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亚专利>正文

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473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其含动力车(1)、导轨(5)和火箭(6),火箭(6)卧躺在动力车(1)上,动力车(1)沿导轨(5)向前运动。发射火箭(6)时,空气对火箭(6)前部两侧箭翼(7)的压力,一方面使火箭(6)快速脱离动力车(1),另一方面为火箭(6)转向提供向心力,使火箭(6)的水平速度不受损失转化为上升速度;火箭(6)离开地面升空时初速度不为零,和常规发射方式比较,上升到相同高度和达到相同入轨速度,火箭(6)携带的燃料可减少,火箭(6)的总质量减小。

The method of launching launch vehicle off the ground at a large initial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尤其是火箭以较大初速度离开地面的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发射火箭,火箭离开地面的初速度为零。火箭的速度和上升高度的增大,都需要消耗自身携带的燃料。火箭工程技术人员都知道,减小火箭的总质量能够带来巨大效益,为此他们呕心沥血,“斤斤计较”,“两两必争”。减小火箭的总质量,除了从火箭和运载体上想办法之外,还有不有其他办法呢?有,那就是让火箭以较大初速度离地升空。当火箭离开地面的初速度不为零时,携带的燃料可减少,火箭的总质量可减小,发射的效益将提升。初速度越大,火箭的总质量能减小越多,发射的效益将显著提升。问题是如何实现火箭离开地面的初速度不为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含动力车、导轨和火箭。该导轨为直线钢轨铺设的无缝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含火箭(6);其特征在于:/n所述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还含动力车(1)、导轨(5);/n所述导轨(5)为直线钢轨铺设的无缝轨道;/n所述动力车(1)的动力强劲,其可沿所述导轨(5)运动;/n所述动力车(1)上安装导焰板(2)和捆绑带(4);/n所述导焰板(2),其横向下端面与所述动力车(1)上接近后端的顶板(3)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与其前方的所述顶板(3)的夹角大于90°;/n多个捆绑带(4)沿纵向分别固紧安装在所述动力车(1)的中部;/n所述火箭(6)上安装两个箭翼(7);所述箭翼(7)为平板;这两个箭翼(7)分居所述火箭(6)前部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含火箭(6);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载火箭以较大初速离地升空的方法还含动力车(1)、导轨(5);
所述导轨(5)为直线钢轨铺设的无缝轨道;
所述动力车(1)的动力强劲,其可沿所述导轨(5)运动;
所述动力车(1)上安装导焰板(2)和捆绑带(4);
所述导焰板(2),其横向下端面与所述动力车(1)上接近后端的顶板(3)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与其前方的所述顶板(3)的夹角大于90°;
多个捆绑带(4)沿纵向分别固紧安装在所述动力车(1)的中部;
所述火箭(6)上安装两个箭翼(7);所述箭翼(7)为平板;这两个箭翼(7)分居所述火箭(6)前部的两侧,这两个箭翼(7)的内侧向面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所述火箭(6)的外表面固紧连接,当所述火箭(6)处于平卧状态时,这两个箭翼(7)彼此对称且前端高后端低;
所述火箭(6)尚未发射时,其沿纵向搁置在所述动力车(1)的顶板(3)上,其后端接近所述导焰板(2),其中部被这多个捆绑带(4)牢固捆绑在所述动力车(1)上;
动力车(1)从始发点驮着火箭(6),沿导轨(5)加速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