩层,也叫煤层顶板。煤层顶板分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所以在顶板会发生渗水的情况,煤矿开采所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煤层处常常也会存在地下水层,这种情况下,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申请号为201821590751.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能够便捷的进行安装,并且能够减少渗水对于安全的影响,但是弧形支架太长,并且体积大,井下行道宽度有限,不便于进行运输,并且收集罩内会由于煤矿顶板掉落细小碎渣,长时间等水积到一定程度放水,碎渣积累沉底会堵塞收集罩底端的出水口,造成导流装置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包括左弧形板,所述左弧形板右端连接有左组装板,且左组装板右端连接有延伸板,并且左组装板为平板且下部设置有矩形凸起,所述左组装板前侧与右弧形板相连接,所述右弧形板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弧形板,所述左弧形板右端连接有左组装板,且左组装板右端连接有延伸板,并且左组装板为平板且下部设置有矩形凸起,所述左组装板前侧与右弧形板相连接,所述右弧形板左端连接右组装板,且右组装板为平板切表面设置有矩形凹槽,并且所述凹槽与左组装板的矩形凸起相互卡合,所述左组装板和右组装板表面均开设有预装孔,所述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末端均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横梁,并且横梁下部设置有支杆接头,支杆接头为正六边形,支杆接头外部套设有支杆,支杆上端开设有正六边形孔槽与支杆接头相卡合,所述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前后侧均设置有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弧形板,所述左弧形板右端连接有左组装板,且左组装板右端连接有延伸板,并且左组装板为平板且下部设置有矩形凸起,所述左组装板前侧与右弧形板相连接,所述右弧形板左端连接右组装板,且右组装板为平板切表面设置有矩形凹槽,并且所述凹槽与左组装板的矩形凸起相互卡合,所述左组装板和右组装板表面均开设有预装孔,所述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末端均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横梁,并且横梁下部设置有支杆接头,支杆接头为正六边形,支杆接头外部套设有支杆,支杆上端开设有正六边形孔槽与支杆接头相卡合,所述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前后侧均设置有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春曹志强魏跃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神沙坪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