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及具有该回转器的钻机主机,安全型回转器包括回转器本体,还包括设于回转器本体上的安全保护机构,安全保护机构包括转盘、限位杆和锁紧头,转盘设于回转器本体的一侧并与回转器本体的旋转部连接;限位杆的一端穿过转盘和回转器本体后与锁紧头连接,将转盘、回转器本体与限位杆、锁紧头之间间隙配合。钻机主机,包括上述的安全型回转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及具有该回转器的钻机主机,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回转器中的轮齿现磨损、缺齿现象,回转器内的部件出现损坏爆裂,也不会出现部件脱离或脱落现象,减少了人身伤害威胁,保证了作业区的人身安全。
A kind of safe gyrator and the main machine of drilling machine with the gy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及具有该回转器的钻机主机
本技术属于煤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及具有该回转器的钻机主机。
技术介绍
在煤矿坑道作业中,一般使用钻机进行钻孔作业。为了实现多角度钻孔,一般采用相互垂直设置的一对机械式回转器的配合,来实现从水平和竖直方向调整钻机钻头位置和角度。然而,由于钻机受力很大,回转器中蜗轮蜗杆的轮齿很容易出现磨损造成缺齿,由此进一步造成回转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回转器部件分离并脱落的现象,对钻机附近的工人造成人身伤害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及具有该回转器的钻机主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包括回转器本体,还包括设于回转器本体上的安全保护机构,安全保护机构包括转盘、限位杆和锁紧头,转盘设于回转器本体的一侧并与回转器本体的旋转部连接;限位杆的一端穿过转盘和回转器本体后与锁紧头连接,将转盘、回转器本体与限位杆、锁紧头之间间隙配合。进一步的,转盘整体呈圆盘状,转盘覆盖回转器本体的一侧。进一步的,限位杆为螺栓,螺栓的螺杆端穿过转盘和回转器本体后与锁紧头连接。进一步的,锁紧头包括一对螺母,螺母与螺栓的螺杆螺纹配合连接。进一步的,锁紧头还包括弹簧垫圈,弹簧垫圈套设在螺栓上并设于该对螺母之间。进一步的,回转器本体为液压式回转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钻机主机,包括上述的安全型回转器。进一步的,还包括水平回转器、立柱组合、支架和钻头,立柱组合垂直设于水平回转器上,水平回转器在水平面方向带动立柱组合整体转动;支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立柱组合上;安全型回转器安装在支架上,安全型回转器沿竖直方向设置,即安全型回转器在竖直方向转动;钻头设于安全型回转器前方。进一步的,立柱组合包括支撑油缸和顶升油缸,支撑油缸和顶升油缸的下端与水平回转器的转动部连接;支架与顶升油缸的伸缩杆连接;支架包括导向套,导向套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支撑油缸的缸体上;在支撑油缸的缸体外表面设有螺纹以及与螺纹配合的支撑套,支撑套设于导向套的下方。进一步的,在安全型回转器的前方设有导轨,安全型回转器带动导轨在竖直平面转动,钻头可在导轨上滑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及具有该回转器的钻机主机,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回转器中的轮齿现磨损、缺齿现象,回转器内的部件出现损坏爆裂,也不会出现部件脱离或脱落现象,减少了人身伤害威胁,保证了作业区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安全型回转器的安装在支架上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安全型回转器的钻机主机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具有安全型回转器的钻机主机另一视角立体图。图中,1为回转器本体,2为转盘,3为限位杆,4为锁紧头,5为弹簧垫圈,6为水平回转器,7为立柱组合,8为支架,9为钻头,71为支撑油缸,72为顶升油缸,81为导向套,710为支撑套,10为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本技术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包括回转器本体1,回转器本体1为可以在一定角度旋转的部件,可以采用现有设计,比如通过采购或委托加工获得。安全型回转器还包括设于回转器本体1上的安全保护机构,安全保护机构包括转盘2、限位杆3和锁紧头4,转盘2设于回转器本体1的一侧并与回转器本体1的旋转部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方式。限位杆3的一端穿过转盘2和回转器本体1后与锁紧头4连接,将转盘2、回转器本体1限位在限位杆3和锁紧头4之间,转盘2、回转器本体1与限位杆3、锁紧头4之间间隙配合。使用时,转盘2与回转器本体1的转动部一起旋转,限位杆3、锁紧头4并不随之转动。由此,当回转器本体1内的转动部件因为磨损后受力出现炸裂、部件分离等情况时,此时转盘2会挡住分离的部件将其留存在转盘2和回转器本体1之间的空间内,并且由于限位杆3、锁紧头4的限位,即使转盘2受到大的内部力量,也不会出现脱离现象,从而减少了对作业区的人身损害威胁,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本实施方式中,转盘2整体呈圆盘状,转盘2覆盖回转器本体的一侧。限位杆3为螺栓,螺栓的螺杆端转盘2的中部穿过转盘2和回转器本体1后与锁紧头4连接。锁紧头4包括一对螺母,螺母与螺栓的螺杆螺纹配合连接,从而防止钻机使用时的震动造成螺母脱落。在本实施方式中,锁紧头4还包括弹簧垫圈5,弹簧垫圈5套设在螺栓上并设于该对螺母之间,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即使钻机震动很大,也不会造成螺母和螺栓的脱离。回转器本体1为液压式回转器,现有技术在钻机上通常采用的是机械式回转器,其只能在90°范围内回转,本实施方式采用液压式回转器,可以实现360°回转,从而可以实现钻机更多角度的钻孔,便于作业。当然,液压式回转器自身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钻机主机,包括上述的安全型回转器。如图3和图4所示,钻机主机还包括水平回转器6、立柱组合7、支架8和钻头8,立柱组合7垂直设于水平回转器6上,水平回转器6在水平面方向带动立柱组合7整体转动,以从水平方向调整钻孔位置和角度。支架8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立柱组合7上,安全型回转器安装在支架8上,安全型回转器沿竖直方向设置,钻头8设于安全型回转器前方,即安全型回转器在竖直方向转动以从竖直方向调整钻孔位置和角度。立柱组合7包括支撑油缸71和顶升油缸72,支撑油缸71和顶升油缸72的下端与水平回转器6的转动部连接,本实施方式支撑油缸71的数量为三个,呈三角分布,支撑油缸71的顶部用于与坑道壁接触支撑。支架8与顶升油缸72的伸缩杆连接,顶升油缸72设于三个支撑油缸71之间,通过顶升油缸72的伸缩带动支架8及支架8上的安全型回转器、钻头8等进行上下位置调整。支架8包括导向套81,导向套81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支撑油缸71的缸体上;在支撑油缸71的缸体外表面设有螺纹以及与螺纹配合的支撑套710,支撑套710设于导向套81的下方,通过该设计,即使顶升油缸72失效时,通过旋转支撑套710,支撑套710带动支架8上下移动,从而也可以实现调整支架8上下位置的目的。在安全型回转器的前方设有导轨10,安全型回转器带动导轨10在竖直平面转动,钻头8可在导轨10上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钻头8、支撑油缸71、顶升油缸72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惯用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及具有该回转器的钻机主机,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回转器中的轮齿现磨损、缺齿现象,回转器内的部件出现损坏爆裂,也不会出现部件脱离或脱落现象,减少了人身伤害威胁,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包括回转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回转器本体上的安全保护机构,所述安全保护机构包括转盘、限位杆和锁紧头,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回转器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回转器本体的旋转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转盘和所述回转器本体后与所述锁紧头连接,所述转盘、所述回转器本体与所述限位杆、所述锁紧头之间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回转器,包括回转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回转器本体上的安全保护机构,所述安全保护机构包括转盘、限位杆和锁紧头,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回转器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回转器本体的旋转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转盘和所述回转器本体后与所述锁紧头连接,所述转盘、所述回转器本体与所述限位杆、所述锁紧头之间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回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整体呈圆盘状,所述转盘覆盖所述回转器本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回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为螺栓,所述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端穿过所述转盘和所述回转器本体后与所述锁紧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型回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头包括一对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的螺杆螺纹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型回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头还包括弹簧垫圈,所述弹簧垫圈套设在所述螺栓上并设于该对螺母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型回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器本体为液压式回转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乐,伍小松,刘德林,刘德忠,谢应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煤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